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小區,規劃總住戶1900戶(含小區底商),現已竣工交付近5年,常年入住約650戶。
從竣工交付至今,小區底商已先後開了10家超市便利店,目前在營6家店。其中2家店分别在營約100㎡,1家店在營約80㎡,3家店分别在營約60㎡,累計在營約460㎡。
房租成本約20元/月*㎡,月綜合房租成本9600元,水電成本約4500元,合計約1.4萬元;6家店共投入人力15人,按均值工資支出約2700元計,人力成本約4萬元;其他成本不計。累計每月支出成本約5.4萬元。
網絡圖
若按照每戶在超市便利店購物支出500元計,月銷售收入30萬元,按一般25%利潤計算,計算可得7.5萬元,刨除5.4萬元成本,利潤2.1萬元,平分至6家店,合每家店3500元利潤。投資商戶夫妻兩人各充當一份人力,夫妻兩人投資一家便利店綜合月收入也不到8000元,也就是自己給自己打工了,而且每天要工作16小時。
然而實際上,還不止如此,常住的600戶,能有70%的住戶穩定選擇便利超市消費,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此計算,能夠平分到每家的利潤還不到2500元,必然有的便利店存在虧負情況。
便利店之間銷售的商品,同質化極為嚴重,由于規模遠小于大型商超,一般隻作為滿足業主日常生活消費所需,作為大型商超的補充。另外一方面,其實與大型商超之間也是競争關系。
日常生活消費商品裡,生鮮類一直是消費頻率最高的消費品,且幾乎每天不得不去采購的商品;其他類剛需性消費品,作為短期可持續消耗的商品,可以根據自己需求,一次性采購作為長期所用;非剛需性消費品,一般作為消費樂趣存在着,逛超市的過程中,因為感興趣就可能會選購。
便利超市相比于大型商超,距離消費者更近,但品類相對較少。也因此更多的消費者舍近求遠,也為能夠一次性采購更多的商品,而便利超市的生存密碼則在于保持生鮮的種類多,例如蔬菜足夠新鮮,且種類更多,則可以将可以拉取到更多的消費者。
這個小區足足開了6家店,雖然以後常年入住率會提高,但仍舊不能保障每家店都能盈利。6家店,經營的商品品類一樣,未能增加底商的商品種類,也必然分散了人流,會給消費者滞銷的認知,不敢在小區下面購置商品。
如果計劃投資超市便利店,不隻是要參考小區常住戶數以及未來住戶增長率問題,更要忌諱同區域紮堆開店的行為,流量内耗,也隻不過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