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許多人都覺得自己睡眠不好,白天還老犯困。其實,打鼾、睡覺總是腿亂動等有可能代表了身體的病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睡眠中都有哪些問題被我們忽視了吧!
采訪專家>>>
張甯(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與臨床心理科)
王春雪(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内科副主任,神經病學博士)
北京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發布了《2016睡眠與職業安全白皮書》,通過介紹日間嗜睡的常見原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失眠、倒班工作和發作性睡病,揭示睡眠疾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危害,聚焦睡眠疾病治療率低的問題,呼籲人們重視睡眠疾病,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
◆一、偶爾碰到“鬼壓床”?
這個傳言流傳了好多年,可是,睡覺蹬腿真的跟長個沒什麼關系。
在醫學上,剛入睡的時候,突然出現的短促的全身同步抽動,或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非同步性抽動,有些人表現為偶爾蹬一下腿,這被稱為睡眠驚跳。正常情況下,發生睡眠驚跳與脊髓的肌張力有關,屬于脊髓反射,人在剛要入睡時肌肉會開始放松,高級皮層開始自行抑制神經,還有一部分尚未完全抑制,這時機體内外的一些興奮信息可以幹擾大腦皮質的抑制,産生不能自制的神經反射,如果這種神經反射發生在運動神經,一些大的肌肉收縮就會導緻非周期性的強烈的肌肉跳動,也就是睡眠驚跳。
小孩發生睡眠驚跳的會更多一些,因為孩子在白天興奮性活動頻繁,入睡時指揮運動的神經細胞不容易完全抑制,大腦皮層會接受到剩餘興奮信息的反射 ,從而幹擾睡眠行為發生。其實,成人也有偶爾驚跳,大多是因為白天的疲勞所至。
不過,如果一晚上經常發生腿動,這就有可能是周期性腿動,同樣是一種睡眠疾病,會降低睡眠質量,妊娠期間可能會出現,但有些人是繼發于缺鐵性貧血、尿毒症,還有些人通過長期随訪,可能會出現神經系統變性病、帕金森病的表現。
周期性腿動指的是在儀器檢測情況下,每一次腿動持續的時間在0.5至10秒之間,振幅需要達到8微伏以上,判讀是否為周期性腿動,動時至少連續四次,如果兩腿分别腿動出現在5秒之内,就算做一次腿動,5秒之上就算兩個。周期性腿動分為輕、中、重度,但是病人基本上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這一病症,不過,如果反應嚴重的病人會感覺一晚上自己的腿總是在動。
所以,晚上睡覺腿腳不老實可能有多種原因,如果身邊的家人也被 “踢慘了”,就真要去醫院看看醫生了。
◆三、睡得香才打鼾?
醫學研究表明,打鼾和睡得香之間沒有任何關系,而是睡覺過程中由機體組織結構造成的現象。人為什麼會打鼾呢?當氣體通過一段暢通的氣道時通常不會發出聲音,如果氣道和咽腔狹窄,當氣體通過時就會發生震動,從而發出聲音。所以,咽腔結構狹窄,懸雍垂(小舌頭)偏長的人容易打鼾。
對比女性來說,男性更容易打鼾,因為男性比女性身材更大或者更胖,頸圍偏粗,并且抽煙喝酒較多,所以更容易打鼾。同時,咽腔、胸腔、腹腔壓力更大的人更容易打鼾,這也就是為什麼胖子一般都打鼾的原因。
另外,下颚小(沒下巴)的人也容易打鼾,因為骨骼異常會引起呼吸道狹窄的問題,使空氣不能順暢通過,從而打鼾。
雖然有上述問題的人會打鼾,但鼾聲也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如果聲音較小、頻率穩定,這就是正常的打鼾,不用在意,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鼾聲忽大忽小,就說明胸腔和上氣道阻力出現了問題,這種情況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了。
◆四、睡眠呼吸暫停要不要看醫生?
