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23:16:12

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日,秦始皇駕崩于沙丘(今河北邢台市廣宗大平台村),直到九月份才葬在骊山。兩個月來,趙高、丞相李斯、二世胡亥用一石鮑魚掩藏屍體的臭味。七月正是公曆的8月、9月間,天氣還比較熱。

《史記》一句話引出不少問題

由此,屍體确實很容易壞掉。趙高便用61斤鮑魚掩藏屍臭。《史記》中對此隻有短短一話,“會暑,上辒車臭,乃诏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司馬遷的一句話,在當時的人看來看來很容易理解,但後人可就産生各種争論了。

其一:一石鮑魚是多少斤。

古時一石從隋朝開始大概158斤左右,隋朝之前大概61斤左右。有些人提到的注文百二十斤,也是那時的斤,此文說的61斤指的是今天斤。古時的斤與兩兌換也和今天的不一樣。

其二:就是鮑魚到底是什麼?觀點比較多。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趙高和李斯何以能用鮑魚之臭)1

鮑魚是鹹魚還是今天的鮑魚

關于鮑魚,有人認為秦始皇擁有天下,對于鮑魚來說并不稀罕。因此,就是今天的鮑魚。可惜,鮑魚太貴,我吃不起,沒見過鮑魚,不知道鮑魚有多臭。但更多的人認為:鮑魚就是鹹魚。

我傾向于就是鹹魚,我之所以同意第二種說法,主要是因為鮑魚在當時打撈不容易,如果能進入酒肆,其産量似乎過高。春秋時代,就有“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說,可見鮑魚酒店并非特别之地。那麼,鮑魚在現今何時滿街都有?

在《釋名·釋飲食》就說:“鮑魚,鮑,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也就是“腐敗”乃鮑。

60斤鮑魚是放在始皇帝車上,還是放在群臣的車上

《史記》原文是“會暑,上辒車臭,乃诏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這句話解讀時有兩種觀點。一者是放在秦始皇車上60斤鹹魚;二者随從每人車上60斤鹹魚。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趙高和李斯何以能用鮑魚之臭)2

本人同意第二種情況,把衆多鹹魚放在皇帝車上,屬于欲蓋彌彰的方法。趙高、胡亥出這種低級主意,難道李斯會想出這種低級手段嗎?因此,放在衆人車上才說得圓,因為,這種做法與當時的人的思想有關。

同時,《史記》中也是有所線索的,即趙高命令群臣仍然早請示晚彙報。即“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

因為,群臣都要去彙報工作,如果隻是秦始皇車上有鹹魚,很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因此,是衆多随從的車上都有。這時,屍臭味道雖然散發出來,也就不奇怪了。人們會覺得也是鹹魚味道。他們更會理解為:皇帝夠狠的,想把災難轉到我們身上。

秦漢盛行巫術,放死魚有“轉嫁災禍”之意

秦始皇生病這件事,許多人包括随行文武官員都知道。而且放置鹹魚是一種“轉嫁疾病”的方式,在當時的臣僚心中也容易理解。

秦始皇很怕死,更讨厭别人說“死”的問題,所以,他想把“災難”轉嫁給群臣身上的意圖,群臣更容易理解。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乃至奴隸社會轉到封建社會時期的秦朝,群臣即使知道這一意圖也不會感到憤怒,有些人還會感覺榮幸呢。

由此,讓群臣每天對着發臭的屍體去彙報工作,人們也就不會懷疑了。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趙高和李斯何以能用鮑魚之臭)3

“轉嫁疾病”這種方式叫“秘祝”

這種“轉運”方式,早在商周時期就存在,春秋戰國、秦朝時期,這更成為一種王者保命的手段。直到漢文帝時期才被表面廢除。即使如此,在西漢皇室内部仍然存在着。

例如描寫春秋時期曆史的《左傳》中就記載這樣一個案例:

公元前516年楚昭王開始繼承王位,公元前489年十月,昭王在軍中病倒,天上的紅雲就像鳥一樣環繞着太陽飛去,足足有三天。昭王便問吉兇。太史就說:這對王有害,但可以把這種災禍轉嫁到将相(令尹、司馬)身上。楚昭王認為:令尹、司馬乃我的手足,斷我手足去病,我不願意。最終,楚昭王病逝。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趙高和李斯何以能用鮑魚之臭)4

那麼,秦始皇所用的“鮑魚”在古代巫術中也是有講究的。“魚”從原始社會就帶有一種“巫術”色彩。具體地說,魚帶有辟邪、震懾鬼魂的思想。但請注意,這是雕琢在玉上才有的功效。

那麼,活魚則會帶來疾病、災害,與活魚相反的就是死魚,死魚才帶有辟邪的想法。當然,這是在“巫術”體系内的一種思想,而這種方法又被稱為“厭勝”。

趙高、胡亥、李斯為何掩蓋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趙高、胡亥、李斯在秦始皇死後,之所以不公開皇帝的死訊,這非常容易理解。六國平滅沒有多久、皇帝不在京城、儲君又沒有,一切都是動亂之源。特别是皇子們如果都有争奪天下的心思,必然會導緻天下大亂。

不正常的是這更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個人權利和地位,掩蓋秦始皇死訊更是為殺掉扶蘇、去除蒙恬的勢力。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趙高和李斯何以能用鮑魚之臭)5

當時,扶蘇作為長子也沒有被立為太子,許多人就認為:扶蘇被胡亥所殺就是因為他是太子的當然人選。但問題是,我們忘記一點:秦國為何被中原各國稱為“蠻夷”。

秦國被中原諸國斥責為“蠻夷”之地,主要是做事為人很多不遵守“禮制”。其中一點就是秦國“沒有立嫡、立長”的傳統,而是按照兒子們的能力。因此,始皇帝一死必然導緻變亂。因為,“有才”是很難被人認同的,全天下的人都認為你有“才”,其他人就是為争位不承認,你能怎樣。那麼,結果隻能通過戰争。

但是,通過戰争就要看實力大小了。很明顯,如果變亂的話,誰最可能成功?

蒙恬手下大軍、扶蘇長子之名對胡亥威脅最大。由此,到了鹹陽胡亥才發喪,這樣有以下好處:

其一:讓大臣們根本來不及思考去追随誰,因為天下名分已經定了,大部分人都會追随胡亥;

其二:因為自己代皇帝宣傳聖旨、又有丞相作證,那麼,天下文武就會拿胡亥的命令作為皇帝的命令。這時,胡亥就可以利用朝廷的勢力,對弟弟們下手了,這就容易多了。

趙高為何要聯合李斯(趙高和李斯何以能用鮑魚之臭)6

正因為,胡亥到京城後才發喪,同時迅速對弟弟們、妹妹們下狠手,在沒有文武支持下,秦始皇的兒女們被迅速捕殺:三名公子被迫自盡、六名公子在杜縣被殺;另一種說法是,十二名公子在鹹陽被殺、一名為秦始皇殉葬、十名公主在杜縣被殺。

舉報者曹振镛:軍機大臣使壞,道光的爹不知乾隆生在何處

狂人馬超之死:從莽夫到忠臣哀求,蜀漢也并非清潭

1961年印度打敗葡萄牙奪回果阿,1999年中國讓澳門和平回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