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亮鉑金銀色

亮鉑金銀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3 01:37:54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1

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

英國的Harbeth喇叭從1977年創業以來,一直曆久不衰。由于創業者是英國BBC鑒聽喇叭的工程師,所以其箱體大小、箱體抗震觀念與衆不同。他家主其事者Alan Shaw一直堅信他們的喇叭是全世界最好的。如果您從來沒聽過他家喇叭,一定不相信這句話。一旦聽過,就會了解這個品牌為何能夠曆久不衰。

第一次封Harbeth喇叭有深刻印象大約是在1980年代末期或1990年代初期吧?那時在香港音響雜志上看到金絃洋行做了Harbeth的廣告,用的是「雨後初晴」這四個字。我不知道金絃老闆馬濬是否因為讀過蘇東波的「飲湖上初晴後雨」道首詩,所以将「初晴後雨」改為「雨後初晴」。不論如何,我認為那是很成功的廣告文案,因為這四個字活生生賦予了Harbeth喇叭的聲音特質,而且讓人印象深刻。

蘇東波那首詩是這樣寫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如果将這首詩做音響解讀,可以這樣說:「聲音透明、清爽、幹淨、而且小聲聽、 大聲聽、室内樂、管弦樂都适合。」 Harbeth喇叭就從那個時候起,在全世界一直紅到現在。

BBC研發工程師

如果要說Harbeth的曆史,我認為要從Harbeth成立之前的更早的1960-1970 年代說起。當時在BBC上班有二位工程師Dudley Harwood(H.D. Harwood)與Spencer Hughes (1924-1983), 他們二人都參與BBC監聽喇叭LS3/5 與LS3/5A的研發(事實上BBC還有 LS3/4、LS3/6、LS5/5等不少型号),後來一直延伸到LS5/8與LS5/9 (體積比比 LS5/8小)。

這二位工程師前者創辦了Harbeth,後者創辦了Spendor。當年Hughes是 Harwood的手下,不過Hughes先研發出 Bextrene (Polystyrene,聚苯乙烯)材料 可以做為喇叭單體振膜,于是在1969年 辭職,創立了 Spendor。Spendor這個商标是以 Spencer Dorothy=Spendor合成, Dorothy是他太太的名字。或許您畲奇怪,為何Hughes研發出新材料,就急着 要辭職創業?因為如果他還留在BBC, BBC就不能跟他買這種材料,那就沒錢賺了。Spendor喇叭就從那時一直到現在,在SpencerHughes過世之後,由他兒子接棒,後來在2000年被Audiolab的創始人之一 PhilipSwift買下。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2

1977年創業

而還留在BBC的Dudley Harwood呢?他1976年研發出比Bextrene (Polystyrene )性能更好的Polypropylene (聚丙烯)材料,這種材料做成的振膜擁有更低的音染,更高的靈敏度。於是他也跟Spencer Hughes 一樣辭職,在1977年創立了Harbeth。Harbeth的商标也模仿Spendor的做法, Harwood Elizabeth=Harbeth。最早的Harbeth喇叭都採用這種PP塑料振膜。事實上,這二種材料的振膜後來也成為喇叭單體的主要振膜材料,廣泛流行。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3

1984年,法國Audax研發出TPX塑料,Harwood研究之後,認定比他自己的PP材質還好,于是将自己的PP材質專利賣給CBS,轉而使用TPX振膜,第一對使用TPX振膜的喇叭就是HL MK4。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4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5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6

參考軟件

Hans Zimmer的電影音樂人人愛聽,那種如史詩般磅礴的氣勢往往能夠撼動人心。這張「The World of HansZimmer,A Symphonic Celebration j包含二張CD與一張藍光盤,音樂好聽,錄音效果優異,絕對不能錯過。(Sony)。

焦點

①遵照BBC研發理論制造。

②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自家研發。

③獨特箱體設計降低共振頻域。

④音質醇美,演奏質感真實,幹淨清爽,磅礴澎湃。

建議

擴大機功率越大越好。

就這樣,Harbeth的喇叭不僅賣在歐洲,還賣到亞洲,尤其在日本相當受歡迎。

又過了二年,就在1986年,有一位年輕人Alan Shaw慕名而來找上他,想要賣他的喇叭。結果Dudley Harwood那時也想退休在家裡種玫瑰,二人一拍即合,Alan Shaw在1986年10月30日正式買下Harbeth,成為Harbeth的老闆迄今。到底Alan Shaw是何方人物,怎麼會突然冒出來?

