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質的曆史領域認證者,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正史和野史的區分,和我們正史的分類。
有人說:曆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有人說曆史中的虛虛實實讓人很難區分。這都是有道理的。因為正史中也有一些是記載錯誤的,野史的存在剛剛好可以反映那段曆史的一些現象。我們在看到正史的同時,也要去讀一讀野史,因為你會發現野史比正史更加有趣。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接下來看看正史的分類和野史的區别吧。
中國曆史朝代圖
正史分類正史主要分為三大類:紀傳體、編年體和國别體。當然還有一些政書體和其他的體裁,比如流傳下來的聖旨和人物墓志銘等。
紀傳體史書一般是以人物傳記為記錄的史書,這些史書的特别是把人物形象做的特别鮮明。《二十四史》都是用紀傳體的形式記載的。特别是《史記》,可以說《史記》算得上是紀傳體的鼻祖,後人對史記推崇至高,他裡面記載的人物形象也是非常鮮明!比如說項羽,項羽是劉邦的對手,最後輸給了劉邦,算是敗寇,但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卻沒有讀出一個敗寇的形象,更多的是一個悲劇英雄的形象!這就是紀傳體的魅力所在,但是紀傳體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曆史事件的發生要從多個人物傳記中翻閱才能夠還原曆史真相。
《史記》
科普一下:《二十四史》指的是二十四部史書,而不是一部史書,是除了清朝的曆史的其他的史書。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編年體史書一般是以年代為線索來叙述曆史故事的。這類正史的代表就是《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在曆史正史中的地位僅次于《史記》,他是北宋年間司馬光寫的一本帝王教科書。當然資治通鑒從曆史上的春秋末年開始的三家分晉到北宋年間的曆史故事。以曆史事件為基礎将每一段曆史都還原的非常清晰。并且每一段曆史故事後,司馬光都有一些自己的評價,這一點和司馬遷一樣,他們不是以寫史書而寫史書,都會加入自己的情感進去,讓枯燥無味的史書變得有聲有色。
資治通鑒
科普一下:這些史書也屬于國别體,《春秋》《左傳》《竹書紀年》《漢紀》《後漢紀》《國榷》
國别體史書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史書記載,這類史書相對于紀傳體和編年體相對來說比較冷門,代表史書是《戰國策》。《戰國策》顧名思義是描寫戰國的曆史,寫了戰國七雄之間互相攻伐的事件。這類史書的特别是以寫史而寫史,就是純寫史,沒有加入自己的觀點和态度。所以這類史書一般都是比較枯燥乏味的。
戰國策
科普一下:主要是《戰國策》《國語》
以上都是正史,也是大家要認真閱讀,還原曆史真相的正史。當然還有一些流傳下來的聖旨,大臣們的一些上書和一些人物墓志銘等,這些也都是正史。
野史故事相對于正史來說,野史就非常多了,這裡我舉一個例子,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但非常遺憾,它算得上是一部野史。也就是說它裡面叙述的事情中有真實的史料,但是加入了大量誇張和虛構的情節,導緻了曆史真實情況的虛假。當然要讀三國的真實曆史,《三國演義》是不對的,而是要對《三國志》!
三國演義
野史相對于正史來說是是非常讓大家喜愛的作品,因為它裡面的故事情節深入,讓讀者讀之異常有趣,增加了可讀性。大家談論野史也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也是值得流傳的。所以相對曆史來說,野史的數量是遠遠多于正史,每一個傳奇的人物背後幾乎都有一部野史,明清很多人寫的筆記小說都證明了這一點。
最後,不管是正史野史,大家要喜愛我們的中國曆史!因為這是一種傳承,這是我們中國獨有的特色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