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中,我們經常會用“風馬牛不相及”來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幹,關于這個引申義學界是沒有分歧的,而關于“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中的“風”的解釋則衆說紛纭。本文梳理舊說,通過列舉大量例證從四個不同的角度來嘗試揭示這一成語的真正内涵
一、成語風馬牛不相及來源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傳·僖公四年》)
譯文:(僖公)四年春季,齊桓公率領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穆公、曹昭公各諸侯的聯軍入侵蔡國。蔡軍潰敗,齊桓公就接着進攻楚國。楚成王派遣使者來到軍中,說:“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哪怕是我們兩國走失的牛馬也不會到達對方的境内。沒有想到君王竟不顧路遠來到我國的土地上,這是什麼緣故?”
二、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分析
風的釋義:1.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 2.像風那樣迅速、普遍的。 3.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習俗。 4.消息,傳聞。 5.表現在外的景象、态度、舉止。 6.指民歌、歌謠。 7.中醫學指某些疾病。 8.姓。 [fěng]:古同“諷”,諷刺。
“風”在這裡肯定不是自然界裡刮的“風”,目前通行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種解釋,“風”的意思為雌雄相引誘,以“牝牡(指陰陽。泛指與陰陽有關的如雌雄、男女等)相誘”或以“走逸”訓“風”顯然都是想解釋馬牛快跑而去的可能原因。這些可能原因能否成立姑且不談,“牝牡相誘”實和“風”的詞義無關。整個詞就可以理解為:牛和馬是不同種的牲口,即使是雌雄相引誘,牛和馬也不會走到一起去。考察“風”的詞義演變過程,從其本義“地面之上流動着的空氣”引伸為能流動傳播、影響廣大的事物(多指風氣、習俗),又引伸指作風、風度,又引伸指風聲、消息;古人認為音樂對人有教化作用,如風之可以化物,故地方樂調也稱為風,風又有了民歌、民謠義,這些都是從其本義派生出的名詞性質的意義。而其動詞義則和本義相關,指風的運動(刮風)。古代書面語中存在施受同詞現象,即動作發出者和動作接受者往往互相關聯,故“風”有“受風、讓風吹拂”義;因風的運動特點是快,所以引申出“快速,如風奔之速”義。《左傳·成公十六年》:“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晉杜預注:“疾如風。”又由此引伸出“勢頭”等義。從“風”的名詞及動詞的諸用法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風”在任何一個語義引伸鍊條中都找不到“牝牡相誘”的位置。再說馬牛不同類,本不可能“牝牡相誘”,又何談“風馬牛”?“走逸”從詞義引申的角度看似乎和“風”有關系:“馬牛““走逸”散失因風而起,是為因果的引申,但聯系“相”的偏指義,這樣的解釋還是不夠恰當。第二種解釋為,“風”的意思是走失,整個詞可以理解為:齊國和楚國相隔太遠了,即使兩國的牛和馬走失了,也不會走到對方的土地上。另外,清人吳楚材等所編《古文觀止》的注解則說:“牛走順風,馬走逆風,兩不相及。”這種說法似乎比較牽強,不如上面兩種通行的說法較容易理解。如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中說:“風”與“放”通,“此指兩國相去極遠,絕不相幹,雖牛馬放逸,也無從相及”。再之,盡管“馬牛”并稱,實際上牛是跑不快的,所以即使走失也跑不了多遠;馬雖善跑,速度快,但就是“一日千裡”的“骐骥骅骝”《莊子·秋水》,走失了又能跑多遠?“塞翁失馬”,“無故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閑訓》那是因為兩國接壤,老翁又在邊塞,馬牛才會走逸散失在對方境内。考察春秋時期地理位置,齊楚并不接壤,兩國之間尚有魯、宋、蔡等大小幾個國家分隔。故而即使齊楚馬牛走失也根本不存在跑不跑到對方境内的問題,與兩國相去遠近又有何幹?!1985年出版的《成語典故》在“風馬牛”條目中也認為:“你們住在北方,我們住在南方,中間相隔遙遠,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近來,中央民族學院賈敬顔教授經過到牧區實地調查和考證,提出了新說:“方向說”。他在其專著《民族曆史文化萃要》一書中認為:這句成語中的“風”是個名詞,即人們平常所說的風,而不作動詞用。經過調查,賈敬顔教授得知,馬和牛在刮風天是相互逆方向行走的。馬是逆風而行,風愈急,馬愈是迎風奔馳,故有“胡馬依北風”的詩句;而牛卻是順風而行,所以草原上火災多燒死牛。賈敬顔教授由此認為,齊國在北而楚國在南,就像風天裡的牛馬一樣方向相反,齊伐楚乃無端涉足。賈敬顔教授通過查閱宋人筆記,找到了自說的佐證。如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三曰:“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故楚子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俞琰的《席上腐談》卷上載:”牛順物,乘風而行則順;馬健物,逆風而行則健“。由此可見,“風馬牛”的本義是方向相反:“風馬牛不相及”簡作“風馬牛”,後被用來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幹。
“相及”的釋義:1、謂嫁娶。2、相關聯,相牽涉。3、互相幹犯。4、猶相繼。5、趕上;達到。6、指相遇。
