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率市場改革的意義?作者:王有鑫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彙率市場改革的意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作者:王有鑫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日前,央行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把握好内外平衡,深化彙率市場化改革,堅持市場在人民币彙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時值“8·11”彙改7周年,梳理總結彙改經驗,對于今後在金融開放背景下深化彙率市場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完善人民币兌美元彙率中間價報價,從當日起,要求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彙市場收盤價提供中間價報價。此後,央行通過發布CFETS人民币彙率指數、明确中間價形成機制、增加籃子貨币數量、調整收盤價計算時點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更加科學化、市場化。
“8·11”彙改成效顯著,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市場供求對彙率影響加大,人民币彙率獨立性提高。彙改後,中間價與前一日收盤價價差明顯縮窄,更能體現市場供求變化,人民币彙率雙向波動特征更加明顯,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特别是近年來,面對國際複雜多變的形勢,人民币很好發揮了吸收外部沖擊和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為實現外部均衡創造條件。國際投資者和市場主體對持有人民币資産的信心增強,人民币的國際避險貨币、投融資貨币和儲備貨币功能不斷強化。
不過,随着金融開放程度加大,人民币彙率面臨的挑戰也在增加。一是人民币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外部因素影響,短期也會發生超調現象。雖然一籃子貨币對人民币影響加大,但在美聯儲貨币政策調整和美元指數大幅波動時點,人民币依然會跟随美元指數變動。二是彙率受金融因素影響增加。過去在國際收支變動中,經常賬戶和直接投資項下的跨境資本流動占主體,是決定彙率走勢的核心因素。随着資本賬戶開放程度提高和雙向互聯互通機制增加,短期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大幅提升,逐漸成為影響彙率走勢的重要因素。而影響金融市場的因素更多,加大了人民币彙率波動性。三是中間價作用範圍主要集中在境内在岸市場,對離岸市場影響相對有限。實際情況表明,離岸市場影響不可小觑,在市場波動時,離岸彙率通常引導在岸彙率變動。中間價暫不能覆蓋離岸市場,常常處于被動調整狀态,定價權有待提高。四是企業等市場主體仍未完全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造成其對風險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沒能充分發揮外彙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功能。
未來,彙率市場化改革要在考慮經濟承受力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防止彙率放大經濟波動。在經濟複蘇企穩後,可在适當時機考慮進一步放松彙率波動幅度限制,不斷優化中間價形成機制,提升在岸彙率對離岸彙率的引導。應持續強化投資者教育,穩定市場預期,引導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外彙衍生産品,幫助企業有效對沖彙率風險。同時,不斷完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加強對國際股市、中資美元債、跨境信貸、離岸人民币等高風險領域以及非傳統風險的監測與管理,針對不同風險動态調整工具體系。(王有鑫)
來源: 經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