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6 23:24:28

書法創作開篇很重要,經過思考,确立創作的格調。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說:

“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後作字。”

孫過庭《書譜》也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一件書法藝術作品點畫、結字貴有變化,但必須有一種統一和諧的筆調和風格,陸機《文賦》論詩文雲: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冊”

無論是文章還是書法都要做到。意在筆先,謂創作前的藝術構思,做到胸有成竹,然後大膽落筆,一氣呵成,風神盡顯。這就是章法布局的意義,當然作為成熟的書法家也不會刻意的安排,在已有豐富的創作經驗上稍加注意就能創作出完美的藝術作品。

在王羲之系列尺牍法帖中,《初月帖》便是一件章法生風神獨到的作品,筆者以為此帖就筆法、字法、章法三法而言,章法第一。但,章法是在筆法、字法基礎之上的升華,缺少了前兩項章法也不會高到那裡去,但對書聖而言,三者都已爐火純青,不然也不會被譽為“書聖”了。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1

王羲之《初月帖》

《初月帖》為王羲之重要作品之一,為唐摹本,《萬歲通天帖》之二,系697年武則天命人臨摹,曆經二次火災,《初月帖》雖是勾摹本,今天能得以見陣容,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釋文:

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此釋文據《王羲之志(附王獻之志)》(劉秋增、王汝濤、劉錫山)

書劄起首交代了時間地點,為正月在山陰(會稽郡郡治所在地,永和七年王羲之任山陰會稽内史,時年四十九歲。王羲之壽命為58歲)可知此信是王羲之晚年所書,此時王羲之的藝術已是緻臻境界,此帖雖逸筆草草,然率意暢達,天真自然。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2

王羲之畫像

該信劄的大概意思是:

近期一直想寫信,但因寄信所以拖到現在。昨天到這裡,有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和高興。近來還好吧?我生病了身體十分差,體力十分差,身心憔悴,就寫到這裡吧,落款。王羲之。整體看,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并伴有側鋒,如“山”、“報”等字。結字大小不一,大小錯落,平正欹側,字形随性情而變,行距有密有疏,應該是自然書寫。

古人地友人間通信還是認真對待,從信的内容看,當時王羲之抱恙,但還是認真書寫,從引首發現一二。

縱橫交錯

王羲之雖然身體欠佳,但心情似乎不錯,引首“初月”二字,放筆直取,“初”字末筆順勢直下寫“月”字,月的撇畫與上個字的最後一筆寫成一道長的線條,略帶弧勢,奔放開張。但王羲之并非寫夏恒純直線形态,而是行筆過程中有振顫,仔細觀察有粗細、彎曲變化,這是王羲之筆法的高超表現。接下來方面節奏,字間距拉大, “十”字橫畫藏鋒入筆,寫成有力的曲頭,向上略傾斜行筆,順勢提筆前重後輕,但帖中的字喲殘缺無法判斷是收筆回鋒哈市出鋒,但從用筆的勢分析應該是順勢提筆,自然出鋒。“十”字強調了橫式,與豎勢的“初月”兩個字形成對比,避免雷同。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3

“二日”兩個字橫向緊縮,收緊,又一次形成豎勢,由于兩個字筆畫較少,為了避免縱向過于緊收,則把筆劃寫飽滿,墨上見風神。“山”幾乎是用兩個長點和一個短點在代替,字取橫向,廖廖三筆,顧盼生情。“陰”同樣以短筆畫取勝,整體方形,左低右高,點畫跳躍,疏密有緻,“疏可走馬,密不通風”。“羲”字獨占一組,為本行壓軸之字,為穩定陣角之作用,故刻意處理,字體稍大,左右疏闊,但有一個連帶鍊接。不至于分散。整體是外圍筆畫向内抱團收緊。

第二行行列較寬,下半部向左微偏。“之”字結體偏小,點獨立,下一筆與“報”字連寫,書寫速度較快。 “之”字橫向緊縮, “報”字提手書畫粗壯,頂天立地,托住上邊的“之”字,兩個字橫豎對比強烈,非常灑脫。“近欲” 二字蘸墨重新起筆,藏鋒入筆,與上連個字留出空白處,跌宕起伏。 “遣此”二字還是連寫,取橫勢,兩個字向左擺動,行線向左移動。 “書停”二字依然緊連,“書”筆畫少, “停”筆畫多, “書”靜“停”動,一靜一動,相映成趣,妙然天成。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4

第三行,放開書寫,。“行無人”三字一氣合成,直書胸臆,本行在整篇中是“定海神針”的作用。草書書寫速度的把握也是章法控制能力體現,快則疾風驟雨,“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蘇轼的《王維吳道子畫》),慢則不溫不火,步步為營。接下來“不”字,單字獨立,筆畫厚重,為換氣之字,不激不曆書就。接下來速度逐漸加快,“辨”字一筆書就,循環往複,最後一筆勢接 “遣信”二字,連筆書寫。“昨”字書寫誇張,又取橫勢,兩個偏旁之間一橫連接,似橋梁一般,妙趣橫生。

第四行,又向右斜。“至此”與第二行“之報”二字結字近似。“且” “得”與“且”各字獨立,筆畫、字勢相似,此時王羲之心情放松,似要喘口氣。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5

“去月”似又蘸墨舔筆,重新書寫,“月”字與開篇“月”筆法相同,遙相呼應。接下來“十”和“六”左右擺動,是點畫的視覺作用,但并沒有分開。“日”字複歸平正,筆畫圓融,筆力内涵。

第五行“書”字筆畫稍細,結字較小,但字勢開闊。“雖遠”連寫,一輕一重,上下纏綿。“為慰”一取橫勢,一取豎勢,橫豎有理,自然和諧。“過屬”又連寫,墨色取勝,與“月”字長線成對比,是收的兩個字。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6

第六行首字“不”放開書寫,“不”寬“吾”長,也是橫豎對比的兩個字。接下來自然書寫,行雲流水,直至“方”字,勾畫取直,有千鈞之力,立定平穩。

第七行,整行書寫潇灑,字勢恣肆,波瀾不驚,此為最後一個字“具”字險絕造勢。“具”字,寫成一豎,為“努”勢,一瀉千裡,與“方”字一動一靜,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

董其昌練什麼筆勢(董其昌61個字筆花滿目)7

最後一行,“之報”兩字收尾,粗壯有力,整篇結束,“報”字最後一筆戛然而止,方筆收尾,一切歸于平靜。

整篇六十一字,分三十四組,筆法、字組、行列,通篇章法意在筆先,而又是自然書寫,橫豎對比,行行呼應,顧盼生情,收放自如。所以董其昌謂該帖:

“筆花滿目,奕奕生動;用墨之意,亦一 一備具,王氏家風,漏世殆盡”

(一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