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景回顧十年成都經濟、社會、文化、生态文明建設成就亮點,真情真感見證新發展理念實踐偉力。成都市廣播電視台精心策劃、傾力制作十集融媒體綜述報道《非凡十年 成都實踐》。
這是一個巨變的時代,人類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深刻大變革。科技進步成為最具革命性的發展變量。中國,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與時間賽跑,搶占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未來發展制高點,全面提升城市創新策源能力、全力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全方位激活多元創新主體,成都,如何“彎道超車”,怎樣精準施策?
01多樣性算力“雙引擎”讓成都在新賽道上加速奔跑
10年前,成都科學城還隻是成都鹿溪河流域一處滞洪窪地,如今,這裡已成為成都乃至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科創區域之一。25家國家級科研機構 “組團出道”,50餘個校院地協同創新平台加快落地,5000餘名高端科研人才聚集于此……
隻要到過成都的人,都會被這座“矽立方”的大型藍色立方體建築所吸引。炫酷的不隻是外觀,成都超算中心,這顆中國西部的最強大腦,每天以10億億次/秒的最高運算速度超速運轉,主機性能跻身全球同期前十。
國家超算成都中心運行維護部部長 李佳佳:不到1年時間,3棟核心建築拔地而起,我們超算核心系統僅僅用了9個月時間已經建成投運,這一建設速度打破了國内超算中心的建設紀錄,彰顯了我們科創領域的“天府速度”。
從航空航天到裝備制造,從新型材料到人工智能,從天氣預報到地質勘探等前沿科學領域,眼下,成都超算中心正為北京、上海、重慶等35個城市提供算力服務。
據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中心副教授周遊介紹,借助這裡的超強算力,在國内首次開展了高分辨率的SPH,分辨率可以達到2千萬粒子,目的是為了尋找地月系統最早期演化的鑰匙,破解月球誕生之謎。
與超算中心一起,構建起成都多樣性算力“雙引擎”的還有70公裡外,同樣引人注目的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
據成都智算中心常務副總經理謝一明介紹,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為牽引,成都智算中心近期與中科院北京空天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個擁有“千裡目”能力的“空天·靈眸”模型,能讓不同傳感器采集到的圖像高度融合,更精準的服務于地震山火救災、礦坑回填監督、交通高峰分流等應用場景。
城市“超級大腦”、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科學中心、未來産業技術研究院……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不斷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在新賽道上加速奔跑的成都,為自己裝上了全新的“動力引擎”。
隻有抓住了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才能造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十年間,成都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
西南交大實驗室研制的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國際首創;
成都縱橫股份科創闆成功上市,國内“無人機第一股” ;
“神舟”系列太空造訪,每一次都有“成都造”關鍵性精密部件的護航;
北京冬奧,發電玻璃、智慧路燈,來自成都硬核科技的助力;
助力全球疫情防控,“成都造”邁克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歐盟CE認證;
216個國家級創新平台,1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39位。華為成都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騰訊西南總部、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阿裡雲西部雲計算中心等頭部企業創新機構紛紛落戶成都。
02城與人以科技創新之名雙向奔赴成都澎湃強勁的創新活力背後,究竟還有着怎樣的秘訣?
沿着成都這條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中軸線,跨越了成都武侯區、高新區、天府新區,彙聚了全國乃至世界無數優秀人才。
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一個由世界各地“蓉漂”組成的團隊剛剛完成了我國首款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無血清Vero細胞)Ⅲ期臨床試驗。
成都柏奧特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盛楊:我們的團隊核心成員有來自英國的,國内比如北京、上海、吉林等各個城市,優秀人才的彙聚,讓我們的研究能在短時間内填補國内行業空白,同時也解決了生物原材料卡脖子的痛點。
成都柏奧特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驗證總工程師 Jonathan Woodburn:我們緻力于做世界一流的疫苗産品,将全球領先的“中國造”生物制品推向“一帶一路”地區及國家。
城與人,以科技創新之名雙向奔赴。2021年,成都榮登《财富》雜志“大學生和青年求職者吸引力城市”榜首;連續3年榮獲“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獎,蟬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為促進人才要素“活起來”,在西南交大創新大廈,一場破壁科技體制改革的“科技小崗村”試驗率先出發,走向全國。職務科技成果的所有權從“純粹國有”變成“國家和個人混合所有”,極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内生動力。
成都西南交大科技園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桂兵:在用“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和非資産化管理”破解科研人員“不願轉”和管理人員“不敢轉”兩個難題後,我們正在用“中試研發平台”破解高校院所“沒有成熟成果可轉”第三個難題,将形成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完整版“成都方案”。
栽好人才栖息的“梧桐樹”、“破冰”科技體制改革還不夠,5年間,成都人才政策體系從1.0到3.0快速升級叠代。聚焦高精尖缺精準施策,科技領軍人才最高給予500萬元獎勵;優化人才安居和各類服務場景,從“政策引才”向“生态營才”轉變;實施“蓉漂”品牌戰略等一攬人才政策出台……成都要構築的,是從戰略科學家到新職業從業者全覆蓋的多層次人才政策體系。
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碩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應屆生人才流入占比分别位列全國第四、第二位;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蓉漂”人數達683.5萬人。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以創新之名,成都書寫着制勝未來的眼界和魄力。沖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也必将有更多優秀的人才與成都激情相遇。
大城之“智”,未來可期。
來源:神鳥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