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秋分日落葉漸寒晝短夜長

秋分日落葉漸寒晝短夜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04:11:13

秋分日落葉漸寒晝短夜長(藏着故園念的是故人)1

文|秦延安

吃了月餅,秋分就來了。

田裡的莊稼開始陸續回家。場院裡的大豆在日光中破殼而出,綠豆、紅豆緊随相伴,大小豆子,五顔六色,滿地滾圓,晃得人眼花。比胳膊還粗的玉米,神氣十足地站到了屋頂、樹杈上,金黃耀眼。紅紅的辣椒,挂在檐前屋後,一串串的鮮豔,毫不遜色于院中樹上,正在日益變紅如燈籠的柿子。謙卑的稻谷還在田地裡,随風起舞,等待锃亮的鐮刀最後的召喚。棉花裂開了嘴,一朵一朵的白,如天空中的雲朵。田間地頭,院裡院外,農人的腳步是輕盈的,歡快中隐藏着喜悅,沉穩中攜帶着豐收。

秋風秋陽中,田野裸露了肌膚,還原了本來的面目。一壟一壟田溝裡,在陰陽相半、晝夜均等的二分秋色中,麥子孕育着新的希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八月中……解見春分”。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即為“半”之意,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時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從此,天将由日長夜短,逐步變為日短夜長,氣候也由熱轉涼。

秋分平分了秋季,日夜達到了均衡。日不再那麼灼熱,夜不再那麼凄寒。秋高氣爽,天高雲淡,丹桂飄香,蟹肥菊黃,這樣美好宜人的時節也隻有秋分才有。此時正是踏秋的好時光,既可行走天南海北,亦可登山看水。秋山自如,緣于蒼穹的遼闊無邪;秋水深沉,緣于池塘的濃如墨綠。“落霞與孤骛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霄日色勝春霄,萬裡霜天靜寂寥。”除了郊遊,還可送秋牛、吃秋菜,亦可放風筝、粘雀子嘴。雖然南北風俗、城裡鄉下,各不相同,但祈求的都是家宅安甯、身壯力健。

“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沒有了雷、蟲騷擾的大地,并沒有沉寂,于是一場秋雨便裹着一場寒,款款而來。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附向收斂、閉藏,人的衣着起居也變的早晚有别。《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中國人講究的是陰陽平衡,尋求的是“陰平陽秘”。

當然這種陰陽是很難保持均衡的,就像在同樣的秋分,各人的感覺和心境也是不同的。

秋分日落葉漸寒晝短夜長(藏着故園念的是故人)2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詩人馬戴羁旅他鄉,忽見落葉紛披,秋氣襲人,孤燈獨坐,情思頓生,那秋中藏着故園念的是故人,思鄉的情愫便日益均增。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泉聒栖松鶴,風除翳月雲。”賈島聽着松下叮咚的泉聲,看着頭頂夜風吹走浮雲露出的皎潔月光,心裡滿是碰見友人的喜悅,秋分之夜的靜寂與歡喜躍然紙上。

大才子蘇轼的心境,在每一個秋季也不盡相同。在他的筆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又有往事如煙不可追憶之苦,“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還有人生如夢不堪回首的浩歎,“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秋分之後的清冷、蕭瑟、寂寥、悲涼、質樸和大度、穩重、灑脫、溫和、寬容,是人生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寫照。

秋分,是自然界的臨界點,一變将生。秋分,是歲月的補丁,讓你把日子的根,遠遠地縫住,在默數時光中,品味人生的滋味。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