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航天發射地指全球十個著名的航天發射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種子島航天中心、庫魯發射場、聖馬科發射場和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
這十個航天發射中心,代表着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事業,不管是深空探測,載人飛船或是空間站建設等,主要都是在這些航天發射中心進行任務的,每年的發射任務都主要集中在這些航天發射中心中。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組建于1955年,位于哈薩克斯坦錫爾河畔丘拉塔姆以北地區,是前蘇聯建造的航天器發射場和導彈試驗基地,可以說這是人類史上最早建立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曾經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前蘇聯航天員就是從這裡走進太空,開始人類首次太空之旅的。
人類航天曆史上的許多“第一”都與拜科努爾有關,曾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基地之一。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國際空間站的生命線。
不過,美蘇冷戰結束後,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歸屬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每年要向哈薩克斯坦支付1.15億美元的租金,俄羅斯才能在該發射場進行火箭發射任務,而租用期至2050年。
肯尼迪航天中心
美國最大的航天器發射場,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位于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梅裡特島-卡納維拉爾角地區,總 占地面積達560平方公裡,中心坐标為西經80°42′,北緯28°30′。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過"雙子星座"号飛船、“阿波羅”号飛船、“哥倫比亞”号、“挑戰者”号和“發現”号航天飛機。
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
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位于美國洛杉矶北面,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主要用途是針對導彈武器試驗,武器系統衛星等。
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主要用于戰略導彈武器試驗,武器系統作戰試驗和發射各種軍用衛星、極地衛星等,航天發射次數居全美之首。
普列謝茨克基地
位于俄羅斯白海以南300公裡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建于1957年,主要用于發射大傾角的偵察、電子情報、導彈預警、通信、氣象和雷達校準衛星,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發射次數占全世界總數一半以上。它是俄羅斯第一個航天發射場。其發射量約占世界航天器發射總量的40%,占俄羅斯衛星發射總量的60%。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位于中國西北部甘肅省酒泉市東北地區,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積約2800平方公裡。該地區地勢平坦,人煙稀少,屬内陸及沙漠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7攝氏度,相對濕度為35%-55%,常年幹燥少雨,春秋兩季較短,冬夏兩季較長,一年四季多晴天,雲量小,日照時間長,生活環境艱苦,但可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每年約有300天可進行發射試驗。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始建于1970年,它是以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于中國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境内,中心總部設在四川省西昌市,衛星發射場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裡處的大涼山峽谷腹地。
發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來發射過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及實用通信衛星,1986年,西昌衛星發射場正式對外開放。1990年又将美國制造的"亞洲1号"通信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2004年4月,"試驗衛星一号"和"納星一号"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是這個中心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标志着這個中心的航天發射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進行多射向、多軌道衛星的發射。截至2004年4月,中心擁有兩個自成系統的發射工位,可以發射不同類型的長征運載火箭,既能将大噸位的衛星送入同步轉移軌道,也能将小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種子島航天中心
位于日本本土最南部種子島南端,建成于1974年,主要用于發射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種子島,日本九州地區鹿兒島縣南部海面上漂浮的一個遠離陸地的小島,面積445平方公裡。這裡是當年鐵炮傳入日本時的登陸地,也是日本最早開始制造火繩槍的地方。不過,對外國人來說,了解種子島是因為這裡有日本最大的航天設施---種子島宇宙中心。2007年9月14日,日本"月亮女神"繞月衛星從這裡啟程探月。
庫魯發射場
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屬圭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建成于1971年,是目前法國唯一的航天發射場所,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位于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圭亞那,占地約90600平方公裡,屬法國國家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
庫魯發射場也稱圭亞那航天中心,是目前法國唯一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歐空局(ESA)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它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屬圭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在沿大西洋海岸的一片狹長草原上。由于發射場緊靠赤道,對發射靜止衛星極為有利。庫魯發射場1966年動工興造,1971年建成,共耗資5.2億法郎。早期僅進行探空火箭和"鑽石号"運載火箭發射。1979年12月"阿裡安那"運載火箭在這裡首次發射成功,至今該系列發射成功率已達90%以上,獨攬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衛星發射市場。
聖馬科發射場
位于肯尼亞福莫薩灣海岸約5公裡的海上,正式啟用于1967年,是世界是唯一的海上航天發射場,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聖馬科發射場位于非洲東部肯尼亞東海岸的恩格瓦納海灣。距海岸4.8千米,有一個巨大的海上平台,這就是意大利政府委托羅馬大學航空與航天研究中心籌建并管理使用的聖馬科航天發射場。聖馬科發射場處于南緯2.9度,東經40.3度的位置,是距赤道最近的一個航天發射場,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海上發射場。
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
位于印度南部東海岸的斯裡哈裡科塔島,正式使用于1977年,是印度的導彈試驗和衛星發射場。印度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是印度最重要的航天發射中心。它位于印度東海岸的斯裡哈裡科塔島上,在馬德拉斯北部100公裡處,地理坐标為北緯13°47′,東經80°15′。這裡氣候受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影響,10、11月份是大雨季節,但一年内多數月份陽光充足,天氣晴朗,可以進行室外靜态試車和發射試驗。1971年10月9日和10日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開始正式投入使用,發射了三枚羅希尼?125探空火箭。1979年8月10日首次發射了SLV?3火箭,但由于二子級制導系統出現故障,未能把40公斤重的衛星送入近地軌道。1980年7月18日用SLV?3火箭第二次發射印度自己的衛星獲得成功,把衛星送入300/ 900公裡的軌道。1981年5月31日第三次發射獲得部分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