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一種珍貴的寶石,有玉石之王的美譽。從古至今,不少人以之作為傳家之寶或定情信物,甚至認為這是君子的象征。
翡翠的知識廣泛,但卻很少有人能特别清楚地了解,今天心誠則就帶大家了解認知一些翡翠不可不知的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翡翠?
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由硬玉礦物或含硬玉分子較高的其它鈉質輝石構成的集合體,也稱鈉鋁輝石,同時還伴生少量的其它輝石,閃石,鈉長石等礦物。
在商業中,翡翠是指具有工藝價值和商業價值,達到寶石級硬玉岩和綠輝石岩的總稱。
翡翠的名稱來源于動物翡翠鳥,紅或者黃為"翡"、綠為"翠",種水好、綠色濃豔的翡翠為"高翠",人們把翡翠和祖母綠寶石一起列為5月份的誕生石,是運氣和幸福的象征。
二、翡翠的“種”
翡翠的種指的是翡翠的種份、水頭。
我們常說的“種好遮三醜”,就形象的說明了,翡翠種的重要性。
而水頭,即是透明度,指翡翠透過可見光的能力。
有句行話:“手镯看種,挂件看色”。可見翡翠手镯水頭的重要性。水頭好的手镯可以使女性顯得更加年輕有朝氣。
關于水頭,我們還有一些衍生的知識,水頭還分為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
它是按照光線射入翡翠内部的深度劃分的,3.3mm的深度為一分水,6.6mm的深度為二分水,9.9mm的深度為三分水。
透明度 |
水頭 |
描述 |
透明 |
3分水以上(9mm以上) |
似玻璃,無石花和棉絮等,透過翡翠的字迹可見 |
亞透明 |
2—3分水(6—9mm) |
有少量石花,透明度稍遜,透過翡翠的字迹呈模糊狀 |
半透明 |
1分水(3—4.5mm) |
透過翡翠看不清字迹 |
微透明 |
半分水(0.5—1mm) |
邊緣薄處能透光 |
不透明 |
基本不透明(小于0.5mm |
不透明 |
當然,關于翡翠的種,也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藍”之說,不過我們常說的多為玻璃種、冰種、白底青種、油青種、芙蓉種、豆種、金絲種、花青種、幹青種等。
玻璃種:玻璃種翡翠是最好的翡翠品種,給人以冰清玉潔、 玲珑剔透、翠水欲滴之感,不僅 質地細膩光澤極佳,且在十倍放大鏡下都難以看到晶體顆粒,呈現 玻璃光澤。而玻璃種滿翠綠色的翡翠則是翡翠中的極品,極其罕見,因此最 具有收藏價值。
冰種:冰種翡翠與玻璃種翡翠較為相似,但通明度低于玻璃種, 屬亞透明,常質地細,表面“瑩光”不明顯,常含點狀或小團塊狀“白棉”。“白棉”越少翡翠越純淨,其價值也相應較高。
瑪瑙種:瑪瑙種翡翠顧名思義瑪瑙種翡翠質地光澤與瑪瑙相似,質地如玻璃種細膩,淨度一般為純淨,但通明度低于冰種, 呈半透明,因此看上去非常溫潤。瑪瑙種翡翠可以見到濃豔的翠綠色、黃色、紅色、藍水等顔色,有時會有兩三種顔色分布在一起,對于 追求色好種好的翡翠愛好者來說,瑪瑙種是首選的品種。
藕粉種:藕粉種翡翠特征與瑪瑙種相似,但通明度略低于瑪瑙種, 質地猶如調熟的藕粉,微透明,質地細膩,色澤溫潤, 顔色以茄紫色、紫羅蘭色、藍花色以及紫色伴随藍花色較常見。
油青種:油青種翡翠質地中等至較粗,通明度從微透明至半透明, 光澤為油脂光澤。顔色偏灰、偏藍的綠色, 油青種的翡翠愛好者為冰種油青,最差者為豆種油青,一般以中低檔的翡翠偏多。
豆種:豆種翡翠是最常見的翡翠品種,其質地較粗至粗,通明度較差, 多為不透明,而且變化較大,類别很多,市場上幾乎90%以上的翡翠都屬于豆種, 因此有“十翠九豆”之說。
白底青種:白底青種翡翠命名較形象,質地細至中等, 底子潔白如雪,結構緻密,基本上 不透明,白底上分布着翠綠的顔色,常有細小的裂紋分布,屬中低檔次翡翠品種。
芙蓉種:芙蓉種翡翠質地與白底青種相似,結晶顆粒稍粗,質地中等, 微透明,但通明度和光澤略好于白底青種, 顔色一般為清淡的綠色,色較白底青翡翠差, 質地較豆種細,見不到礦物顆粒的邊界,屬中低檔次翡翠品種。
三、翡翠的“色”
翡翠在所有寶石中顔色最豐富,紅、黃、藍、綠、白、紫、黑……應有盡有,其中最有價值的是綠色。
而綠色根據色調、均勻性、濃度、明度的不同,又可以細分出很多種。
四、翡翠的色根
如果仔細觀察翡翠就能看到,在翡翠上出現一點或者是一條很細的顔色比較深的綠,這條顔色比較深的綠逐漸變淡,慢慢過渡成比較淺的綠,就是色根。
五、翡翠的翠性
翡翠的翠性又被稱為蒼蠅翅,它是翡翠獨有的特征,蒼蠅翅隻是翡翠翠性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它主要是翡翠中主要組成礦物硬玉的顆粒大小,和相互組合關系在肉眼觀察下的直觀表現,通俗的說就是在翡翠表面可以看到的硬玉礦物裡面的反光。
六、翡翠的“形”
翡翠的形,是指翡翠形态的設計,以及翡翠的飽滿、圓潤、對稱情況。
這其中,翡翠是否飽滿、圓潤、對稱,對一些高檔翡翠價格影響極大,價格甚至可以相差到幾倍!
