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初,一位來自新西蘭的女教師瑪麗·伊莎貝爾·費雷瑟,是出于好奇也好,是留戀野生猕猴桃的味道也罷,在回新西蘭時(1904年)從我國宜昌帶走了一些野生猕猴桃的種子。
這可能是國内大多數朋友聽到關于猕猴桃最早的“故事”。
雖的确至此之後,猕猴桃才開始了它的商品化之路,并随後以其誘人的口感、豐富的營養成份、超高的維C含量,被冠以“水果之王”、“維C之王”等稱号。
但這個原産于我國的水果,又怎會隻有百餘年的“故事”。
今天,依農就和大家來聊一下1904年之前的猕猴桃,在華夏這片沃土上與炎黃子孫的“故事”。
新西蘭并非第一個引種猕猴桃的國家
由于現代猕猴桃産業發展起步于新西蘭,女老師攜種回國的故事家喻戶曉,所以很多朋友認為新西蘭是第一個從我國引種猕猴桃的國家。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談到引種猕猴桃的時間,英國和美國要比新西蘭早。
英國是最早引種猕猴桃的國家,約是在1843——1845年之間(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查一查這個時間段,這段時間對我們來說不是好的回憶,與本文無關我在這裡不提了),英國植物學家在浙江采集了猕猴桃的标本寄回來英國,彼時英國人第一次認識了猕猴桃。
此後又有英國植物學家多次來我國收集猕猴桃種質資源,在1900年時開始正式種植猕猴桃,不過引種後時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美國引種猕猴桃的時間比英國要晚一些,在1904年引種了中華猕猴桃植株,到1937年初步形成了猕猴桃産業。
新西蘭引種猕猴桃的時間雖也是在1904年,但就像文初所說,是經由一個老師引種的,新西蘭農業人發現它的時間是在1906年,精細種植後1910年猕猴桃開始坐果。
19世紀四、五十年代,新西蘭猕猴桃開始走向世界市場,發展至今,新西蘭猕猴桃産業成了世界猕猴桃産業的标杆,每年猕猴桃出口量高達10億以上。
瑪麗·伊莎貝爾·費雷瑟因無意間帶回猕猴桃種子,也被評為1904年的“新西蘭年度人物”。
猕猴桃名字來源的真相
猕猴桃的名字來源于猕猴,這事毋庸置疑,但是猕猴桃和猕猴的“故事”被講得五花八門,時間線也被推後了很多。
甚至有些朋友把猕猴桃和猕猴的“故事”按在了将猕猴桃帶回新西蘭的女教師頭上,并且傳播甚廣。
說是瑪麗小姐去湖北宜昌森林裡遊玩的時候,看到了猕猴在吃樹上的野果,然後勇敢地嘗試了一下,覺得特别好吃,于是給它命名猕猴桃。
幾維鳥
這“故事”純屬生拉硬扯的胡編亂造,猕猴桃到了新西蘭,名字并非是猕猴桃而是幾維果,得名于新西蘭的國鳥幾維鳥,看看上圖,這鳥和猕猴桃不能說很像吧,掰了鳥嘴簡直一模一樣。
猕猴桃的名字确實是因為猕猴愛吃它得來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猕猴桃棕色的果皮和外覆的絨毛像猕猴),但是絕不是百年前瑪麗小姐看到的,即便是她看到過,她也不是第一個。
因為猕猴桃這個名字早在我國唐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當前關于“猕猴桃”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唐朝的《本草拾遺》,書中記載:“猕猴桃味鹹,溫,無毒,可供藥用,主治骨節風。”
也就是1200多年前,猕猴桃就叫猕猴桃了。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吃猕猴桃?
是不是在新西蘭引種猕猴桃之前,中國人不吃猕猴桃呢?
顯然不是這樣,用腳趾頭想,對各種水果癡迷的中國人,怎麼會放過猕猴桃?另外《本草拾遺》中猕猴桃都已經入藥了,不吃總不能是外敷吧。
所以這個問題不多聊,但是我們可以聊一聊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吃猕猴桃。
猕猴桃是猕猴桃屬植物,猕猴桃屬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當前商品化栽培的猕猴桃品種主要來源于中華猕猴桃,另外像前兩年的“網紅”軟棗猕猴桃、狗棗猕猴桃也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作為猕猴桃的原産國,我國擁有着最豐富的猕猴桃資源,在古代野生猕猴桃資源的分布那是相當廣泛。
不過在唐朝之前确實沒有猕猴桃這個稱呼,唐朝之前猕猴桃叫啥呢?
有考證《詩經》裡的苌(chang)楚,《爾雅》中的铫(yao)芅(yi)是猕猴桃的古名。
詩經裡出現的水果,很少有沒被吃過的,但是農學家陳賓如先生論證分析說這兩種植物不是猕猴桃,不過他對比的是“羊桃”(也是猕猴桃的古稱),我倒是覺得是後人把“羊桃”弄錯了。
我個人更願意相信苌楚和铫芅是猕猴桃,不過甭管它倆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吃猕猴桃的時間要比《詩經》成書的時間早上許多。
考古專家在貴安新區高峰鎮岩孔村的招果洞(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發現了猕猴桃的種子,距今38000多年,也就說三萬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吃猕猴桃了。
另外這時間也不意味着是人類是最早吃猕猴桃的時間,畢竟猕猴桃屬植物起源非常早,我國考古人員1977年在廣西的田東縣發現了距今有2000萬年以上曆史的猕猴桃葉化石。
寫在最後,猕猴桃在古代的用途
猕猴桃在我國古代,确實和桃、李、杏、柑橘等水果沒法相提并論,一直未被規模化的種植,是妥妥的野果。
但不意味着猕猴桃在古代沒有用途。
首先是被吃,物資匮乏的古代,古人采集野果充饑那是指定的事,但是顯然沒有那麼愛,不然不會不種。
其次是入藥,野生猕猴桃确實不太好吃,所以猕猴桃逃不出古代“不好吃就入藥”的鐵律。
除了上文《本草拾遺》之外,《本草綱目》、《開寶本草》等諸多藥典中均對猕猴桃果實及植株藥性的描述。
再者猕猴桃在古代也不隻是生于山野田間,古代啥人多?文化人多(别杠這一點,我知道這是幸存者偏差),古人除了吃還愛看,猕猴桃的株形、花果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唐代起就被作為庭院觀賞植物栽培。
關于猕猴桃的“故事”,咱今天就寫到這兒,希望大家喜歡。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植物科普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贅述不詳,歡迎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