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大明湖牌樓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譽。大明湖集水域風光、古園林景觀、古道觀、古水工、紀念性建築為一體,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高品位的旅遊資源。
晚霞中的大明湖碧波蕩漾
在大會村農家樂吃完午飯回到珍珠泉賓館住處己3點多鐘,天氣太熱,讓戰友們先回去,我們也回到房間休息。快5點才出門,時間不多,隻能逛一下大明湖。
好在大明湖離我們的住所并不遠,走着過去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出了省人大大門右拐,進入西梗巷,一邊是德王府高大的院牆,一邊是泉城低矮的古老平房,很有特色和年代感。邊走邊玩,穿過西梗巷、九曲巷,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大明湖。
走在德王府高牆外的西梗巷中
從德王府中流出的泉水
西梗巷子兩側透出古色古香
太陽正照在德王府的高牆上,更是讓人感到昔日王府的禁嚴。
來到大明湖畔,涼風習習,垂柳婆娑,碧波之上,畫舫穿行,小舟蕩波,遊客雲集,指點觀賞,歡聲笑語,一派繁華景勝,勝似江南。而且氣溫涼爽,完全沒有我們家鄉的高溫熾熱的感覺。
大明湖畔的九曲巷
雖然還沒有到大明湖,但己是秋風拂面,夕陽西斜。
清冽的泉水正彙入大明湖。
繁華的九曲巷。
首先,從行走中不知不覺了解到,大明湖水正是來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有"衆泉彙流"之說,水質清冽,天光雲影,遊魚可見。
走着走着有種誤入仙境的感覺,難道印入眼睑的就是大明湖嗎?!眼前的大明湖已經完全沒有了過去的記憶。看似還是大明湖,又不是昔日的大明湖。
大明湖公園中的小橋流水。
大明湖中的菏池一角,在秋風輕拂之下,荷香撲鼻。
波光粼粼的大明湖。
大明湖一角。
記憶的大明湖沒有這麼大,岸邊的垂柳也沒有今天這般一茂盛,周圍也沒有這麼多的亭台樓榭,除了沿湖的垂柳就是幾處老建築,一眼就能望到底,而且湖的周圍顯得有些荒涼,沿湖轉一圈也要不了多長時間。
這1979年愛人在大明湖前的留影,湖邊雜草叢生。
這是1979年夏天我們結婚那年,在大明湖畔的照片,垂柳湖光猶在,隻是眼力所及并不寬闊。
如今,漫遊湖畔,處處花繁樹茂,點點亭台樓閣掩映綠蔭之間,沿湖垂柳環繞(據說有八百餘棵),柔枝垂綠,婀娜點水。湖中碧葉田田,白荷紅蓮,交相輝映,争奇鬥豔。尤其是像我們這些剛逃出熾熱的南方的人來講,這陣陣荷香飄溢,沁人心脾,從内心深處感到無比的惬意!
大明湖公園遊人如織。
行走在大明湖的橋上。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時有遊船穿行在碧波荷花之中,偶見鸢鳥掠水。走在岸邊,隻見公園内亭台樓榭,曲徑回廊,錯落其間,名勝景點,令人應接不暇,可謂步移景換,這時人的身心完全迷失在這如畫的風景之中,不由地想起清人劉鳳诰的那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對聯,到也描畫出了眼前的部分美景。
遊船在湖中穿行。
遊玩在大明湖畔。
秋風拂面。
大明湖公園美景。
走着看着,眼中的大明湖美景在腦海中越發清晰起來——岸上:柔枝垂綠,樹影婆娑;亭台樓榭,曲徑回廊;遊人如織,歡聲;碧波之上,畫舫穿行,小舟蕩波;放眼遠處,青山如黛,若隐若現;近前,高樓林立,繁榮昌盛。如今的大明湖在我的眼中已是一半湖色一半城,完全融入到這座曆史名城之中!
岸上的垂柳和湖中的荷花相映成趣。
荷花漂香,遊人點點。
湖中的小橋。
大明湖中的景點。
就這樣,走着、看着、想着,不知不覺中己經沿着大明湖遊玩了一個多小時,但也隻是遊玩了一部分,時間過得飛快,從大明湖趕到無影山北戰友訂好的位置恐怕是要晚點了,不得不匆忙退出大明湖,趕往參加戰友安排的家宴。
美麗的大明湖,說不一定哪天我又會回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