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海瑞,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清官。海瑞共經曆了明朝4代皇帝,為官半生,最高官居二品,可去世後留下的積蓄連辦喪事都不夠,還得靠同僚們來捐助。不僅為官清廉,生活上更是簡樸,據說海瑞平時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酒肉幾乎不會吃,他唯一的一次吃肉,是為了盡孝心給母親做壽,買了兩斤肉。
海瑞雕像
這樣的人在官場肯定是吃不開的,所以海瑞在官場上很孤立,但他并不在乎,他的心裡隻有兩條原則,一條是古聖人闡述的道德準則,一條是明太祖皇帝制定的政令!海瑞身體力行,用聖人祖訓約束自己做人,用太祖皇帝的政令約束自己做事!無論對方職位多高,權力多大!
所以總督胡宗憲(嚴嵩集團成員)的兒子因對驿站待遇挑剔,而被海瑞抓到父親胡宗憲面前!和時任欽差的鄢懋卿(嚴嵩集團成員)吓得幹脆巡查時就繞道而走!後來正趕上嚴嵩倒台,其黨羽胡宗憲、鄢懋卿之流肯定也跑不了,就這樣,海瑞以微職對抗朝中權臣,也就變成了大英雄。于是,海瑞也被調任北京任戶部雲南司主事(正六品)。本來這是個閑職,然而海瑞是個一心想做事的人,既然沒有事做,那他就隻好憂國憂民了,官雖不大,但好歹也是京官!于是心中那兩條原則便發揮作用了,他覺得應該對危機四伏的時局和令他十分不滿意的朝政發布自己獨特的見解!
海瑞畫像
這一回,他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當今皇上,向嘉靖皇帝呈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對嘉靖本人進行徹頭徹尾的批評。海瑞此舉也算是史無前例,以往谏臣的批評都是對事,隻有海瑞的批評是對人,而且口氣咄咄逼人!他說當今皇帝創造的是“吏貪官橫,民不聊生,盜賊滋熾”的局面。究其原因是皇帝心惑(昏聩多疑 )、苛斷(剛愎殘忍)、情偏(自私虛榮),既是昏君,又是暴君。他還指出,嘉靖不但從政治上看不是好皇帝,從倫理上看也不是好男人。難怪普天下的老百姓說什麼“嘉靖嘉靖”就是“家家皆淨”(一無所有)了!
不難想象嘉靖皇帝看完之後是什麼心情,據說當場把奏折摔在地上,情緒失控的喊:馬上把他抓起來,不要讓他跑了!海瑞這一回,實在膽子太大了,連太監宮女心中都有些敬佩。于是太監黃錦跪下奏道:萬歲爺息怒,聽說海瑞上奏前就買好了棺材,安排了後事。這個人是不會逃跑的。嘉靖聽罷,長歎一聲,又揀起奏本一讀再讀。
嘉靖帝
海瑞把自己在官場的逆順,看作是正義與邪惡較量的因果,實際上他的升遷和罷免都是派系鬥争的結果(除了一次是因為辱罵皇帝),正因為他不清楚自己的前途隻是派系鬥争的工具,所以才讓他得罪了所有人!第一個得罪的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徐階(海瑞因痛罵皇帝而被捕下獄,幸虧徐階在嘉靖皇帝面前的極力勸說!如果當時徐階在嘉靖皇帝的耳邊随便說些壞話,多少個海瑞也必死無疑)!海瑞出獄後,有徐階的信任,青雲直上。海瑞雖然迂腐,但也不是不識好歹。對于這位有救命和提拔之恩的首輔,由衷地感激。确實,徐階主政後也确實做了不少有利于朝廷和人民的事!此時海瑞對徐階,可以說是感激還有崇拜。
然而海瑞升任應天巡撫後,對徐階的态度卻發生了重大轉變。海瑞一上任,就發現此地鄉紳豪強占有大量土地,這些土地,都是他們從農民手裡掠奪的,而徐階家族也正是侵占民田最多的大地主,侵占幾十萬畝之多。侵占民田之後,還依仗自己的權勢拒交賦稅。地方官也隻好加重盤剝其他貧苦農民!農民走投無路,又隻好把土地抵押甚至白給徐階家族,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隻能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徐階
徐階家族的行為,使徐階的形象在海瑞心中也一落千丈。當然,這些行為,并不是徐階本人做的,徐階也曾勸阻(但實際上肯定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們前面說過,海瑞雖迂腐,但不至于不識好歹,雖然海瑞想在不犧牲原則的前提下保全徐階,但最終結果是:徐階的長子、次子等被判充軍,三子被革去官職,遣散數千家奴,退還了至少一半以上的民田!這一回,海瑞也把自己的救命恩人徐階也得罪了!
海瑞得罪了徐階,但徐階的對頭高拱也不買賬!因為高拱早期就因此事彈劾過徐階,正在關鍵之時,海瑞上了奏疏,内容是力挺徐階的,結果是高拱被破辭職!現在高拱得勢,也不會因此就罷休!就連張居正(張居正入閣,是徐階引薦)替徐階求情,也被原則性極強的海瑞撥了面子,因此對海瑞也極為不滿。海瑞罷官後,多次有人保薦海瑞,均因張居正反對,而未複職!