音響啟蒙

這裡又有一段Alan Shaw自己說的故事:大約在1973年Alan 13歲時,BBC Brighton分站推出星期六午餐時間,這是為青少年制作的節目。有一天他看到告示,征求小幫手,他跟幾位朋友與沖沖的去報名,他被分派的工作就是把零碎錄音帶接合,讓原本無法使用的錄音帶能夠重新使用。他回憶自己對廣播公司第一個印象就是裡面怎麼那麼安靜, 第二個印象就是真空管的熱度與被熱蒸出來的油味(我猜那是電容的味道)。

小Alan就這樣跟朋友在錄音室中打混,一下子跑去聽人廣播,一下子又跑到控制室來聽從喇叭傳出來的聲音。大約在1974或1975年,一個星期六早上,Alan跟同伴一如往常來到錄音室,看到二三個人圍着一個小喇叭在讨論。那是什麼?小Alan好奇的問。那是LS3/5A,我們的新鑒聽喇叭,首席工程師回答, 并且說:如果你們想要,我可以向我們的協力廠商Chartwell訂套件(當時名為BBCSymphony Kit)。

當下他們幾個小家夥把口袋都掏破了,擠出所有的錢來買。不過小Alan因為錢不夠,隻能買喇叭單體,分音器自己制作。也就是因為這樣,Alan Shaw開始以郵購的方式販賣喇叭單體與其他零件,踏出了他音響行業的第一步。

後來,Alan Shaw大學畢業,在NEC找到一份工作,本來NEC要的是工程人員,不過Alan Shaw因為已經有電子零 件與音響的經驗,所以雖然念的是市場營銷,還是被錄取了。就這樣,Alan Shaw在NEC從1981年一直做到1987年才離開。

買下 Harbeth

有一天,Alan Shaw在南倫敦有二個約會,在等待的空間中,他抽空去拜訪附近的Rogers,想跟他們要Price List,放在自己的郵購公司Sound Box 目錄中,沒想到被Rogers人員粗魯的拒絕了。事後Alan Shaw回憶,如果當時Rogers肯給他價目表,他可能還會繼續做郵購生意,不會去買下Harbeth。他就是被氣到了,所以才會想自己也來開一家喇叭工廠。

為何Alan Shaw會找上Harbeth呢?因為他看過Dudley Harwood寫過的許多喇叭設計技術性文章,又見到Harbeth的喇叭很有名,以為Harbeth規模很大, 于是在1986年去拜訪。沒想到他去拜訪Harbeth時,隻看到Harwood這個老人,讓他大為驚訝。第一次拜訪後Alan認為機不可失,于是後來又回頭去找Harwood,談價錢,終于在1986年10月30日買下,那年Alan才29歲。本來Alan Shaw想要請Harwood當顧問,但是被拒絕了,Harwood說他隻想回家種玫瑰。

革命性RADIAL

為何當時Alan看到Harbeth工廠規模小,還會那麼有信心呢?因為Harwood 告訴他,最大市場在日本,而根據Alan在NEC上班六七年的經驗,知道日本人特别注重質量,既然能夠在日本有市場,喇叭一定不差,所以對Harbeth有信心。接手後Alan Shaw推出HL Compact,并且在1988年重新開始制造LS3/5A。不過Harbeth脫胎換骨是在1990年時,Harbeth參與政府的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ncil 計劃。

“如果閉着眼睛聽,我一定會說這是一對大型落地式喇叭。”

雇傭三位畢業工程師,一半費用政府出資,一半費用他負擔,與Brighton大學合作, 就這樣花了三年時間,研發出RADIAL材料(Research AndDevelopment In Advanced Loudspeakers),這種材料可以射出成形制造振膜,性能好過PP與PS。就這樣,Harbeth從1994或1995年開始用RADIAL振膜,一直到今天。這就是Harbeth喇叭的曆史。

