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尚往來,對待幫助我們的人,尤其要學會表達感謝或感激之情;
送禮不難,難就難在送禮能不能“送到位”,即對方高興自己也樂呵,兩不相欠,日後還能繼續友善來往。
一個人路子寬,人脈廣,不是壞事,搞好人際關系,可以為自己的成功鋪就平坦的大道。
所以,相比于請對方吃飯這種日常操作,我們還要懂得以下4個“送禮潛規則”。
送禮送到“人心”,不要太形式化
《傅雷家書》中說:
人的心理是:難得收到的禮,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認為是應享的權利,臨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我們送禮,不要以自己的主觀臆測,去為對方選取禮物,而是要細心地了解,對方有什麼愛好或需求,送給他們最需要的禮物,送禮送到“人心”裡,這樣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
比如,對方不缺錢但缺陪伴,我們表達感謝的方式,可以是抽空就去陪伴對方;
或者對方事業有成,卻忙碌地沒時間買生活物品,你表達的方式,就可以是幫他提前預備好了。
另外,送給對方的禮物,自己也要用心挑選,懂得它對于接收人的意義和影響。
比如,你送給長輩或老人禮物,可以事先了解下禮物的功效和價值,不要稀裡糊塗地,讓你說個禮物有什麼好,卻一問三不知;
這樣送出的禮物,對方也能感覺到你的“敷衍”和“形式主義”,自然心中多少有點介懷,而破壞了接下來的往來和印象。
送禮切忌“一步到位”
曆史上,有個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
東漢時,有個人為了感謝楊震的舉薦之恩,晚上上門贈送黃金,被楊震拒絕。來人說,晚上沒人知道,楊震卻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
故事是要表達楊震的清廉,但這裡也涉及到一個送禮的禁忌:就是“一步到位”,例如,直接送黃金、鑽戒、大額現金這些貴重物品;
《蝸居》裡,有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片段:
作為海藻的情人,宋思明動用職權,為她的姐夫蘇淳,免去了牢獄之災;
周圍人不明就裡,以為蘇淳是市長親戚,蘇淳返崗後意外地升了職,還有大批的人“慕名而來”,與他稱兄道弟,各種巴結讨好他;
其中竟有人,送了他一尊重量級的“金佛”;
蘇淳收到後,整天如坐針氈,怕對方的重禮自己無力背負和回報,反而怕因為“名不副實”,導緻自己深陷虛幻的光環下不能自拔。
最終,沒法心安理得的蘇淳,見好就收,果斷地辭了職,退還了“金佛”。
人和人的了解,需要循序漸進,沒法‘一步到位’,送禮也是;
一下子給對方一個大禮,不僅讓對方手足無措,反而會讓對方擔心自己不能達到你的“期許”,而抱着一個“燙手山芋”,很可能最後事沒辦成,反而弄巧成拙。
送禮不求人,求人不送禮
我們送禮,不管是事前想求人辦事,還是事後表達感謝,都要知道,求人和送禮不可同時進行;
送禮時,如果求人,對方就會騎虎難下,感到壓力和窘迫,覺得你目的性太強,而心生厭煩,而且你求助對方的事,也要給對方一個考慮和計劃的時間;
求人時,不要送禮,禮物到了,事還沒辦,彼此都有負擔;
可見,送禮不能‘臨時抱佛腳’,平日裡就要維系好與被送禮人的關系,不能等到馬上要“結果”時,再送禮求人,這樣顯得非常突兀和僵硬,嫣然一場赤裸裸的交易,讓對方心生不悅;
感情基礎沒打好,後續的合作也不會太順利。
慎選送禮的對象
有句話:鳥随鸾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
我們送很多人禮,自己就會因應付複雜的人際關系,而焦頭爛額,而且事情也不一定能辦好;
所以,要慎重選擇送禮的對象。
我們‘篩選’的人,起碼能與我們有基本的了解,對方自身的綜合素質要過硬;
因為,如果對方不靠譜,還幫我們做事,可能會給我們惹出不少麻煩。
《無證之罪》裡,職場小菜鳥郭羽,為了幫心愛的女孩,擺脫别人的糾纏和威脅,就選擇找小混混幫忙牽線搭橋,還給了對方自己辛苦攢的幾萬元錢;
卻不想,小混混隻想占女孩便宜,不僅幫不上忙,反而因為混混的邪念,給郭羽惹出殺人案的麻煩來。
所以,送禮要考慮對象,能“拍闆”的、素質過硬的、能力很強的、懂得禮尚往來的人,我們要“經常持有”,他們就是我們人生的重要“資産”,不會讓我們過分吃虧、受牽連和有禍事。
送禮,讓我們用來表達對他人的禮貌和感謝,同時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花費心思去學習,希望大家都有良好的人際往來和經常能互幫互助的朋友。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