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網友發現,現在在電商購物平台上購買商品後,查看物流發現,自己的訂單商品在短時間内竟然多了好幾個信息:訂單開始處理→商品已經下單→訂單信息審核通過→訂單已通知配貨→您的訂單待配貨→你的包裹已打包→你的包裹已出庫→包裹正在等待攬收→已攬收
而當收到貨之後,也會發現快遞單上寫着的發貨地址是:XX倉/雲倉。
而反觀過去(當然現在也有),就會發現發貨信息就是簡單的下單和攬收,而且中間隔的時間也比較長。
這是為什麼呢?
這中間有什麼區别呢?
為什麼有的發貨地方遠但是收貨很快,有的發貨地比較近卻很久才能收到貨?
為什麼某個地方的産品發貨地卻是另外一個地方?
訂單下單後,發貨的卻不是店家,那貨從何來呢?
如果要找商家退換貨,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以上兩種發貨模式源于電商雲倉和傳統倉(也有可能是個體)的發貨模式不同。
傳統的發貨模式,就是電腦商家端接收到客戶的下單信息,然後拿貨進行打包,聯系快遞發貨。全程基本自己上手,還要聯系快遞員,等快遞員,不僅時間長,而且因為要兼顧前端的銷售,一天的發貨量有限,不僅少而且很耗費精力,到頭來分配給前端銷售的時間就更少。總結一句就是:累死累活,還賺不了多少。
圖片源于網絡,侵删
從網購的出現,越來越多人喜歡網購,網絡訂單技術大,就慢慢衍生出電商雲倉,為電商賣家服務,從訂單生成,倉儲打包發貨一條龍服務,就是訂單量大,涉及的SKU數目多,也不影響發貨,但因為雙方合作,為了實時監測訂單的進展,每一步都會通過機器掃描錄入系統,因為我們就會在查快遞信息的時候發現,在快遞被攬收前的短時間内多了好多步驟。
海川倉儲實拍,實時監測訂單數據
這樣的一個運營服務合作模式改變,不僅讓商家省時省力同樣時間内能發更多的貨,同時也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而且因為電商雲倉的訂單量大,能夠拿到最優惠的快遞發貨價格,也幫商家在快遞一塊省了不少支出。
因而我們也會發現,現在很多很遠地方寄過來的東西,也是不需要消費者支付運費的。
電商雲倉也分種類——
1、平台類雲倉——京東、亞馬遜等;
2、快遞——順豐雲倉、EMS雲倉等;
3、三方——發網、海川倉儲等。
前二者大家基本都理解,畢竟購物平台自身和專于物流運輸本身的快遞能夠為商家提供這樣的服務,也是很合理的。
那第三方倉儲物流的出現了?
它又是在什麼背景下産生的呢?
起源在“雙11”的時候,有部分企業出現了嚴重的爆倉現象,即使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爆倉現象,貨物還是得滞留幾天才能發出,而這幾天,相對于另一邊是不是看手機查快遞信息的消費者來說,就是很大的折磨了,有的甚至等購物的欣喜勁過去了,商品都還沒發貨,隻能心有埋怨地要求商家退款。
圖片源于網絡,侵删
再者,還有讓商家們頭疼的各種掃尾問題——漏發、錯發、商品破損等等問題。真的是:成也“雙11”,敗也“雙11”。
最後,因為京東和亞馬遜的自建物流因為身份有限,無法将優質的物流提供給中小賣家使用。
由此,就出現了第三方倉儲物流。
第三方系統化倉儲的流程主要是:
訂單數據同步、自動推送選單、揀貨定位取貨、包裝稱重發貨、退貨換貨處理。此外,第三方倉儲還會根據各自的需求不同,引進不同的自動化設備,再配合專業的倉儲管理系統加持,就能夠在一天24小時有限的時間内,發更多的貨,從幾萬到十幾萬幾十萬不等。
海川雲倉實拍,批量打單準備發貨
第三方倉儲物流充當的是共享雲倉的角色,承接了多家品牌的倉配一體化服務,所以當消費者需要退換貨時,雲倉也會通過與商家溝通洽談後進行退換貨服務。
所以第三方倉儲物流的出現,消費者是不需要擔心的,相反因為電商與雲倉合作,從倉儲發貨到包裝上都統一,效率、準确。給消費者也有了更好的消費網購體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