沒有落地式

如果您關心過Harbeth這家喇叭廠,就會發現他們沒有生産過落地式喇叭,通通都是書架型,而且是大小不同的書架型。為何會這樣呢?因為一開始Harbeth就是以BBC喇叭為範本去設計制造的,而且認為喇叭體積越大問題越多,所以一直鎖定在LS3/5A 到LS5/8這之間的體積大小。老實說以BBC的鑒聽用途而言,LS5/8應該也夠了,何況現在Harbeth最大的旗艦喇叭40.3 XD已經改為三音路設計,體積為750 X 432 X 388mm。在此提醒您,BBC LS5/8是在1979年才設計的,跟Dudley Harwood與Spencer Hughes無關。而且它是2音路設計,高音25mm軟凸盆,中低音300mm PP振膜,頻寬40Hz-16kHz,體積762x457x397mm。

就以Harbeth目前線上的産品來說,總共就是五型,以體積排列,最小的是P3ESR XD,再來是,M30.2 XD、C7ES-3 XD、SHL5 Plus XD,最大的就是40.3 XD。如果以價格來排,M30.2XD 雖然體積小,但因為是Monitor系列,所以反而比C7ES-3 XD貴,所以價格順位是P3ESR XD、C7ES-3 XD、M30.2 XD、SHL5 Plus XD與40.3 XD。

或許您也有發現,40.3 XD的價格是他家第二貴者的約三倍,比起最便宜那款十幾萬台币高好幾倍,而且以「書架型」喇叭來說,這種高價并不常見。為何Harbeth會這樣訂價呢?Alan Shaw說40.3 XD的零件用料、設計成本比其他四型高好幾倍,這麼高的訂價也隻是反映成本而已。

型号霧煞煞

Harbeth的喇叭種類并不多,但型号卻很多,往往搞得音響迷霧煞煞。其實這是因為Harbeth每逢25、30、35、40周年就會推出紀念版,所以一般人很容易搞混。就以40來說好了,最早在1998 年推出,2008年推出40.1,2015年推出40.2,2017推出40.2周年紀念版,2020年2月推出XD系列,也包括40.3 XD。

到底XD系列與40周年紀念系列有什麼不同?從外觀看幾乎是一樣的,但「内容」有所提升。二者所使用的單體、箱體、内部補強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XD系列的分音器有改進。此外就是提供更多種外觀木皮漆工選擇(40周年紀念系列隻有一種,沒得選)。

仔細比較前一代40.2與40.3 XD,二者使用的單體一樣、規格相同,箱體大小與重量也完全一樣。再往前追溯到40.1,發現箱體大小的高度與寬度一樣,但深度反而是400mm,比前二者的338mm還深一點。而在規格上,後者是38Hz-20kHz /-3dB,前二者則是35Hz-20kHz /-3dB。有意思的是,40.1 的箱體雖然比較大一點,但重量卻隻有34 公斤,低于前二者的38公斤。

看到此處,我建議您也不必去斤斤計較Harbeth喇叭外觀看起來一樣,但為何型号每幾年就改一次?近二十年來,您有見過物價下降的嗎?應該都是緩步上漲吧!既然如此,Harbeth喇叭每隔幾年改個型号、調個售價也是很自然不是嗎?所以說,早買早享受,早買還比較便宜。

XD問世

Harbeth的前世今生表過,讓我們回頭看本篇的主角40.3 XD吧!您一定會先問:到底XD是什麼意思?eXtended Definition延伸定義。到底是延伸什麼定義呢?官網上說了一大堆,總之就是升級、更棒的意思。40.3 XD是Harbeth目前的旗艦喇叭,送到我家時全新尚未使用過,從紙箱裡拿出40.3 XD,整個空間瞬間充滿木頭味。為何會這樣?因為40.3 XD的木皮看起來像是沒有上過漆那種(我相信是有上漆),摸起來樸素又很有價值感,或許我聞到的味道是漆味?或許是真的從木皮散發出來的木頭味?總之跟一般喇叭聞起來味道不同。既然是全新品,我隻好在我去上班時,以CD唱盤按Repeat讓他Run個夠。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7

