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韓國首爾高句麗遺址

韓國首爾高句麗遺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5:06

韓國首爾高句麗遺址(高句麗曾遷都平壤)1

毌丘儉一讨高句麗

  三國至三燕時期,中原讨伐高句麗之戰,皆為南北二道并進。

  正始五年(244),高句麗趁東晉無暇北顧,進犯邊陲,襲破西安平。曹魏度遼将軍、幽州刺史毌丘儉實施反擊,親率萬餘精銳步騎兵出玄菟郡讨伐高句麗,高句麗王位宮引兩萬軍隊應戰。雖敵衆我寡,實力懸殊,“儉為方陣,決死而戰”,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次大敗高句麗東川王位宮,全殲其主力,殺死高句麗軍1800餘人,位宮攜妻子及千餘騎逃向東沃沮避難,毌丘儉沒有追擊東川王,轉而進軍其國都丸都城。毌丘儉指揮魏軍“從諸道讨之”,進軍高句麗王城本隻有高句麗南北二道,此“諸道”也必指二道。

韓國首爾高句麗遺址(高句麗曾遷都平壤)2

高句麗騎謝圖(墓葬壁畫)

  毌丘儉二讨高句麗

  正始六年(245)流亡的高句麗東川王遷都複辟,意圖再次反叛。毌丘儉率軍再征高句麗,從南、西、北三路進軍。先遣玄菟太守王颀出使夫餘國,獲得夫餘王位居支持,位居向來親善魏國,遣人運送軍糧供給魏軍,可見夫餘為一路;高句麗南北二道為另兩路。魏軍摧毀其都稱國内城(今集安),高句麗王位宮望風而逃,奔買溝。大獲全勝後,“刻石記功”而還。至此高句麗在毌丘儉和王颀等人的打擊下,一片焦土邱墟,領土悉數并入玄菟郡,王颀本人留任玄菟太守。

韓國首爾高句麗遺址(高句麗曾遷都平壤)3

毌丘儉紀功碑

  高句麗遷都平壤城

魏正始七年(246),高句麗東川王在位時,魏國幽州刺史毌丘儉攻陷丸都山城,城内宮殿建築遭到毀滅性破壞。魏軍兩次來伐,迫使高句麗于247年遷都至平壤城,在今吉林省集安市良民古城。

  高句麗一共有五座都城,首都于桓仁縣五女山城(37—2),繼遷集安國内城(3—208),再遷集安丸都山城(209—246),三遷集安良民古城之平壤城(247—427),四遷朝鮮半島王儉城(427—668)。李健才先生考證:“公元247年所築的平壤城,不是朝鮮的平壤,因為247年時,平壤之地還是曹魏和西晉的樂浪郡所在地,而不是高句麗的領地。因此公元247年所築的平壤城在國内,而不是在今朝鮮的平壤。”并認為高句麗在“國内先後築有尉那岩城、丸都城、平壤城、國内城”。

韓國首爾高句麗遺址(高句麗曾遷都平壤)4

  史載:(1)據《三國史記·東川王本紀》明确記載東川王二十一年(247)新建平壤城:“王以丸都城經亂不可複都,築平壤城,移民及廟社。”(2)《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也記載高句麗故國原王四十一年(371)有平壤城:“百濟王率兵三萬來攻平壤城。”(3)同書又載小獸林王七年(377)百濟侵平壤城:“百濟将兵三萬來侵平壤。”(4)《遼史·地理志二》還載有高句麗王“所居平壤城”:“以句麗王安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424)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遼東京本此。唐高宗平高麗,于此置安東都護府……。忽汗州既故平壤城也,号中京顯德府。”(5)《元史·志第五十九》記載有“平壤舊城”:“唐征高麗,拔平壤,其國東徙,在鴨綠水之東南千餘裡,非平壤之舊。”(6)《好太王碑》碑文中的“下平壤”為鴨綠江左岸今朝鮮平壤城,其“平壤城”,其“下平壤”為鴨綠江右岸今集安市附近的平壤城。

2022年1月24日劉興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