當看到自己身邊的夥伴睡到一半不喘氣兒了,會自然而然地以為他是在做夢“屏氣凝神”,其實并不是,而是一種睡眠疾病,被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
根據 《2016睡眠與職業安全白皮書》統計,20.4%的中國成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有這種情況也需要去醫院診治。呼吸暫停多發生在做夢睡眠期和仰卧位時,在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ERM睡眠期)和側卧位時以低通氣為主。有些患者的睡眠呼吸暫停多出現在做夢期,這種情況多見于女性。
呼吸睡眠暫停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稱為周圍性睡眠呼吸暫停,指的是由于上述咽腔狹窄等原因引起的病态打鼾而造成的呼吸睡眠暫停;第二種是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腦部呼吸結構有一定問題或通氣時對體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的高反應性而引起的呼吸睡眠暫停。第三種是混合性,即為兩者的結合。
睡眠呼吸暫停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但輕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睡眠呼吸暫停雖然隻有幾秒的功夫,但是卻對身體的影響很大,比如睡眠效率下降因而白天困倦,甚至感覺像一夜都沒有休息一樣。長期睡眠呼吸暫停睡眠質量差會帶來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異常、肥胖、高血壓、心律失常、腦缺氧等情況,可以導緻嚴重的其他器官器質性疾病。通常來說,通過醫院的專業儀器監測,當睡眠呼吸暫停指數小于5時可以忽略,大于15時就要引起足夠重視。
因為病症發生于睡眠期間,所以很難被家人和自己發現。曾經有這樣的病例,病人因高血壓用多種藥物依舊控制不好,出現頭暈白天困倦而到醫院檢查腦血管問題,進而發現了睡眠呼吸暫停問題,而病人的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指數已經達到了30多,屬于重度睡眠呼吸暫停。遇到這樣嚴重的病患,醫生會建議他使用家用的呼吸機,當病人呼吸暫停而氣道阻力增高的時候,呼吸機會自動加壓促使病人氣道打開繼續呼吸,堅持一周後病人就會感到白天不在困倦了,頭暈和精神狀态也好了,血壓也逐漸控制。
所以,睡覺中的問題如果被發覺就已經不是小問題了,要及時就醫。
◆五、晚上做夢打架,是因為白天太累了?
有時候,半夜會被自己身邊睡着的人大喊叫醒或者打醒?睜眼一看,原來他在“夢遊”啊!其實,晚上睡覺有暴力的夢境因而大聲叫喊甚至做出打架的動作,如果經常發生這樣的事,就要考慮是否為快速眼動睡眠異常,這和白天累不累沒關系,更不是夢遊。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異常的特點是,在快速眼動睡眠時期(REM期)缺少正常肌張力弛緩表現,伴随帶有暴力性質的夢境扮演行為,即夢幻狀态,夢中肢體和身體動作通常表現為某種暴力形式,比如敲擊牆壁、揮胳膊、踢腿,并且可能伴随特征性的情緒語言,運動和語言雖然與夢境内容有關,但被叫醒之後可能記得也可能不記得。通常發作沒有規律。
這與夢遊有什麼區别呢?從表現來說,夢遊的人是起立行走,而REM障礙是在床上“折騰”;從人群來說,夢遊一般小孩較多,而REM障礙則以50歲以上人群為主。兩者最根本的區别是REM障礙發生在快速眼動期,而夢遊一般發生在剛睡不久或快醒的非REM期。
REM障礙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這或許與男性在年輕時生活壓力更大,更易造成腦損傷有關,并且REM障礙的發生可能預示着神經系統變性病變的發生。之所以老年患者多發,可能與神經系統退行性變或者帕金森綜合征有關。可以說,隻要歲數活的夠長,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這是一種老化現象。
張甯說,患有這種病症的患者,通常是由于墜床,或者把老伴打傷了才來醫院看病,并且,有些病人是來看帕金森病的,根據其病史和病人描述,往往會發現在出現帕金森病之前的幾年就出現了快速眼動睡眠異常。
所以,睡覺的那些事兒偶爾發生一次都不算大事兒,但是頻繁發生就得去醫院看醫生了,盡管身體處于睡眠狀态是在休息,但機體的休息和大腦的休息是兩回事兒,真正能不能休息的好還得看大腦,如果一旦頻繁發生一些睡眠中“詭異”的事兒,就得立刻引起注意了。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社全媒體中心采編制作,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