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6月14日),一篇《北大教授溫儒敏不足100字短文出現8處錯誤,語文水平遭質疑》的帖子,迅速走紅網絡。在短短兩天之内,就迅速登入許多社交媒體平台熱搜榜的行列。并且再次引發社會公衆輿論,對中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編纂水平的強烈關注!
帖文說,最近,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在網上發布不足100字的微博短文,痛訴自己在前一段時間數學教材插圖風波中,因為“仗義執言”,所受到的“委屈”。
帖文作者說,令人可笑的是,這微博短文,本來是博同情的,但是卻被眼尖的網友指出8處錯誤之多。所以,網友強烈質疑他作為中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的語文水平。
這是溫儒敏教授,原來博文的内容。下面兩張圖片,是網友指出其中存在的部分錯誤。例如,不應該用“的”字,而是應該用“地”;“……”的後面,不能使用“。”;孟子公孫醜,是一本書,應該加書名号《》,并且孟子和公孫醜之間,應該使用“•”等等。
圖片中标示紅色字體為網友指出來的錯誤
對于此事,社會輿論也是議論紛紛。
北京著名的教育新聞媒體人泷澤發批評說,作為中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的巨擘和教育界知名人物,溫儒敏教授的錯誤,的确犯得有些低級了。
“不到百餘字的一段文字裡,竟然出現如此多的錯誤,确實令人錯愕。這讓輿論不禁懷疑,中國的中小學語文教材裡還有多少錯誤,沒被發現?還有多少錯誤正在誤導着我們的下一代?”
上海大學的一位姓程的中文系教授則認為,雖然微博屬于私密空間,但是如果對外開放,那麼就應該接受公衆的監督。
溫教授,前一段時間因為替小學數學教材插圖風波中的當事人,而遭遇輿論“網爆”。這值得部分同情,但是作為公衆人物,溫教授的反應有些過度了!特别是帶有情緒化的反應,更是有些不應該。他應該明白的是,作為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總主編,他在整個中國億萬家庭的分量。出錯,是在所難免的,隻要改過就是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