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鹽堿地改良原則及機理

鹽堿地改良原則及機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4 10:08:15

鹽堿不僅破壞土壤結構,而且對農作物的危害也相當嚴重。要想奪取農作物的穩産高産,優質高效,改良鹽堿地勢在必行。實踐證明,改良鹽堿地必須采取如下十項措施:

鹽堿地改良原則及機理(鹽堿地改良十措施)1

1、整地深翻法。首先削高墊底,通過平整土地減輕鹽堿危害:然後深耕曬垡,切斷毛細管,提高土壤活性,以及肥力和土壤的通透性能。這樣有利于耕作蓄水,但在深翻堿地時,春宜遲,秋宜早,以保作物全苗。

2、增磷解堿法。中等堿地,雖然出苗整齊,采用增磷解堿緻死。改良此類堿地,采用增磷解堿法較為适宜。每畝堿地施過磷酸鈣90~100kg(最好與有機農肥堆漚後混施,施基肥溝撒效果最佳)。然後深耕耙平。由于磷肥呈酸性,大量施人堿地後,可達到酸堿中和,減輕堿性.增加産量之目的。

3、增施有機肥料。堿性較輕的鹽堿地,雖然能成苗,但作物長勢不好,産量低.品級差。此類土壤可采取增施有機肥料(即:農家肥)的方法去改良。如:大量投入人糞尿、綠肥、餅肥、畜禽糞便、稭稈、麥草肥以及混合漚制的肥料,也可大大減輕堿害。

4、鋤地刀坑法。堿地作物出現滞長時,不宜平鋤、淺鋤,而應早鋤,适當深鋤刀坑(址堿性下沉),這樣可以降低堿地危害程度,促進農作物正常生民發育。

5、溝種抗堿法。每隔1米左右并排犁三犁,兩邊各翻一犁,用鐵鍬把溝中堿土起出,形成一條小溝,然後把有機肥料于磷肥堆漚的混合肥料施人小溝内,再順溝澆水,同時還要注意中耕破除闆結,最後播種農作物。這樣既能迫使堿害下沉,又能起到增磷解堿和壓堿改良土壤的作用,大大減輕鹽堿危害。

6、選用抗堿作物法。可選種棉花、苜蓿、油葵、高粱、大豆、玉米、葡萄等抗堿等作物品種,從而減輕鹽堿危害,确保作物增産豐收。

7、挖坑填沙法。俗話說:“堿地鋪沙,旺發莊稼。”對于鹽堿比較嚴重的土地,最好按照行距、株距挖坑(挖坑深度一般為20~25cm左右)将坑内的鹽堿土壤超出後.再填進沙土後,待雨後或澆水後再進行播種。如此輪換挖坑填沙二三年.即可徹底把鹽堿地改良過來,免費鹽堿繼續危害。

8、麥糠改堿法。每畝鹽堿地,施250~350kg麥糠.然後進行深翻。持續作業二三年後,即可大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不僅減輕鹽堿危害,促進作物正常生長發育,而且讓鹽堿再不會複發造成的危害。

9、躲堿巧種法。堿地播種宜晚不宜早,降大雨後播種谷類作物,出苗秧、苗勢壯,長勢好,産量高。

10、合理澆地法。民間有“堿随雨降,水後返堿”之說。因此.澆水後應立即播種,出苗之後再輕澆一次,這樣既可避免鹽堿危害,确保幼苗苗全苗壯,又能減輕堿性在作物生艮發育期帶來的危害。

鹽堿地改良原則及機理(鹽堿地改良十措施)2

作為我國鹽堿地産業化運營的代表,勝偉集團紮根鹽堿地,整合國内外專家資源,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形成了鹽堿地六大技術綜合改良體系,掌握了2600餘項鹽堿地領域相關專利,成為目前全球範圍内掌握鹽堿地技術專利最多的企業,相關專利在濰坊濱海、内蒙、陝西、黑龍江、浙江、江蘇等多地均得到了很好的項目實踐驗證,上百平方公裡長期閑置的鹽堿地在勝偉現代科技的複育和保護性開發下得以煥發生機,并成功完成“中國海水稻”重大科研示範項目在大慶、南泥灣、東營三大“海水稻”試驗田的鹽堿地改良工作,引起國内外關注。

勝偉集團先後主導發起成立“中國鹽堿地知識産權保護聯盟”和“國家鹽堿地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兩大國家級平台,成為鹽堿地行業領軍企業。

立足于鹽堿地複育及保護性開發,勝偉集團将充分發揮鹽堿地改良技術優勢、濰坊港口物流優勢、整合國内外優良種畜資源,通過“鹽堿地 ”模式,首先對鹽堿地進行保護性開發,進而在開發後的鹽堿地上實現“農林牧複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産融合,種養加産業循環發展”,在帶動鹽堿地上貧困人口脫貧緻富的同時,實現經濟、社會、生态效益的共赢,助推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目标的有效落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