“相”在《左傳》中既有互指亦有偏指用法,二者的界限需要通過比較分析才能判定。比較分析的主要方面就是看結構和意義關系以及語法作用。如《左傳·隐公元年》有兩句話: (1)“(鄭莊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若阕地黃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前一句話的主語是鄭莊公,承上省略,作為動作行為的施事,流放姜氏的是他,發誓的是他,不願見姜氏的還是他,後悔的也是他。“無相見也”中的“相”指代姜氏,是動詞“見”關涉的對象,是受事賓語。第二句話是後來颍考叔勸勉他并給他出的主意,其中“隧而相見”的主語是姜氏和鄭莊公,承前語意而省,他們互為施受,“相”修飾動詞“見”,跟動詞構成狀謂結構,是副詞,表示互指,作“見”的狀語。同篇中同是“相見”,其結構關系和意義關系都不一樣,語法作用也不同。再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臣聞之,大上以德撫民,其次親親,以相及也。”杜預注:“先親以及疏,推思以行義。”又《左傳·昭公元年》:“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孔穎達疏:“所以限節百種之事,故為樂有五聲之節,為聲有遲有速,從本至末,緩急相及,使得中和之聲,其曲既了,以此罷退。”“相及”在前句表偏指、後句表互指顯然。
“風馬牛不相及”取的是第二個“相關聯,相牽涉”的意思,這個釋義就是出自《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三、成語的運用
【風馬牛不相及】湯顯祖《南柯記》第二九出:“太子,君處江北妾處江南,風馬牛不相及也,不意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梁啟超《天演學初祖達爾文之學說及其略傳》:“夫孰知蘭之生産,與彼風馬牛不相及之貓,有若此之大關系乎?”鄒韬奮《揭穿妨害民主政治的幾種論調》:“其實民主政治與‘散漫無政府狀态’是風馬牛不相及,乃是一種極尋常的常識。”
【風馬牛】楊萬裡《和張器先十絕》之二:“向來一别十番秋,消息中間風馬牛。”魯迅《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至于釋迦牟尼,可更與文藝界風馬牛了。”
【風馬不接】《宋書·王弘之傳》:“凡祖離送别,必在有情,下官與殷風馬不接,無緣扈從。”
【風馬】劉知幾《史通·斷限》:“其與曹氏也,非唯理異犬牙,固亦事同風馬。”
【風牛】徐陵《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方今越裳藐藐,馴雉北飛;肅慎茫茫,風牛南偃。”《隋書·禮儀志三》:“後魏及齊,風牛本隔,殊不尋究,遙相師祖,故山東人,浸以成俗。”張煌言《答趙安撫書》:“倘論踐土食毛之誼,于弱朝原等風牛。”
齊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雖風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風馬牛不相及”取的是第二個“相關聯,相牽涉”的意思,這個釋義就是出自《左傳·僖公四年》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四、風馬牛不相及的訓辯
風馬牛不相及,表示兩事物毫無關聯,引自《左傳·僖公四年》形容當時齊楚相距很遠,毫無幹系,就如同馬與牛即便走失,也不會到對方的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幹。
另解:指齊楚兩國從來沒有關系,就像馬不會與牛交配一樣,強調兩國沒有任何關系,因何齊國要來進攻楚國。
另解: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是說兩國本來是向不同方向走的,兩者沒有什麼關系,也不會發生沖突,你們為什麼與我國發生戰争?
修辭言說的判斷和解釋必須依據其産生的具體情境。作為外交辭令,特别強調“言外之意”的運用及委婉暗示手法的采納。尤其是《左傳》這部曆史散文的外交辭令,“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陳《文則》)齊侯分明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可他對楚之使(屈完)卻說得冠冕堂皇:“豈不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同好,如何?”而楚之使(屈完)也明知無故受“伐”,卻不說“伐”而說“涉”;内心對齊不宣而戰的行徑深為不滿,可言辭上依然“感恩戴德”地應答:“君惠繳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可謂曲言婉至,棉裡藏針。也就是說,作為修辭主體, (楚國使者屈完)非常注重說的策略、說的環境,關注受話者的心理現象,可以說已經是在編織着自己态度最為得體、最能觸動對方的話語了,那麼在他借喻示理時,就不會不顧及到自己言語修辭的美感原則,就不會毫不避諱地采用“牝牡相誘”這一“醜诋之辭”來取喻齊楚兩國的關系而進行外交談判。一言以蔽之,将“風”訓為“牝牡相誘”是不适合、不恰當的。《尚書·費誓》雲:“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安國傳:“馬牛其有風逸。”孔穎達疏:“馬牛其有放佚。”釋動詞“風”為快跑而去義。筆者認為,“風馬牛不相及”當為春秋俗語,語源即此《尚書》中的“馬牛其風”。我們訓“風馬牛不相及”中動詞“風”作定語,義為“快跑而走”“疾馳而去”,修飾“馬牛”。“風馬牛不相及”的字面意思是如風奔之馬, (人們)難以追上,抽象義則為彼此之間有距離而互不相幹。
如此訓釋,可能有人會問,前文還說牛是跑不快的,這裡怎麼又“風”作“快跑而去”呢,豈不是自相矛盾?,此處當是連及辭格的運用。連及是這樣一種辭格,在叙述一個人或事物的,同時,連帶涉及另外的一個人或事物,二者一并舉出,但連及之人或事物中總有一個是違背曆史和事實的。如我國第一首長篇叙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其日牛馬嘶”,馬叫曰嘶,牛叫當是哞,可此處“牛馬”同“嘶”;再如《左傳·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務不煩諸侯,令諸侯三歲為聘,五歲而朝,有事而會,不協而盟。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薨),士吊,大夫送葬:足以昭禮命事謀阙而已,無加命焉。”孔(穎達)疏雲:“襄(晉襄公)是文(晉文公)子,能繼父業,故連之。其命朝聘之故,吊喪之使,皆文公令之。”孔疏說明這裡所記之事均乃文公所為,襄公是連帶而及。“風”作為動詞,它的運動特點本來隻能用于馬,但在這裡它擴衍連及到“牛”身上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