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人和畜都有着不同的教與馴方法。農民祖先曆來的經驗證明,牛從受人馴養,而練拖犁駛田園(即耕地)時起,就被人叱斥與鞭撻。但牛在牲畜類中較為通人性,曆來是農民寶貴的用具和勞力,是農民的命根子。
所以在訓練期間,隻須有人牽着當前導,撐犁者在後面催促吆喝,輪回數十次,三、五日後便能從人叱喝聲中,熟悉偏左或偏右向前等行止。除性烈犟蠻一點的牛以外,馴順的牛多用鞭打對你就更感陌生了,這便是“牛打生”的道理。
馬也通人性,是古時廣為人用的快速代步交通工具,“馬上”便是十萬火急的号令。也是拉車的主要勞力及騎兵的代步用具,傳有“揚鞭催馬,快馬加鞭”之詞句。但勒馬在于羁繩,便有“放蕩無羁”和“懸崖勒馬”句。所以馴馬以鞭為主,便是“馬打熟”的道理。
人從呀呀學話開始,應以言傳身教為啟蒙前導。這便是“九層之台始于壘土”的道理,打好家教根基。随着成長觀察其言行舉上,指出缺點,鼓勵優點。如有意損壞東西,也可取适當的打罵,觸及一下靈魂,避免成習慣的野性滋長。如無意的,提醒今後注意和小心.
經常性的打罵,又不指出缺點所在和緣故,會挫傷他的自尊心而反感,無所适從甚至心靈扭曲,導緻做事隐瞞回避或做壞事的後果,這就是“人打變山豬墨鹿”的道理。
①山豬即野豬,墨鹿:方言土話,也是近鹿一類的野獸。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