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三季人》的故事吧?
有一天孔子的學生正在掃地,突然來了一個陌生人。他問:“你是誰?”孔子的學生說:“我是孔子的學生”。
于是,這個人提了一個問題,問:“一年有幾季?”
一年有四季是常識,他如實回答了卻引來一場争執。這個陌生人堅決認為一年有三季。
孔子的學生争不過他,就帶陌生人找老師評理。沒想到老師也說一年有三季。
陌生人赢了孔子的學生,開開心心離開後,孔子才告訴學生:“沒看見這個人一身綠色?他就是個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沒見過冬天,你說一年有三季他才高興。和他說一年有四季?恐怕掰扯到天黑都掰扯不清。”
是啊,“不知秦漢,無論魏晉”。和一個沒有見識,甚至不講理的人講道理,肯定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可是,有些人天生愛較真。就像5月25日晚上,一位網友上傳的那段視頻中的外賣小哥一樣。
事發當天,在昆山青陽路萬達廣場有位女子騎車,一不小心撞到這位外賣小哥。
小哥雖然被撞,但是,并沒有太生氣,他隻是要求女子賠禮道歉。
這個要求一提出,女子先不高興了。她不僅沒有承認自己錯了,反而就地撒潑辱罵騎手,那罵詞可真謂不堪入耳。
一夥人圍觀這個潑婦罵街都紛紛搖頭,表示不贊同。
評論區的網友說:“唉,乍一聽這聲音,原以為在殺豬。”
可見,女子的情緒該有多失控?這要是遇到孔子,孔子肯定不提道歉的要求了。
遺憾的是,騎手沒有孔子的格局,他非要女子賠禮道歉。
評論區的網友都說了:“遇到這種人還要什麼道歉?隻要人沒事就該慶幸了。”
也有人說:“和不講理的人講理,那就是不識時務。與其和她争執,還不如自認倒黴,節省點時間多送幾單外賣。”
當然,有人支持外賣小哥一鬧到底,說:“這種女人就是缺少被教育的機會,别饒過!”
凡事,每個人的處理方式都不一樣。出于和諧社會的考慮,還是孔子的想法好:不與“螞蚱”争四季,不與無理争道理。
有些話說出來就是對牛彈琴,不如不說。潑婦受教育是必然的,但是,可以不在此時此刻。
隻要人沒事,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處理辦法更好一些。不過,善意的提醒還是很有必要的。
好男不跟女鬥是一種格局;女人撒潑打滾是缺教養;不與人為惡是一種境界。
包容與原諒也許更能觸動心靈,使人感動,所以,能忍就忍,情節嚴重的時候,再較真,甚至,上綱上線也不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