張居正
海瑞不論敵友,把官場權臣都得罪了。即便海瑞在優秀,他在官場也會無路可走!也許,那些他曾幫助的貧苦大衆擁護并且支持他!但在封建王權的時代,他們的擁護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事實上,朝廷也深知海瑞是清官,是需要樹立的典範!但像海瑞這樣連皇帝都敢罵的人,放到任何有實權的部門都是禍害!所以對海瑞的最好的安排,是讓他擔任一種“虛職”!即官階不小但無實權的職位!把他看成是一個榜樣,就足夠了!對大家和他自己都合适。然而海瑞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都不允許自己這樣做,他向皇帝奏請,讓自己告老還鄉!朝廷拿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既然無錯,不能罷免,就隻能給他實缺的職位,任命他為應天巡撫,駐地蘇州。不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最起碼看不見聽不見,心情舒服些!
海瑞的信心又回來了,他到任後,把當地貪官污吏、鄉紳土豪吓得不輕!富貴之家為示素樸,紛紛把漆紅大門改成黑色,江南織造太監把自己的轎子由8人減至4人。海瑞還下令:境内公文一律使用廉價紙張,後面不許留有空白,以免浪費。他還幹預官民的私生活,禁止佩戴奢華首飾和吃甜美零食,還規定:凡鄉紳等到官府拜見官員,必須對談話内容進行登記。官員出行則要記載行蹤和言論。凡不登記者,官員和登記者都要受到處罰。對于過往的官員,規定他們均應自雇人夫和船隻,地方上隻負責補貼費用。
這樣的做法,我們可想而知,官場的彈劾奏章鋪天蓋地的送至皇帝面前,然而海瑞給隆慶帝寫了一封信說:“今舉朝之士皆婦人也,皇上勿聽可也。”至于他自己,更不屑與這些婦人為伍。于是他跑回老家海南,這一去就是十五六年。
隆慶帝
我在前面也說過,海瑞的能力和人品,即使他得罪過的人,都沒有認質疑!當時的内閣大臣高拱和張居正雖然是政敵,也都主張罷免海瑞,但對海瑞的評價都很一緻,都很高,他們都認為海瑞的動機和出發點都沒錯,隻不過做法欠妥!高拱認為他“過激”,張居正認為他“過當”,當然也從側面反映出高拱和張居正這兩個人,度量大,非庸才。能夠客觀評價一個人!配得上當朝首輔這個職位!
海瑞也是個工作狂,他不滿足于巡撫衙門裡每月達七八千件的各類投訴,還要親臨府縣聽取,過問,審理訴訟,他心中的原則告訴他,唯有拼命工作,才能不負皇恩。但政治不是像他所想那樣簡單!面對諸多案件,如清退地主農田,平反冤假錯案,懲治腐敗,興修水利工程,考核官員,以及推行“一條鞭法” 等,哪一件不是盤根錯節,海瑞的簡單處置到底是否兒解決了問題呢?也許他這個醫生不僅沒有把帝國的病治好,還被他的滿腔熱血醫的病上加痛!事實上他們這個帝國,已無藥可救。這個帝國并不需要有人做事。它隻想在普遍貧窮的前提下維持所謂長治久安。所以想做事的人都受累不讨好,混日子的則官運亨通。就連張居正這樣懂政治,且能力極強,身居要職的人想做事,都被弄的“遍體鱗傷”!
由衷地講,像海瑞這樣清廉的官員,在當時少之又少!所以當時帝國需要一個點綴,一個象征,因此萬曆帝希望海瑞再次複職!當然海瑞對自己的第三次複職也曾有憂慮。他反複問自己:我出來以後,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多年官場的起起落落,使他對自己的前景已不存樂觀。
萬曆皇帝
盡管不抱多希望,海瑞還是一如既往,他要懲治腐敗,他又一次把矛頭指向了皇帝。還是一封痛批信!同樣這封痛批信,再次讓彈劾海瑞的奏折鋪天蓋地的呈現在皇帝跟前。隻不過這一回痛斥海瑞是僞君子。但海瑞表裡如一,言行一緻,根本無懈可擊,萬曆皇帝也還不算糊塗。至于海瑞的工作安排,萬曆說:海瑞“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 說白了,萬曆皇帝的意思就是說海瑞隻能做擺設,海瑞這種正人君子隻能做擺設,難道是僞君子才能做事?簡直可笑至極!也許皇帝本人對帝國的德治也已經失去了信心。
海瑞看到萬曆的批示,我們不知道他是何種心情,隻知道他一連七次向皇上遞交了辭呈,遺憾的是都未被批準。他成了一尊“佛像”被擺在了那裡!這個年過古稀的老人沒過多久,就死在了任上。
海瑞雖然作為清官而名垂千古。但他并不是想要這個虛名,而是想實實在在的為當時的朝廷做些事!但他要知道,海瑞以一己之力反對整個官場。是不可能成功的!海瑞需要對付的是根深蒂固的官場傳統和人數衆多的文官集團。而海瑞卻隻有一個人和他那些空洞的道德信條,他一旦得罪了全體官僚,也就變得一文不值。所以,海瑞向整個官場發起的進攻,就隻能是以卵擊石,碰得頭破血流!他做的事是與整個封建制度為敵,便是有多少個海瑞也無能為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