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優質的問卷既能使被調查者認真仔細的答題,又能得到研究所需的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後續的數據分析,例如可選擇多種數據分析方法、數據可利用多次。所以說,一份好的問卷是有多重要。那麼,如何才能設計出優質的問卷呢,我們今天探讨一下在設計問卷時要考慮哪些因素和原則。
一、五個要素
1. 需緊緊圍繞研究主題與研究目的
評價問卷優劣的準則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問卷内容與研究主題和目的的契合度。一份設計很精妙的問卷如果與研究主題無關,那麼其價值也是很低的。通常,一個研究主題會由幾個不同的維度來解釋,在問卷拟題初期,每個維度最好設計10個問題左右,經過反複挑選後,在正式問卷中每個維度至少要有3個問題。
2. 需考慮題目的易理解性
問卷調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問卷的易理解程度。一份很專業的問卷,其中用了很多專業詞彙或者晦澀難懂的詞語,在設計者看來可能會覺得問卷水平很高、很好,但是要注意一點的是,調查問卷并不是學術論文,被調查者能夠讀懂才是關鍵。(小小的插一句,之前有人讓小編填一份問卷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相當于預調查。小編填的真是頭疼,幾乎每個問題都要很認真讀題才能明白講的是什麼意思。額…其實也有可能是小編水平不夠,哭暈)
3. 需考慮問卷是否便于統計分析
問卷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後期工作的開展,變量不宜設置太多,盡量用較少的變量解決更多的問題,特别是後期的數據統計與分析是一個繁複的工作,所以在設計問卷時一定要考慮後期的可操作性。如果通過調查得到了很多數據,但是卻找不到合适的分析方法,那麼數據就幾乎沒有用。
4. 需考慮被調查者的特點
在設計問卷時要充分考慮被調查者的特點,如認知水平、時間充裕度、喜好等,提高問卷的可接受程度。例如,針對老年人與兒童的調查,要考慮他們對語言的偏好、對内容的理解程度。
5. 需考慮各個問題的排列順序
以一定順序排列各個問題,使問題具有一定邏輯性和連續性,避免時間或者空間等方面的跳躍性。
二、七大原則
問卷設計有七大原則,分别是目的性原則、一般性原則、邏輯性原則、明确性原則、便于整理分析的原則、可接受性原則、效率原則。
1. 目的性原則
目的性原則指的是問卷必須緊密與調查主題相關。問卷體現調查主題,本質是在問卷設計環節,需要找出與“調查主題相關的要素”。例如,調查某産品的用戶滿意度,則需涉及到用戶的人口學特征,産品的價格、包裝、外觀等,用戶的使用效果、心理滿足等等。
2. 一般性原則
一般性原則是指問題的設置是否具有普遍意義。例如,你認為那種交通工具最安全,A火車B飛機C寶馬轎車D電動車。這裡,C選項的設計就是不具有一般性,是錯誤的。
3. 邏輯性原則
邏輯性原則是指問卷的設計要有整體感,問題與問題之間要具有邏輯性,從而使問卷成為一個相對完善的小系統。例如:
1.您對兒科醫患關系現狀的總體評價是:
① 和諧 ② 較和諧 ③ 一般 ④ 差 ⑤ 矛盾尖銳
2.您認為目前兒科醫患糾紛發生是:
① 經常發生 ② 偶爾發生 ③ 很少發生 ④ 不好說
3.您是否經曆過兒科醫患糾紛:
① 是 ② 否
以上的幾個問題,由于問題設置緊密相關,即問卷的邏輯性較好。
4. 明确性原則
明确性原則是指問題是否清晰明确、便于回答;被訪者是否能夠對問題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您的婚姻狀況是,A已婚B未婚。以上就違背了明确性原則,除了已婚未婚,還有其他婚姻狀況,這種設計就會導緻選擇上困難以及有效信息的流失。
5. 便于整理分析原則
便于整理分析原則主要有三點,1.調查指标是能夠累加和便于累加的;2.指标的累計與相對數的計算是有意義的;3.能夠通過數據清除明了地說明所要調查的問題。
6. 可接受性原則
可接受性原則是指問卷比較容易讓調查者接受。在問卷的說明詞中,應該将調查的目的和重要性明确告訴被試者,措辭要親切、溫和。提問要自然、禮貌,盡量通俗化、口語化,并且要避免一列令被調者難堪或反感的問題。有些時候,可以采用一些物資鼓勵、贈送紀念品等。
7. 效率原則
效率原則是指問卷的設計在保證獲得同樣信息的前提下,應選擇最簡捷的詢問方式,以節約調查成本。問卷的題量和難度要适中,而且要盡量控制其他成本開支。
中科易研以十餘年行業積累為基礎,結合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秉承“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方法論,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理念,以自主研發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易研問卷平台和易研大數據雲平台為依托,專注于為教育科研機構、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基于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檢索、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數據資源整合等全流程數據服務,并為用戶提供大數據雲平台搭建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