亮鉑金銀色(貴得有理夠好才敢大聲)8

01. 40.3XD的箱體是傳統矩形,箱體大小說落地式不夠高,說書架型又太大,所以另加特别訂制的腳架。原木皮的外觀看起來好像沒上漆沒上色,很特别。

02. 40.3 XD是2020年推出的最新版本,與2017年推出的40.2周年紀念版相較,差别在于分音器升級,并且提供更多種外觀木皮漆工選擇。

螺絲特多

40.3 XD的箱體是很傳統的矩形箱體,把網罩拆開,可以發現這個網罩是鑲在溝槽裡的,而非一般用磁鐵或黏氈固定,這樣的做法是費工費成本的。在箱體正中央高、中、低三個單體垂直排列,高音是25mm磁液冷卻單體(我猜是SEAS制造的),有鐵網保護。中音是200mm自家的RADIAL2單體,這種膠材振膜深黑色有光澤,在Harbeth其他二音路喇叭是用來當中低音單體的,老實說很少看到以200mm直徑單體作為中音單體的,這是40.3XD的特殊之處。而低音則是300mm PP振膜單體,也是Harbeth自己設計的。在面闆上有二個低音反射孔。在中音單體與低音單體開孔處,刻意做成内凹弧形,而且打磨得很圓滑,單體鎖進去是内凹的,這樣的作法顯出Harbeth的細工。

比較特别的是,面闆上鎖喇叭單體的螺絲有16顆,鎖前面闆的螺絲有14 顆,鎖背闆的螺絲也有14顆,總共就是44顆。為何Harbeth要以那麼多螺絲來鎖單體與面闆呢?一般喇叭很難看到那麼多螺絲。其實這種做法是依照BBC對箱體的研究(也是H.D.Harwood的研究)去做的。一般喇叭都是以黏膠來黏合箱體的六片闆子,而且會認為闆材越厚越好,這樣才能抑制箱體的共振,最好是用無共振材料去做箱體,這樣音染才能去除。

轉移共振頻域

上述的想法基本上沒錯,但要真正做到無音染恐怕成本會很高。BBC的研究發現,如果用比較薄的闆材(所謂薄是大約12mm,而所謂厚大約18mm),加上适當的阻尼與補強,可以讓矩形箱體的共振從中頻段下移到低頻段,如此一來可以降低中頻段的音染。而BBC的廣播鑒聽喇叭最重要的就是中頻段的表現,所以這樣的做法就成了BBC鑒聽喇叭箱體的标準,也衍伸出Spendor喇叭與Harbeth喇叭箱體的做法,因為系出同源啊!

各位要知道,1970年代BBC還沒有使用雷射工具來量測箱體的共振情況,也還沒有電腦模拟,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可以改善音染的。而今天各種量測工具與方式飛天鑽地,解決箱體共振音染的作法當然就更多了。不過,Harbeth到今天依然遵循着BBC當年的研究成果。他 說:你把整體黏合的喇叭箱想成一口鑄造出來的鐘,鐘如果沒有裂縫,敲打它時共振可以延長很久。反之,鐘内部如果有裂縫,敲打它時聲音就會啞啞的。

控制共振

Alan的意思是,如果用傳統膠合方式把喇叭箱體的六片闆子緊緊黏住,喇叭箱體就會跟沒有裂縫的鐘一般,震動會傳遍整個喇叭箱體。所以,為了有效阻隔箱體共振,Harbeth喇叭箱的做法是先将左右上下四塊闆做成一個堅固的框架,然後再将面闆與背闆這二塊以螺絲鎖上,由于面闆與背闆不是跟上下左右闆材一體,就如有裂縫的鐘一般,産生抑制共振的能力。這就是為何Harbeth喇叭箱體的面闆與背闆各以14顆外露螺絲鎖住的原因。

請注意,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将喇叭箱體的共振峰值從中頻段移到低頻段,而非可以去除共振。實際聆聽時,40.3XD的整個喇叭箱體還是會随着單體的活塞運動而震動,箱體的震動也會傳導到金屬的喇叭架上,雖然喇叭箱體與喇叭架之間還用了吸震圓墊。附帶說一下,40.3 XD的箱體大小很尴尬,必須使用特制的腳架,購買時請連腳架一并考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