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
7月26日,阿裡巴巴集團發布公告,董事會授權集團向香港聯交所(以下簡稱“港交所”)提交申請,拟将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相關主要上市流程預計将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完成後,阿裡巴巴将成為紐交所及港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這意味着阿裡未來将保持兩地主要上市地位。這裡将嘗試從三個角度,來看阿裡巴巴申請雙重主要上市背後的原因與影響。
2019年11月,阿裡巴巴在港交所主闆從“二次上市”到“雙重主要上市”,兩者有着本質區别:
● “第二上市”(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已經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通過國際托管行和證券經紀商,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二次上市不需要滿足港交所的上市标準。
● “雙重主要上市”是指,兩個資本市場均為主要上市地,需要同時符合香港市場和其他市場的全部要求。
資料顯示,在上個财年,阿裡巴巴大部分公衆流通股已經轉至香港,轉為“雙重主要上市”後,港交所股份性質不變,但由于阿裡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變為“主要上市(第一上市)”,意味着後續阿裡巴巴将獲得港股通資質,一旦獲納入,将進一步擴大其投資者基礎,并帶來新增流動性。
數字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認為,從這個層面判斷,阿裡此舉是一項出于商業考量的自主決定。
當然,受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影響,2022年起已有超過150家中概股公司被納入“确定識别名單”,面臨美股退市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所有關于“回港上市”的話題,都免不了“不得已而為之”“避險選擇”等讨論。但從這次阿裡尋求“雙重主要上市”的節點和情境來看,似乎并非這樣。
讨論一:是權宜之下的避險選擇嗎?
2021年11月,港交所發布了《優化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詢總結》,提出若海外發行人的上市股份交易已大部分永久轉移到本交易所市場,交易所即視該等發行人猶如雙重主要上市。
據阿裡披露,自2019年在港“二次上市”以來,其在港交所的公衆流通量及交易量顯著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首六個月,阿裡巴巴集團股份于香港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7億美元,于美國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32億美元。
此外,整理公開披露信息及報道不難發現,2019年阿裡“二次上市”以來,不少國際機構投資者将其一部分美國存托股(ADSs)持股轉換成香港普通股。
在2021年二季度,甚至還出現過“貝萊德大幅減持阿裡”的烏龍,經查證才發現當季貝萊德将7,402萬股ADR轉倉至港股。當時,瑞銀、景順等全球資管公司都有類似的做法;全球第二大資管公司先鋒集團于2021年6月底前,将其持有的全部阿裡巴巴ADR轉倉至港股。
在2022财年,阿裡巴巴大部分公衆流通股已經轉至香港。按交易量及市值計,阿裡巴巴已經是港交所持續為首三位股份之一。
在技術層面上,尋求雙重主要上市”基本水到渠成,也符合市場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預期。
實行雙重主要上市之後,預計國際投資者将更多配置阿裡港股,可能給港股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同時,阿裡巴巴港股預計也将符合港股通資質,從而或為内地投資者直接投資阿裡創造更多便利。
此前,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再鼎醫藥等完成“雙重主要上市”,在被納入港股通後,資金流入明顯。
港股估值窪地的優勢,正持續吸引南向資金流入。Wind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南向資金累計成交35888.53億港元,成交淨買入2076.32億港元,港股三大指數也跑赢了美股三大指數,機構認為,下半年南向資金流入趨勢不變。
無論從動機,還是結果,阿裡申請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是積極的主動而為。正如張勇在最新的股東信裡的表達——“越是在不确定性陡增的時代,越要積極尋求真正有價值的變化。”
讨論二:是否意味着将逐步從美國退市?
選擇“雙重主要上市”本身就是公司同時看重兩個市場價值,阿裡方面也強調,新增香港後,将成為在紐交所及港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可以預見,阿裡未來仍将緻力于保持兩地上市地位。
不得不承認,“雙重主要上市”在客觀上能有效規避跨境監管風險,但如上文讨論,這并非尋求“雙重主體上市”的原因;同時,在結果上,此舉也不會指向“逐步退出美國市場”。
理性地說,紐交所目前是全球市值、交易量及交易量增速均位居第一的交易所,阿裡巴巴大部分交易量(ADR)發生在這裡。目前,港股的流動性相對美股尚有差距,此前有券商測算,2021年,阿裡巴巴港股的流動性是其美股的35%左右。
不僅是阿裡,目前被納入“确定識别名單”的150家中概股,沒有一家主動宣布退出美股市場。各司在公告中都明确表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保持公司在美股上市地位。
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長周密表示,無論是中概股公司還是投資者,都對中美雙方持續保持監管對話并取得積極進展有信心。在美國未來相當長時間仍是重要市場的情況下,企業大概率不會放棄發展利益,輕易從美國退市。所以雙重主要上市正成為目前許多中概股公司的商業選擇。
根據阿裡申請“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告,此次轉換後,阿裡巴巴在美國挂牌的存托股(ADSs)與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繼續可以互相轉換,投資者将可繼續選擇其中一種形式持有公司股份。這為在公開市場持有及交易的投資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讨論三:“雙重主要上市”對未來發展有何影響?
雙重主要上市正在成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中,已有知乎、貝殼、小鵬、理想等9家中概股實現“雙重主要上市”。阿裡巴巴作為流通市值超2萬億港元的優質龍頭公司,回港雙重上市具有極強的标志性意義。
市場分析認為,阿裡巴巴選擇在港雙重上市,将顯著拉高港交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科研投入等技術指标。對港交所而言,包括阿裡在内的更多優質交易标的,将加強它對全球市場的吸引力。
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新經濟智庫(CiNE)首席研究員朱克力表示,實行雙重主要上市之後,中概股美股和港股的定價相互獨立,這也有望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的定價能力。流動性的增加和定價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香港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中概股企業選擇雙重主要上市,并不影響其在美國的上市地位。長期以來,海外資金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作用顯著,阿裡等中概股在美上市,也增進了全球資本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市場的了解。
對阿裡而言,香港更貼近阿裡業務主要運營的中國市場。“香港也是阿裡巴巴全球化戰略的起點,我們對中國的經濟和未來充滿堅定的信心。”從張勇的表述能看出,阿裡将繼續以香港為落腳點加速全球化探索。這無疑為阿裡巴巴的未來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因此說,這是一個商業決定,又超出商業決定。雙城之路成為必然選擇,是因為路上有更豐富的風景、更多元的發展空間,企業也将由此獲得更大的發展韌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