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剛安排布置,就要求報送經驗材料,這不是逼着我們用‘包裝’材料應付。”一位從事文字工作的朋友吐槽。時下,“工作攤子都沒鋪開,項目都沒上馬,政績材料就總結出來了”的現象屢見不鮮。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可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卻把“兵馬”未動,“材料”先行運用到工作中,把說的當成做的、把規劃當成現實、把思路當成成績,把“心想”當成“事成”。于是乎,工作剛開始,“成果”就整理好了;任務才布置,“成效”就彙總好了;會議精神甫一公布,“經驗”就總結好了……
不重實效重包裝、不看做的看寫的、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的“材料政績”大行其道,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浮躁的政績觀作祟。信息時代,有好的想法或做法,很容易他人借鑒、克隆,若等到工作幹出了成果再來總結,恐怕早已花落别家,于是在制定某項政策、上馬某個項目後,“先下手為強”,落實專門人員擔任“材料政績”這條流水生産線作業者,炮制“材料政績”掙表現、搶頭功,為自己的仕途加碼。
二是以材料論英雄。當前部分考核以“彙報材料”作為工作考核重要指标,平時工作用不用心、出不出力都無所謂,隻要考核之時安排專人寫好材料、做好彙報,糊弄應付就能過關,這也助長了“通宵達旦補材料、不重實幹重文案”之風,使得衆多的幹部加入到“材料政績”生産者的行列。
“材料政績”非政績,而是“政疾”,是現實版的掩耳盜鈴。通過材料PS手段為政績“注水”、摻假,成為了“典型”、變身為“先進”,那也隻不過是“假典型”“假先進”, 除了在上級面前臉面“好看”、面子“有光”,博取廉價的掌聲、獲得短暫的名譽,滿足一時的虛榮外,對于實際工作毫無意義。其背後還是“外甥打燈籠——一切照舊”,原來的工作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
“飯怕摻沙,酒怕摻水,刷金的菩薩不經擦。”杜絕“材料出政績”“以材料論英雄”現象,要真正發揮考核“指揮棒”和“殺威棒”作用。首先要科學制定考核指标體系,改變“一錘子買賣”方式,變年終考核為常态考核;實行差異化考核,變“一把尺子”為“多把尺子”。其次要追根溯源查真僞。堅決摒棄“看材料、聽彙報”考核方式,結合材料中的事件、人物,開展實地走訪了解,擠幹成績中的“水分”,并追究炮制虛假政績責任人的責任。
惟如此,方能鏟除“材料政績”的滋生土壤,根治“包裝”出政績的痼疾,倒逼幹部俯下身子抓落實、撸起袖子加油幹,将時間和精力都用到幹事創業、謀求發展中去,讓群衆享受滿滿的民生“幹貨”。
(來源:紅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