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改革

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改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1:22:58

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改革?市場監管總局重拳整治檢驗檢測市場亂象,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改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改革(市場監管總局重拳整治檢驗檢測市場亂象)1

市場監管總局檢驗檢測機構改革

市場監管總局重拳整治檢驗檢測市場亂象

全面排查食品醫療器械防護用品等領域檢測機構

為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監管,嚴查不實和虛假檢驗檢測等違法違規行為,淨化檢驗檢測市場環境,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開展檢驗檢測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2年4月至7月底在全國開展檢驗檢測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對涉及疫情防控的醫療器械防護用品、食品、個體防護裝備、建築材料、常壓液體危險貨物罐體、碳排放核查6個領域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面排查、全數檢查、嚴格整頓。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整治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工作情況。

嚴懲造假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強化檢驗檢測市場秩序的綜合治理,嚴厲打擊檢驗檢測報告造假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經過持續整治,檢驗檢測市場秩序得到好轉,檢驗檢測行業營商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已突破5萬家,營業收入超過4000億元,年均機構數量增長超過10%,營業收入增長超過12%,我國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最具潛力的檢驗檢測市場。

但檢驗檢測市場秩序不盡規範的問題也依然存在。據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一級巡視員喬東介紹,根據目前監管中掌握的情況,檢驗檢測報告造假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大類别,分别由兩類不同的市場主體造成:一類是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檢驗檢測許可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違法出具虛假或者不實的檢驗檢測報告,進行低價惡意競争。另一類是不具備檢驗檢測資質的企業和人員假冒資質證書、僞造檢驗檢測報告,甚至在網絡交易平台進行兜售,侵害合法從業機構權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對此,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加大檢驗檢測監管力度,持續保持對檢驗檢測市場亂象的高壓監管态勢,對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保持“零容忍”态度,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嚴格懲處。在此次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對17個涉及檢驗檢測報告造假的典型案例進行集中曝光。包括江蘇省上海鐵路站場調速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案,新疆農業科學院涉嫌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案等。

聯動監管

據了解,市場監管總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構建出全方位的監管系統。

比如,在強化監管制度體系建設方面,市場監管總局集中制定出台了《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完善檢驗檢測行業準入、事中事後監管及行業退出機制等多方位的監管制度基礎。

在加大監管力度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強化多部門聯動監管,連續4年與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部、水利部、藥監局等部門聯合開展對檢驗檢測機構的“雙随機、一公開”監督抽查。2021年聯合相關部門重點在食品、醫療器械、生态環境監測、機動車檢驗等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全國共檢查檢驗檢測機構1.93萬家次,查處違法違規案件4620起,撤銷、注銷167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市場監管總局成立4年來,全國累計檢查檢驗檢測機構6.4萬家次,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1萬起,撤銷、注銷1043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

在加強線上監管方面,2021年,針對部分網絡商戶未經資質許可、以“不送樣出報告”“檢驗檢測包過”名義實施檢驗檢測報告造假的亂象問題,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利用網絡交易平台違法售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等違法違規行為。共督促1886家網絡交易平台核驗48萬家平台内經營者資質,核查商品信息1000餘萬條,處置違規平台的經營者5023家,立案調查相關違法違規案件31起。

在加強失信聯合懲戒方面,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公布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結果和行政處罰結果,将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違法機構依法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态環境部、水利部、藥監局連續4年通報共1030家次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結果,會同公安部交管部門通報2019年以來全國各地依法查處的2100多家違規機動車安檢機構、曝光典型違法案件7起,有力震懾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行刑銜接,4年來共向公安司法機關移送37起相關刑事案件線索。

平台驗證

近期,網絡售賣虛假檢驗檢測報告亂象叢生。一方面,電商平台給虛假檢驗檢測報告買賣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虛假檢驗檢測報告成為産品進入電商平台銷售的敲門磚,電商平台也存在把關不嚴等問題。這在擾亂正常商業秩序的同時,還會造成産品質量問題,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以及财産安全造成極大的風險隐患。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可以通過哪些渠道查詢檢驗檢測機構資質等基本情況?喬東介紹,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建立“資質認定獲證機構能力查詢系統”,社會公衆可以通過輸入檢驗檢測機構名稱查詢到相關機構的證書編号、注冊地址、能力範圍等信息。各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有公開的資質認定獲證機構查詢渠道,方便社會公衆查詢本區域内最新的資質認定機構信息。

此外,為滿足消費者了解檢驗檢測報告的需要,市場監管總局建立了“檢驗檢測報告編号查詢平台系統”,各檢驗檢測機構每季度的第一個月内自願報送上一季度出具的有效檢驗檢測報告編号。目前,該平台可查詢2016年以來檢驗檢測機構對外出具18億份檢驗檢測報告的編号。

據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南軍介紹,2021年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檢驗檢測機構違法案件1235件,同比增長23.5%,罰沒金額2727.7萬元,同比增長44.7%。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将對不實和虛假檢驗檢測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信用平台,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歸集到檢驗檢測機構名下,推動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喬東提醒,市場上出現檢驗檢測假報告,并非就都該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實際上,我們對檢驗檢測行業的管理是依據‘誰發證,誰監管,誰發證,誰處罰’的原則,對檢驗檢測機構的許可除了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實施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外,還有司法、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應急、氣象等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特定檢驗檢測領域的行政許可準入制度,這些部門也負責相應領域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管。因此,應該重視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記者 萬靜)

來源:法治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