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7 15:40:44

戰“疫”進行到新的階段,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成了重中之重。截至3月11日24時,現有确診病例14831例,其中重症病例4257例,占比超過四分之一。同時,在重症病例中還有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為危重症病例。

從1月中旬接到任務,加入由鐘南山擔任組長的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别專家組,北京協和醫院内科ICU主任杜斌已經紮在抗疫最前線50多天了。他來回奔波在武漢所有接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醫院之間,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巡查4家醫院的ICU病房。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危重症患者如何救治)1

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威脅是什麼?救治工作面臨着怎樣的挑戰?還有哪些“險關”要攻克?怎麼能夠讓危重症變成輕症甚至是治愈?在這個緊要關頭,疫情前線的“生死之戰”顯得尤為重要,而杜斌也在不斷地思考和總結。

危重症患者群像:大多在70歲以上且有基礎病

從2月初以來,武漢重症人數占确診人數的比例波動下降,反映了重症患者向輕症的轉變。而據杜斌介紹,真正危重症的病人的病情變化相對來說比較緩慢,到目前為止處在一個相對僵持的階段。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危重症患者如何救治)2

杜斌1月18日就抵達武漢參與救治工作,根據他在一線的觀察,危重症患者的年齡大多在70歲以上,有60%-70%的患者都有合并的基礎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有可能達到70%,在某些醫院這個比例還要更高。

談及危重症病人的治療時間,杜斌指出,導緻病人轉成為危重症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引起的肺炎導緻呼吸功能衰竭。就以往的救治經驗來講,危重症病人遷延時間較長,病情僵持的階段也比較長。存活下來的危重症病人,平均需要10至14天的有創機械通氣才可以拿掉呼吸機。

經驗和教訓:危重症患者應盡早進行有創通氣

“一方面,在危重症病人的診療過程中會發現,對于使用常規的氧療以及無創通氣效果不佳的危重症病人,及時采取有創通氣是改變病人病情的一個很重要的舉措。”

杜斌認為,有創通氣是治療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措施。近日,杜斌團隊前往各個不同的定點醫院和非定點醫院去查找這樣一批危重症病人,和主管醫生商讨治療的一些方案以及參數的調整。“我們在後期看到了一個很明顯的效果。”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危重症患者如何救治)3

“另一方面,從ICU的角度來說,對重症病人來說我們更強調綜合治療,不單純依賴某一種藥物或者某一種措施。” 杜斌指出,對病情危重的病人,必須依靠綜合治療使病人轉危為安。

除了綜合治療,杜斌還提到,從前期經驗總結中發現,積極的呼吸治療措施要關口前移,“對于那些無創通氣或傳統氧療效果不好的病人,如果堅持無創的時間太長而效果又不好,即便後來采取了氣管插管、有創通氣措施,仍然不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愈後。”

病亡人數持續低位運行 我們可以有更樂觀的期待嗎?

盡管重症病例數和病亡人數在持續減少,但杜斌提醒,在防疫最緊要的關頭,萬萬不可松懈,重症病例中有相當一部分還處在病情僵持的階段。“這種病人他的病程拖延的時間會比較長,所以這個病情僵持的階段相對來說會比較長,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從我們的主觀意願來說,我們希望所有的病人都轉危為安,但從客觀事實來說,這裡面一定有一些病人治療效果是不那麼令人滿意的。”

但随着出院患者的增多,住院患者越來越少,醫護人員的配比和醫療器械運用的寬松度也會越來越好,這無疑對危重症救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危重病人所需要的診斷、治療和護理的人力投入遠高于輕症患者,随着病例數的逐漸減少和人力資源相對寬裕,“無論從醫療還是護理方面都會對病人的治理有一定程度的改變。”

急危重症救治方法(危重症患者如何救治)4

作為最早一批抵達武漢的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專家之一,杜斌表示,即便新發的病例數回到了0,仍然會有相當長的時間有一部分危重病人需要接受治療,他和所有的同事們一樣,要堅持到最後,等到病人的情況真正穩定,他們才會真正的撤離。(文/陳思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