七、翡翠的“工”
另外,翡翠工藝講究精美、簡潔。翡翠以素為美,越是好的翡翠,越要少雕琢,雕琢過多,隻會破壞翡翠的天然之美。
但少雕琢,不等于不雕琢。精湛的工藝,可以在簡潔不破壞翡翠天然之态的基礎上,賦予翡翠更完美的形态、更豐富的文化内涵。
八、翡翠的“地”
翡翠的地,是翡翠主色“綠色”之外翡翠種、水、色的綜合體現,它是翡翠基底的一種綜合評價。民間也稱“地”為“地張”、“底障”。
它有可能包含棉、紋、绺、裂。
翡翠的種、水、色、形、工,共同賦予了翡翠天然與人文之美,正是它們,讓翡翠有了價值,為人喜愛,成為“玉石之王”。
九、翡翠的“老坑”和“新坑”
玩過翡翠的人,大都聽過“老坑”和“新坑”之說。
簡單來說,老坑與新坑是根據翡翠的礦床來區分的,原生礦稱之為新坑;經過河水等自然力搬運形成的次生礦,則為老坑。
老坑、新坑現在的最大意義是料子的品質不同,老坑料種非常細、水頭長、顔色正,新坑料則種粗、水差、色差。但老坑、新坑并不是絕對的。
十、翡翠行話裡的大,中,小價格
在翡翠界中,還有着類似“小三,中四,大五”這些專業術語,其實代表的是一個價格範圍,并不是特指某一個精确的數字。
小的價格在1-3之間,中的在4-6之間,大的在7-9之間,而大中小後面跟着的數字則是代表價格位數,這樣就很明顯能看出。
小三就是100-399,中四是4000-6999,大五是7000-7999,比如說這塊翡翠800元,那麼行話就會說這個價位是大三。
十一、A貨、B貨、C貨翡翠
翡翠通常根據其加工程度分為A、B、C、B C四個等級:
A貨:指天然産生,隻是利用物理方法加工雕琢、打磨、抛光,而未使用任何化學、輻照方法破壞其内部結構的翡翠。
B貨:是指經過酸洗、漂白、注膠處理的翡翠。
C貨:是指經過人工染色處理的翡翠。且不管酸洗、漂白、充膠與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稱C貨。
B C貨:是指既經過酸洗、漂白、注膠處理、又經過人工染色的翡翠。
十二、翡翠如何挑選呢?
有句行話叫“一種二色三工藝”,可見,種、色、工藝 是選擇翡翠的最基本三大要素,其次是大小重量,均度,淨度,柳裂及美觀感。那麼到底該如何挑選翡翠呢?
壹
看種水
上面我們已經詳述了翡翠種水的知識點,記得牢記後認真挑選哦~
貳
辨顔色
翡翠的顔色有很多種,但上好的翡翠一般都以陽綠色為主。
然而,綠色對不同年齡、身材、氣質的女性來說,意義大不相同。選購時應依照自身偏好來選擇。
年輕女性最好選擇色調較豔且水頭好的手镯,顯得年輕朝氣、充滿活力;老年女性則應挑選顔色稍深點的手镯,顯得尊貴大氣、莊重沉穩。
叁
看工藝
有句話叫“料工各半”,就是說一個好的作品,料和工的價值各占一半;工藝的好壞對翡翠的價格也有着很大的影響,工藝好的相對價格就會偏高一點。
肆
其他
大小、厚度:相同品質的玉石當然是以大而厚的價格較高;
均度:水、色分均勻無水差色差為好;
淨度:無瑕疵無其它雜色越幹淨越好;
綹裂:沒有裂紋為好;
美觀感:翡翠物件多方面的的總體感覺,也因人而異。
最後:五個翡翠小常識
1、翡翠的綠色會“生長”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翡翠經過長時間佩戴之後,綠色部分竟然擴散了!整件翡翠的顔色變得更加均勻和鮮豔,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人體的溫度、體液對翡翠内部的緻色元素起到了活化、遷移的作用,也就是傳說中的——人和玉的互養!
但也不是每一件翡翠的綠色都能“生長”,這得看翡翠的品質,還有佩戴者的健康狀況......所以,為了保養好心愛的翡翠飾品,也得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呀~
2、翡翠總是冰涼的嗎?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翡翠啊玉石啊,總是觸手冰冷的,那可以通過這一點來鑒别翡翠嗎?其實,還真的可以!翡翠的導熱性很好,跟玻璃一起放在陰冷的地方,哪個冰涼哪個是翡翠;跟玻璃一起放在陽光下,哪個燙手哪個是翡翠!
3、翡翠的鋼性是什麼?
如果一塊翡翠肉質非常的細膩,結構緊密,硬度高的話,通過打磨抛光之後,就會出現強烈的光澤感,這種光澤感看上去會有一種堅硬冰冷的感覺,這就是翡翠的鋼性,你記住了嗎?
4、翡翠出水是什麼?
其實大家常說的翡翠出水,指的是制作的工序,出水是打磨的最後一個步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抛光,抛光後的翡翠光澤會更亮呢。
5、翡翠的色和水,哪個更重要?
額....我想說都重要!但如果非要選一個的話,那還是水頭更重要,翡翠隻有水頭足了才會顯得靈氣十足,有句行話不是說了嘛——先看水,後看色!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選擇的時候要主要依據個人的喜好。當然啦,水色俱佳就更好啦,可惜這種翡翠又少又貴。
好啦,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翡翠知識大科普的全部内容了,你都記住了嗎?如果沒記住的話,就把文章收藏了吧,沒事的時候就偷偷拿出來複習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