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客戶端9月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張蘋 攝影報道)夢想盲盒、簽名牆、智能機器人、漢服展示……昨日,山東工商學院啟動“新生報到”時間,迎新現場各學院設計各種亮點“花式迎新”,讓新生對大學生活立即充滿期待。據悉,山東工商學院新生報到時間為3日、4日兩天,所有學生報到前須經二級學院審核批準,報到時須持48小時内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山東電子健康通行卡”綠碼(啟程前在家提前申領)、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綠碼”、報到後7天内開展7次核酸檢測(間隔24小時),并做好7天健康監測管理。
智能機器人亮相迎新現場,新生報到還可以拆“盲盒”
昨日早上7點,山東工商學院門口就已經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前來報到,而學校内各學院也設置好了迎新現場。新生由迎新志願者“一對一”對接發放《住宿通知單》,進行核酸檢測後持錄取通知書、準考證、身份證即可進行報到,并領取校園卡、住宿、軍訓服裝領取單等。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學院在迎新環節進行精心設計,不但展出了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高科技”學生作品,還設置了漢服展示、拆夢想盲盒、發放大禮包、簽名牆等各種亮點環節,讓新生順利報到的同時,對大學生活也産生了美好憧憬。
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迎新現場,該院實驗室展示出各種學生的手工科技作品,包括機器人、循迹小車、無人機、平衡車等。“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非常充實,在學院實驗室更是通過動手動腦學會很多東西,滿足我對計算機硬件制作的興趣愛好。”大三學生劉峰告訴記者,他是學習軟件的,但平時對硬件也很感興趣,所以學習之餘,通過在實驗室老師指導下參與完成很多科技作品,感覺很有收獲,這些作品在迎新時展示出來能夠激發更多學生參與創新,很有意義。而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同樣展出了該學院學生制作的各類科技作品20餘件。
“我們這兩個是可以實現簡單交互的機器人,能夠根據指令說話、跳舞、握手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三學生闫文輝告訴記者,這些展示作品不少獲得了國家、省級等各類大賽獎項,是學生學習、實踐、創新融合的結果。此外,統計學院為新生定制入學禮包,給新生滿滿的歸屬感。經濟學院設置簽名牆給予新生滿滿的儀式感,而人文與傳播學院則設計夢想盲盒,新生可現場拆盲盒,感受大學生活的神秘感。
父母曾畢業于山東工商學院,20多年後孩子來報到
今年,山東工商學院将迎來5000多名新生,年齡最小的僅14歲。在衆多新生中不乏一些“有故事”的人,工業工程專業就迎來了一位,他叫朱聞達,家住威海,昨日上午前來報到。而20多年前,他的父親、母親曾一同在這裡就讀,他們在此一同學習、相遇并相知。“我父母常常會和我說起他們在山東工商學院的事情,尤其是他們是如何相遇相知的,兩個人雖然不同級、不同班,但是因為同時選修了計算機和五筆打字課程而相識,最後走到一起。”朱聞達說,他的父母分别是1993級、1994級山東工商學院學生,他們對學校很了解,因此綜合考慮後也讓他報考了這所學校,“能夠來這裡,循着父母在這裡學習相遇的足迹,開始我的人生新旅途,我感覺很幸福、很有意義。”
“我的父親學的是會計專業,我的母親學的是公關文秘專業。”朱聞達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三口都選擇了同一所學校,不同的專業。未來大學四年,他會努力學習,争取拿獎學金,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父母對我也是萬般囑咐,讓我在這裡好好學習,主動交朋友,開啟一段難忘的大學時光。”
是家人也是同學,3對雙胞胎入讀山東工商學院
新生報到現場,記者捕捉到了兩對雙胞胎一同報到。據了解,今年山東工商學院将迎來3對雙胞胎大學新生,他們将以家人和同學的身份相互陪伴,度過四年的大學時光。應用統計專業李佳锴和外國語專業李佳耘是一對雙胞胎兄妹,他們高考分數差不多,經過綜合考量,一起報考山東工商學院。“我們小學初中都在同一所學校讀,但高中三年沒在一起,沒想到大學還能上同一所學校,非常幸運。”哥哥李佳锴告訴記者,他們通過對專業、學校環境等方面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來此就讀,父母也很支持他們在同一所學校,兩個孩子能夠相互照顧,“以後我們會一同學習,相互幫助,規劃未來,過一段充實的大學生活。”
而同為雙胞胎的莊少華和莊少棟兩兄弟則同時來到會計學院資産評估專業報到,他們還被分到了同一個班級。莊少華告訴記者,因為父母擔心兩個人在一起調皮,以前小學到高中都是在一所學校不在同一個班級,現在上了大學,離開了父母,兩個人能在一起真的很好。“我們兩個性格比較内向,我還能稍微開朗一些,所以我要盡職盡責地照顧好弟弟。”莊少華說,因為喜歡經濟方向專業,因此兩人一起研究報考了山東工商學院,現在正式進入大學,以後兩個人會互幫互助,學習好本專業,豐富大學生活,努力将大學生涯過得精彩。
責任編輯:偉業
審校:姜合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