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精神,激揚豆蔻年華。”步入高明區第一中學的科技館,一副醒目的對聯随即映入眼簾。在過往三十載歲月裡,富有創新精神的一中人砥砺前行,投身于課堂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力求為每一位學生摸索出最佳的教學方式。
在這裡,學生的自主學習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創新能力也在多樣化的“土壤”中獲得充分的培養,教師對教學的活力也在這場改革中得以激發……
日前,高明一中成功入選2014年廣東省中小學知識産權教育示範學校,而在全省範圍内僅有6所學校能在此次成功入選。在此之前,一中人已收攬了“佛山市高中教學成績優秀獎”等多個獎項。連日來,記者先後走訪高明一中為您揭開這所學校的神秘面紗。
文/佛山日報記者嚴曉瑩
圖/由高明區第一中學提供
種植創新意識 拓寬學生視野
在早前結束的第30屆佛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來自高明一中的學生譚遠旭帶着他所發明的小廣告清除器成功捧走了創新發明類的二等獎。其實,像譚遠旭這樣酷愛發明創造的學生在高明一中裡并不少見。
早在2012年舉行的第十二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評選活動中,一中學子王子琛便是全省僅有的5名獲獎選手之一。無獨有偶,在第29屆廣東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生梁銘洋更是憑開心果開口機獲得一等獎,并獨攬廣東省知識産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申請獎等3個專項獎。
回望碩果的取得,與其說是被幸運之神眷顧,倒不如說那是一中人用堅實的步伐所換來的收獲。從高一開始,包括譚遠旭在内的一中學子便開始接觸研究性學習。在為期一年的基礎性學習中,譚遠旭和其餘5名學生組成了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科骨幹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學習如何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并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的時間走入社會、社區開展深入研究。
每年,負責學生科技創新發明的指導教師王繼海都會從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中收集到不少“驚喜”——對本地風俗的研究、桉樹林生物多樣性調查、中學生對慈善事業的關注度……
在王繼海看來,教育的意義并不簡單地等于幫助學生完成一場考試,它更應關注學生終身的長遠發展,而研究性學習恰恰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一個新的起點。
“學生經過研究性學習後,他們看待問題的視野變得不一樣,學生的思維能力、研究問題能力和對待學習的興趣也在長期的實踐中得到提高。”王繼海說。
與很多學校所推行的創新教育不同的是,高明一中自實施課程教學改革以來就始終堅持将研究性學習這門“必修課”真正落至實處,并形成師生全員參與的格局。
據高明一中教師肖志運介紹,除了由學校教師定期介紹創新發明的相關知識外,來自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專家學者也走進校園為學生帶來最前沿的科研知識,而科技節、科技社團等活動也為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了多樣化的“土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