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70後的頭條生活##堅持原創##堅持是一件很酷的事#
我12歲之前是在新疆度過的,我們住在北疆,那裡主要生産棉花。
所以我所有的童年記憶都是圍繞棉花開始的。
棉花垛,我們兒時的樂園
因為是農場,所以我們那裡的人家都是承包土地種棉花,一個職工可以承包30畝地,我家裡隻有父親是職工,所以承包了30畝地,雙職工的家庭要承包60畝地。
30畝地有多大呢?在我兒時的記憶裡,站在地的這一頭,看不到地的那一頭。
30畝地的棉花有多少呢?棉花開的時候,滿眼滿世界全都是白花花的,在地裡摘棉花的時候,我怎麼也望不到頭。
棉花盛開時,一望無際的棉花地
那個時候,除了播種的時候是用的機器,棉花其它時節的所有活計都是人工來完成的。所以除了冬天,其它3個季節,父母幾乎每天都是在棉花地裡忙着。
在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母親去地裡幹活的時候會帶着我,她幹活,我就在她旁邊的地裡爬來爬去。
大一些之後,就能幫着母親幹一些簡單的活兒了,剔苗,打棉尖兒。
印象最深的還是摘棉花,母親給我和姐姐一人做了一個小一點的棉花兜,因為他們大人用的棉花兜,我和姐姐戴上以後下面都墜到地面了。
類似于這樣的棉花兜
我和姐姐就這樣,一人一個棉花兜,跟在母親後面,一朵一朵地摘棉花。
新疆的棉花是完全自然長開的,完全盛開的那種,一朵摘下來,就能完全占滿了我們的小手。
我和姐姐摘一朵就要放進棉花兜裡,大人可以連摘三四朵再往裡面放,我和姐姐兩個人摘一行的棉花,還是趕不上母親一個人摘一行的速度快,母親總是超過我們好多,再轉過頭來幫我和姐姐摘。
那時的學校,每到9月底摘棉花的季節,學生就不上課了,會由學校組織,老師帶領,去各個連隊摘棉花。
跟同學們一起摘棉花,大家說說笑笑
相當于種棉花比較多的人家雇用學生給他們家摘棉花,然後需要支付一定的報酬。
我記得是摘1公斤的棉花1毛錢吧。對于我們來說,那真是一段快樂的日子呀,不用在學校裡面上課,還可以有錢掙。
雖然要頂着劇烈的日頭摘棉花,但這些依然阻擋不了年幼的我們的那種快樂。
跟自己要好的朋友兩人挨着一人一行摘棉花,我們最喜歡的就是每個人輪流講故事,邊摘棉花邊講故事,說着笑着不耽誤手裡的活計。
晚上回到家,會纏着父母給自己講故事,那時候的故事書很少,一本《故事會》大家傳來傳去都翻爛了,書的主人還是像個寶貝一樣。
男同學也會惡作劇。棉花地裡的草上面會生長一種蟲子,我們都叫它“豆蟲”,是那種拇指粗細,食指長短的軟體動物,長得五顔六色,大部分的女生都害怕這種蟲子。
找一張可愛一點的圖片吧,實物圖片怕引起大家不适
我尤其害怕這種“豆蟲”,一次一個男同學捏起一隻扔在我的身上,當時就把我吓哭了,所以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男同學的名字。
最快樂的當然要屬一個月的摘棉花勞動結束後,發錢的日子。
拿到錢,會在放學經過連隊唯一的商店時,跟姐姐豪爽奢侈地買上半公斤大白兔奶糖,剩餘的錢回去交給母親。
有一年姐姐發了錢以後,蹦啊跳地跟同學一起回家,到家以後發現錢沒了,張嘴就哭,結果還是沒有躲過母親的一頓打。
離開新疆已經30年的時間了,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做夢夢見兒時的棉花地,夢見跟兒時的玩伴一起摘棉花的情景。
盡管世界很大很大,時光很快很快,在我心靈的一角始終有着不變的新疆夢,那裡裝着我的整個童年。
有新疆的朋友,可以聊一聊現在新疆的棉花地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