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IF:對滿足條件的單元格求和,俗稱條件求和。
參數(條件區域, 條件, 求和區域),如果省略求和區域,會将條件區域作為求和區域。
該函數的變化點主要在于第二參數“條件”,通過不同的條件可演變出多種用法。
一. 常規條件求和
=SUMIF(B2:B12,"春花",C2:C12)
對“春花”的銷量求和。
常規條件求和
二. “條件”也可以是“不等于”,“大于”,“小于”
=SUMIF(B2:B12,"<>夏花",C2:C12)
對“夏花”之外的銷量求和。需注意,條件要帶引号。
“不等于”條件求和
=SUMIF(C2:C12,">200",C2:C12)
對銷量大于200的項目求和。此處的條件區域與求和區域為同一區域,可以将求和區域省略:
=SUMIF(C2:C12,">200")
“大于”條件求和
三. 配合通配符
=SUMIF(A2:A12,"深圳*",C2:C12)
對“深圳”的銷量求和。
通配符條件求和
四. 忽略錯誤值求和
=SUMIF(C2:C12,">0",C2:C12)
忽略錯誤值求和
五. 配合數組
=SUM(SUMIF(B2:B12,{"春花","夏花"},C2:C12))
數組作為求和條件,對春花和夏花求和。此處SUMIF将返回一個數組,包含兩個元素:春花和夏花的求和值,故需用SUM再次求和。
數組條件求和
六. 錯列求和
=SUMIF(B3:F13,"秋花",C3:G13)如果B3:F13滿足條件,對C3:G13對應位置的數值進行求和。
錯列求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