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放學,小書童聽說最近又有兩個國家發生戰争,百姓苦不堪言,四處逃散,不禁對戰争二字細細揣摩起來。這兩個字,“争”好理解,争奪、争執、争搶,都是為己所有。可“戰”字呢,“占”而“戈”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何以成為軍事鬥争呢?
于是,書童攔住先生去路,非讓先生把“戰”字講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先生當即應允,停下腳步,講起“戰”字的前世今生。
何為“戰”?
很早以前,大概在戰國時代,“戰”字左邊部分是“嘼”,右邊就是“戈”。
“戈”字好理解,《尚書·牧誓》曰: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戈與矛是古代主戰武器,所以戈也就代指武器了。
“嘼”這個字則很是少見。“嘼”有三個讀音,讀chù古同“畜”;讀xù古同“畜” ;
讀shòu則古同“獸” 。反正怎麼讀,意思都是牲畜、獸物之意。
故而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楷書字典《玉篇》雲:六畜養之曰牲,用之曰嘼。
現在再看,“嘼”和“戈”并列所形成的“戰”字便是用“戈”鬥“嘼” 的狩獵場景。
所以《集隕·線韻》雲:戰,以戈擊獸。
因此,所謂“戰”字,最早并非指戰争,而是人類為了生存狩獵野獸的交鬥和獵捕。
隻是飽暖思淫欲,富貴忘其本。溫飽并不能滿足人類貪婪的欲望,依靠霸權和武力威逼、掠奪、壓迫、欺淩、奴役,直至消滅、占有,成為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也是最重要的發展進程。
于是,“戰”便早已不是人獸之争,而成為人類之争,兵禍之舉,霸強之術。
戰雖可憎,忘戰必危。若無強盛的實力使得觊觎者望而卻步,天下無和可言,更無和諧之道。
“獸行人心動,戈動天下亂。本為生存事,何故多禍端?”小書童聽完先生之開悟,聯想起最近世界各處又有戰事生亂,便随口吟了一首小詩,對“戰”的兇殘和背後的利益驅使更多了一層認知,對先生以前所講的“天下大同”更多了深深的向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