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特點?作者:李思輝公共政策的推行既要努力保證執行效率,更須充分尊重人民的意願努力提升治理的智慧,不斷笃定為民的赤忱,使好政策盡快深入人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策論特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李思輝
公共政策的推行既要努力保證執行效率,更須充分尊重人民的意願。努力提升治理的智慧,不斷笃定為民的赤忱,使好政策盡快深入人心。
時下,各地都在推行高速ETC,河北博野縣盛傳“未安裝ETC的車輛不予年檢”,引發争議。當地有關部門随後表示該說法系機動車檢測站人員理解有誤。(9月22日人民日報客戶端)
安裝ETC本是一個提高通行效率、省錢省時的好政策,然而一些地方在執行中卻出了問題。不裝不予年檢,不裝路橋不免費,不裝後果自負……凡此種種,都是一種或明或暗的“威脅”“恐吓”。機動車是否能通過年檢,道路交通法有其規定,路橋免費與否也有國家政策和地方規定做依據,為了推行一種收費方式,動辄拿不能享受既有的政策和法律權益相威脅,難免給人“一刀切”的霸道觀感。
包括推廣ETC在内的很多新舉措,出發點都是好的,最終也能為公衆所接受。然而,往往還需要一個适應的過程。以往,一些地方為了快馬加鞭推進一些政策,常常搞出一些“吓策”。比如,為推行計劃生育,喊出“該紮不紮,房倒屋塌;該流不流,扒房牽牛”的口号;為防治稭稈焚燒污染,挂出“哪家地裡冒煙,公安把你收監”的标語;為了移風易俗,恐吓清明上墳者:“上墳引發火災,墳墓一律拆除”;為了威懾不法者,公開宣揚“抓住或打死盜賊有獎”……類似的說法、做法常常令人哭笑不得。
有什麼政策不能好好宣講,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為什麼動不動就“出此吓策”?從治理的本質上講,一切公共治理的措施都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就理應有個好态度。從治理效能上講,現代社會必須按照法律規則辦事,否則就很難得到支持,政策制定也好、推行也好,理應更加走心,貼着人心去宣傳推進。靠“恐吓”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可能引發抵觸情緒,阻礙政策推行,這背後依然是舊的管理思維在作祟。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對應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思維和方式。這就要求社會治理從政府包攬向政府負責、社會共同治理轉變。說到底,社會治理必須“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一切接受人民檢驗”。公共政策的推行既要努力保證執行效率,更須充分尊重人民的意願。要讓二者達成理想的平衡,必須努力提升治理的智慧,不斷笃定為民的赤忱,使好政策盡快深入人心。(李思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