“甯要曹縣一張床,不要上海一套房”“你一出生就在曹縣,我拿什麼和你比”“衆所周知,地球分為南半球和曹半球”……
這幾天,山東的小縣城曹縣火了。抖音上,曹縣已經和北上廣齊名,并稱為中國四大城——北上廣曹。截至目前,抖音上關于曹縣這兩個字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已達到7.7億次。
在網絡上被大家不斷調侃、火爆出圈的曹縣,到底有什麼獨特的地方?5月20日,都市快報橙柿互動記者乘火車趕往這個魯西南小縣城,為大家帶來真實的曹縣全貌。
安徽、江蘇、浙江的客人
都在往産演出服的大集鎮跑
上午10點10分,在綠皮火車上待滿了11個小時後,列車終于将我送到了曹縣。和很多叫得上名來的中國縣城相比,曹縣火車站面積并不大。從火車上下來,走路不到5分鐘,我就到了曹縣的火車站出站口。
“要坐出租車不,保證不繞路。”出站口外,準備拉活的當地出租車司機們,不停向拎着行李的出站旅客打着招呼。見一位理着平頭、穿着白色T恤的出租車師傅挺面善,我主動坐上了他的車。
看我樣子不是本地人,原本操着山東話的師傅,将口音自動切換成了不太标準的普通話,“最近也不知道曹縣咋突然火了,外地客人一上我車,就讓我表演山東菏澤曹縣666。”
沒等我開口讓他表演,正開車的師傅嗓門兒陡地變大,用濃重的山東口音給我還原了網絡主播大碩在短視頻上的激情喊麥,“剛開始外地人問我的時候,我都不好意思說大碩是曹縣人。”師傅說罷,尴尬地嘿嘿一笑,“後來想明白了就覺得,我們這十八線小縣城頭一次這麼出名,咱心态還是要擺正,無所謂尴尬不尴尬。”
“2001年我還去過浙江的義烏打過半年工。”出租車師傅自稱姓張,從義烏打工回老家曹縣後,就一直做宰羊的生意。
去年,因為疫情宰羊生意不景氣,張師傅開起了出租車,每月收入平均4000多元,賺得最多的時候能達到6000多元一個月,“曹縣其實不大,開車40多分鐘就能逛完整個縣城。”
張師傅說自己經常拉外地人,最多的就是安徽、江蘇、浙江人。這些上他車的外地人,最常去的就是曹縣下面的大集鎮,“我一個月能往那邊跑二三十趟。”
張師傅所說的大集鎮,正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原來,通過此次曹縣在全國徹底爆紅出圈,我們發現,原本不為外人所知的曹縣,下面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鄉鎮,竟然占據着全國80%以上的演出服市場。
曹縣工人不開工
全國青少年兒童将沒有演出服穿
大集鎮上,租了一間門面賣各類演出服,“大集鎮隻要是做演出服的,家家都有至少一個淘寶店。”臨近六一,張師傅的這位朋友說都要忙死了,天天爆單,快遞都發不過來。
車子一路向南開,車窗外的景象也由兩旁綠油油的田地,逐漸變成了外立面是各種顔色的二層小樓。一幢幢小樓前面的空地,不是堆放着卷成圓柱體的布匹,就是像小山一樣包裝好的快遞。
“演出服加工基地”“數碼印花”“漢服專業壓褶”“**服裝廠”,進入大集鎮,車子的速度明顯放緩了許多,各種紅底白字、大小不一,寫着上述字樣的招牌在我眼前一一掠過。偶爾,我還能驚喜地看到兩邊寫有柯橋、義烏這兩個地名的招牌——柯橋**布行古裝漢服布料大全、義烏**繡花線銷售部。
當地演出服商家很樂意和來自浙江的布料商家做生意
看到一輛廂式貨車正停靠在一個快遞站門口,我讓張師傅把車靠邊停下。随手拿起幾個攤在地上的包裹,“7件140CM女款、12件130CM女款”“1件六一兒童舞蹈演出服裝女童幼兒園合唱服”……粗略瞟了幾眼快遞單上的信息,我發現這些包裹基本都是運往全國各地的六一演出服。
“要是大集鎮的工人們不開工,全國的少年兒童過六一都沒演出服穿。”正把包裹往貨車上搬的年輕快遞員向我打趣道,今年大集鎮演出服賣得最火的還是兒童學生裝,“不過我們大集的商家可會創新,今年新推出的蓬蓬紗漸變女童演出服,這個款也賣爆了。”
每年臨近六一,是大集鎮上做演出服商家最忙的時候,一輛輛紅色大貨車滿載着快遞,将原本就不寬的大集鎮南北方向的主道堵到水洩不通。
街邊的一位做兒童演出服的當地女老闆說,不僅是面料、輔料,當地演出服商家樂意和來自浙江紹興柯橋、義烏的商家進貨,當生産産能達不到銷量要求後,他們也會主動找浙江湖州的服裝廠同行幫忙。
“666”的曹縣
也做起了這樁仙氣飄飄的生意
和占據全國80%以上的演出服産業類似,目前,曹縣的漢服也占據着全國漢服市場的30%以上份額。
不過,我走訪發現,和已經成集聚規模的當地演出服市場不同,曹縣銷售漢服的門面,并沒有成片出現。我們開車路過大集鎮、安蔡樓鎮下面的村點時,才看到幾個零星的、生産漢服的家庭作坊式工廠正在開工。
個子小小的大集鎮人李洪福,做漢服生意已經有7個年頭。我們走進他的工廠時,他正在電腦前回複顧客發來的訂單信息。在他的“工位”前面,三位當地婦女正在工作台上,手腳麻利地疊着各種漢服裙衫。
大集鎮當地漢服商家李洪福展示他手中的女童漢服
“我主要的客戶群體是全國各地的旅遊景區和漢服體驗店。”和已做漢服時間長達7年的李洪福不同,曹縣當地同行,大部分是從2017年、2018年才由傳統演出服改變切入到漢服市場。
據統計,曹縣約有漢服及上下遊相關企業2000多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超過600家,2019年全縣漢服電商銷售額近19億元。2019年曹縣大集鎮從事漢服生産的電商企業達到286家,全年漢服銷售額為13億元。
“我們現在也聘請來自廣東、成都、杭州的原創漢服設計師,為我們設計漢服新款。”在位于曹縣東環路上的e裳小鎮,園區一樓的一家漢服體驗館内,正忙着整理衣服的女店員對我說,現在,曹縣的漢服也正在從原來的單純模仿、改良南方服裝低端路線演變成走中高端路線的原創。
“我覺得我們的漢服品質,也正在和杭州、廣州以及成都這三個漢服生産地對齊。”女店員說,作為曹縣人,她希望大家不要隻拿“曹縣666”的梗打趣,“我覺得曹縣并不土。”看着我,她誠懇地說。
(原标題《“全國的小朋友都在等我們”,臨近六一,這裡的工人不敢休息!橙柿互動記者現場直擊爆紅小縣城背後的真實生活》。編輯 樊成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