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起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還在上小學的兒子,總會為了一些字的意義和寫法苦惱不已他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明明是一個讀音,卻可以寫出形态諸多漢字而這些漢字成了他每天學也學不完,寫也寫不完的作業,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文字起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還在上小學的兒子,總會為了一些字的意義和寫法苦惱不已。他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明明是一個讀音,卻可以寫出形态諸多漢字。而這些漢字成了他每天學也學不完,寫也寫不完的作業。
在他日常的學習中,會和我很多關于漢字的讨論,諸如為什麼“辨别”要寫作“辨别”而不是“辯别”,“辯論”卻不能寫作“辨論”?為什麼“做作業”不是“作做業”?
今天,他又為了兩個字狠狠地發了一通牢騷,這便是“即”與“既”。看着他憤懑的樣子,我告訴他,隻要看到這兩個漢字最初的形态,便會毫不費力地理解它們的意義了。我們便來一通學習“即”與“既”吧。
由接近食物的用法,古人又慢慢引申出了接近事物的意義,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讓你欽慕的人與物。
《詩經》中有一首表達很隐晦的詩歌《蒹葭》,其中寫道“伊人”總是變換着方位,你看他仿佛“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但當你經曆了艱難險阻“溯洄從之”“溯遊從之”時,他又“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了。這首詩真是寫盡了千百年來人們 “可望而不可即”,隻能遠觀,不可接近、“若即若離”的苦楚。“若即若離”就是那讓你總也捉摸不透的,仿佛在靠近,又仿佛總是在疏離的狀态,令人好生痛苦。“若即若離”中的“即”便是靠近的意思。
古人因吃完進而引申出一切事物結束、完畢的意義。因為完畢的事情,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是既往,所以便又有了已經的含義。
《論語》中記載了季氏伐颛臾一事,在季孫氏将要讨伐颛臾的時候,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季路去拜見孔子,說起季孫氏要對颛臾用兵的事情。孔子責備冉有和季路作為季孫氏的家臣,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而是任由季氏去攻打颛臾。孔子反對武力,他認為無論是諸侯還是大夫,隻要做到境内平安,國家便不會面臨傾危的險境。如若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那就再修仁義禮樂來招徕他們。人一旦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這便是“既來之則安之”的出處。“既”便是“已經”的意思了。
-END-
荷馬識字,專欄作家,大學教授。一個讓孩子感覺到文字溫度的媽媽,尋找文字裡的故事,認識故事裡的漢字。
責編丨杜普
實習編輯 | 何秋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