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泡的小青柑因其小巧的造型,清新的香氣,獲得不少茶友的喜愛,被稱為“小心肝”,下面幾個泡法相信你也用過,一起來看看!
一、單口或兩口,三段注水法小青柑頂上有一個填茶的大口,單口就是直接從此處注水,即可泡出茶湯,單口是最早期的小青柑工藝,由于出湯不太順暢,大部分廠家已經摒棄,改用兩口。
兩口就是除了頂部的大口外,在柑底部再開一個小于蓋口的孔,這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小青柑工藝。
這樣,在開口處從上往下注水時,小青柑茶就能很順暢地出湯了,柑味與茶味也能更好融合散發出來。
三段注水是用茶碗沖泡兩口小青柑茶的常用做法,主要是為了平衡前期和後期的茶味與柑味。
因為茶葉出湯快,柑皮出湯慢,茶葉沒有柑皮香氣持久(耐泡),三段注水能靈活平衡兩者的味道,讓小青柑茶更耐泡,讓兩者甘醇之味步調一緻,滋味也能發揮得淋漓盡緻。
洗茶兩泡後;
一段注水(約前5泡茶):
先短暫沖茶葉,後即沖柑皮,保持湯色黃棕均勻,還可以悶上幾秒,讓柑皮的味道散發出來;
二段注水(約5-10泡茶):
沿着柑皮與茶的接合處注水,此時柑皮與茶都被激發,茶味和湯色已均勻交織,可直接飲用;
三段注水(後期至無味):
往柑茶中心的茶葉沖泡,保持湯色,最後期還可以壓一壓柑茶,讓其出盡味道(但此舉可能導緻茶湯渾濁,為可選項)。
二、多孔泡飲法
用茶錐或茶針在柑茶的四周及底部戳五到九個小孔。開孔手法和位置都特别講究,要開得均勻,且不傷柑皮,還要注意不傷手,沒點功底可不行。
柑皮孔較多,除了洗茶以外,注水應從碗壁注入,讓小青柑緩慢出湯,勿要像三段注水法一樣從開口注水,以免茶味散發過快、過濃。
多孔泡飲法不對着茶果注水,也能保持出湯比較均勻,但前期柑皮味可能未激發,可以稍微悶一下後再分茶,後期可以直接懸壺高沖。
雖然大部分人都默認蓋碗與小青柑最搭,但九孔法的一個優勢是茶味柑味比較平衡,所以用保溫杯,茶壺,煮茶器等不同的茶具進行悶泡或煮飲,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碎皮泡飲法
把小青柑整顆掰碎,就可以當散茶沖泡。但小青柑茶個頭小且十分堅硬,徒手掰碎比較花力氣,拆包裝前可以先用小錘鑿碎。
碎皮泡法一定注意兩點:
1. 除洗茶外不對着茶葉注水;
2. 對着碗壁快注水,快出湯,以免茶湯過濃。
碎皮法有比較大的問題是,柑味未出,茶味已盡,所以并不是很多人選擇這個方法。
新會陳皮原創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陳皮人家,相信老陳皮會講故事。
專注新會陳皮文化傳播,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