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3 00:48:22

1、太湖的在轉變。太湖全長400公裡、水域面積2400平方公裡,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自古在漁獲供給扮演重要角色。以太湖銀魚、白魚、白蝦為代表的“太湖三白”舉世聞名,成為一張宣傳太湖的亮麗名牌。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1

建國之後,流傳了幾千年的自然捕撈法逐漸被舍棄,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漁場養殖、捕撈。1955年整個太湖水域養殖區域不足0.12萬畝,而1956年迅速攀升至1.5萬畝,1957年更是翻了一番,達到了3萬畝。進入60年代後,受人民公社、大躍進運動的影響,太湖養殖區域進一步擴大,資料顯示1982年養殖水域增至13萬畝,太湖周圍數以萬計的漁民參與其中。

極速增長的養殖面積的,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利弊共存。

1950-1980年,太湖的魚産量由5000噸增長到15000噸。80年代後我國農業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農民種田、收糧的積極性得到了激發、釋放,産量快速提升,受此影響各個湖泊、河流也實現承包制,包括太湖。太湖水面自此逐漸被大大小小的網箱、攔網占據,2003年産量達到了3.5萬噸,而此時的網箱面積更是膨脹到20萬畝。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2

漁獲産量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魚種數量的增加,相反,漁民以市場需求作導向,一些生長快、不易得病、經濟效益高的草魚、鯉魚、鲢鳙,包括新秀大閘蟹都被大面積養殖。太湖裡的土著生存空間一再萎縮、擠壓,直至消失。50年代科學工作者曾對太湖做過勘察,總計有107種魚蝦蟹在這裡栖息,但2010年有僅有30、40種,2/3的生物已經消亡。

魚種數量的減少,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人們的超載養殖占有重要原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視。60年代後,太湖及周圍的支河陸續興建了大壩、水閘、發電站,原有的流量供給受到限制,時有水位下降的情況。像一些有洄遊習性的淡水魚,因無法跳躍大壩,産卵量減少。河道兩側的淺灘,也因修築大壩被硬化、夯實,失去了“承載”魚卵的能力。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3

再者承包制下的過度養殖及捕撈,導緻水體環境的惡化,也是造成部分魚消失的原因。目前依然從事漁業養殖的人群,年齡多在50歲左右,這個群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先進、複雜養殖方式的能力有限,許多技巧、操作已延續數百年,更多的是以飼料換産量。攔網、網箱裡彙集了大量顆粒飼料,産出比低下,許多未被魚吞食的殘渣,逐漸散落、霧化,時間一長還有臭底的現象,魚都遠遠地躲開。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4

另外為獲得更高的産量、收益,留小放大的傳統被摒棄,網眼越用越小,恨不得一網打盡。太湖裡流行的大型捕撈工具高踏網,一網可收獲數千斤,重點是這種網大小兼收,像一些經濟效益突出,還未達到标準規格的魚,也被售賣出去了。按照每平方水域的正常産量,太湖年産量隻需達到2.8萬噸即可,實際情況是近年來的捕獲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值,太湖早已不堪重負。

最終的結果是太湖的水質越來越差,漂浮在水表的懸浮物越來越多,最終在2007年5/6月份爆發了最嚴重的一次水藻污染,大量魚蝦死亡、水體散發着濃濃的腥臭味。太湖周圍居民連續幾個月的飲用水處于短缺狀态,生活節奏、質量受到極大挑戰。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5

2、太湖治理的挑戰。水體富營養化程度一高,便滋生藍藻,即常說的水華。藍藻漂浮在水表,把空氣與水體的交換隔絕,水體溶氧量減少;同時藍藻向水體釋放毒素,夏季高溫時,許多軟體小蟲因無法忍受而消亡。所以一旦爆發水華,即意味着當年或連續幾年,捕魚量大減。我國較有名的水華事件發生在1998-1999年的千島湖,當時的藍藻密集程度與太湖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随着千島湖引入的數萬尾鲢鳙發揮作用,大約4/5年的時間千島湖水質即明顯改善,如今更是評為中國的優質水源地。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6

鲢鳙是濾食性魚,以水體的藻類微生物為食,科學研究發現,鲢鳙吞食40千克藍藻,體重增加1公斤。千島湖利用鲢鳙護水的模式,很快被多個湖泊引入,包括太湖。實際情況是,太湖自2000起,每年定期投放一定數量的鲢鳙,特别是2007藍藻事件後,投放量進一步提升,并在2013年提出以魚控藻的目标。

從2014年至2020年,投放的鲢鳙數量達到5億尾,消滅藍藻600多萬噸,水質提升的同時,鲢鳙的經濟效益也格外亮眼。但太湖不同于千島湖,平均水深不足2米,遠不及千島湖35米的一個零頭。深度不達标,太湖自我修複功能無法徹底發揮,單憑放養鲢鳙不能徹底恢複太湖的水質。

太湖藍藻治理技巧(太湖的倔強)7

2008年起,太湖逐步清理網箱、攔網,直至2018年,圍網養殖面積已壓縮至4.8萬畝。等到2020年正式實施為期10年的全水域禁漁,圍網已徹底退出湖面。10年禁漁主要是給太湖一個休養生息的環境,最大程度減少人們活動,充分調動太湖自我修複的能力,從水底至水體,再到水表實現“更新”,等到10年後定然是一個好太湖。

原創:老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