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糖尿病是不是多吃米飯造成的

糖尿病是不是多吃米飯造成的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19:02:21

糖尿病是不是多吃米飯造成的?“老伴,少吃點米飯吧,聽說容易得糖尿病”正在吃飯的王大爺愣了一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糖尿病是不是多吃米飯造成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糖尿病是不是多吃米飯造成的(吃白米飯會得糖尿病)1

糖尿病是不是多吃米飯造成的

“老伴,少吃點米飯吧,聽說容易得糖尿病。”正在吃飯的王大爺愣了一下。

“别瞎說了,中國人誰不吃米飯,你不吃就不吃,我得吃。”

“你怎麼這麼頑固,給你提點建議跟要命一樣,我都是為了你好!你看看别人誰願意跟你多說話?”見老伴對自己沒有好語氣,蘇大媽氣憤不已。

“那你可别再為了我好了,不需要。”王大爺也不服氣。

說罷,兩個人都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各自扭頭走了,誰也不想再多言。

“好好吃飯”,是國人幾千年來的共同追求。可誰知,随着大衆認知的改變,一些人連“飯”都不吃了!

饑荒年代,一碗白米飯是奢侈,如今白米飯卻成為了很多人眼裡的“垃圾食品之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白米飯真的是最差的主食嗎?

一、白米飯是垃圾食品,是“最差的主食”?

近日,在網絡上有一個傳言風靡各個家長的朋友圈,主要内容就是抨擊白米飯是“最差的主食”,隻有中國人還在吃。文章内還有理有據地擺出了各種主食内的營養元素對比。

以100g的量為例,大米内的能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纖維含量都不及其他主食。

大米内能量值為116千卡,而黑米達到了341千卡、小米為361千卡、綠豆為329千卡,差距接近3倍;

大米内蛋白質含量為2.6g,黑米、小米、綠豆的含量分别為9.4g、9.0g、21.6g;

大米内碳水化合物含量為25.9g,黑米、小米、綠豆的含量分别為72.2g、75.1g、62g;

膳食纖維的含量也同樣不給力,大米内的值為0.3g,黑米、小米、綠豆的含量分别為3.9g、1.6g、6.4g。

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标準版第6版

在營養成分對比上,不得不承認,大米内的含量的确是“硬傷”。而世衛組織指出垃圾食品的定義為低蛋白質、低維生素、低纖維、高糖等...似乎大米全占了。

再加上,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發表過一項研究直接指出,經常吃白米飯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更高。

于是很多人就将白米飯視為了“洪水猛獸”,認為白米飯是最差的主食,日常不願意吃白米飯。

事實上,白米飯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差勁,它也有一定的營養成分。中醫認為,大米性平、味甘,具有止煩、止渴、健脾養胃、補中益氣的效果。

并且白米飯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在進入人體後可以轉換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是人體可利用的主要能量之一,是身體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除了碳水化合物,大米内含有的蛋白質、維生素、煙酸等物質,同樣可以給健康帶來一定的好處。

雖然白米飯存在不足,但是在解決了中國人溫飽問題上,它功不可沒,在這一點上,它“并不差”。

二、吃白米飯容易得糖尿病,為何老祖宗吃了上千年也沒事?

米飯在我國的曆史十分悠久,在早年間似乎并沒有吃白米飯會得糖尿病的案例,為什麼現代人會出現吃大米易患糖尿病的現狀呢?

關于大米和糖尿病之間的聯系,有多項研究進行過證實。2002年,美國科學家發現白米飯和白面包一樣,會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2007年,我國科學家也證實,攝入白米飯越多,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越高。

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将吃大米和糖尿病畫上等号。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解釋道,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看,白米飯的營養價值并不低,它含有70~80%的碳水化合物、8~10%的蛋白質、1%的脂肪和一些礦物質、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

事實上,白米飯主要問題就出在“白”上。白米是經過加工後制成的,具有易消化、升糖快的特點。古代人群所食用的大米多數沒有經過精加工,可以算是粗糧,再加上古代人大部分從事重體力勞動,身體所消耗的熱量大于攝入的,在這種情況下,患糖尿病的風險會更低一些。

而現代人大多存在運動量不足的情況,每天身體所能消耗的熱量相對較低。又攝入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富含能量的食物。長期如此非常容易導緻身體發胖,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三、白米飯還能吃嗎?怎樣吃米飯更健康?

白米飯竟然真的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白米飯是不是不能吃了?

當然不是,并不是說不能吃白米飯,而是要有選擇地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日主食攝入建議以粗細糧搭配,保證每日攝入谷薯類250~400g(谷物/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在這個基礎上配合上适量的白米飯即可,具體怎麼做呢?

  • 粗細搭配

    日常可以将大米和其他粗糧相搭配煮制,燕麥、芸豆、綠豆、糙米以及黑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糙米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中和白米飯升糖指數快、膳食纖維含量少的問題;

    燕麥内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同時還含有氨基酸成分。進入體内後,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和幫助控制血糖,對于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的好處。

  • 主食和副食搭配

    日常可适當地減少主食攝入量,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豆制品以及魚肉等,這樣做可以讓米飯的攝入量減少,餐後血糖升高也會慢一些。

    四、這4種米飯确實需要少吃,管住嘴巴

    雖說米飯沒有坊間傳言的那麼差,但是我們也要注意避開一些沒那麼好的米飯,具體有哪些?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夏燕瓊指出,在日常要注意四種飯盡量少吃,包括精白米、炒飯、剩飯、軟爛飯。精白米飯、剩飯和軟爛飯在食用後消化速度非常快,極易導緻餐後血糖飙升。而炒飯在烹饪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加入一些油分,會增加飯内的能量,并且非常容易吃多,增加肥胖的風險。

    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辨别謠言,不要輕信一些不靠譜的說法,導緻生活受到不必要的影響。米飯沒有謠言中的那麼差,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大家一定要健康飲食,好好吃飯!#健康明星計劃#

    參考資料:

    [1] 《“幹飯人”注意!這四種飯要少吃》.中國日報網.2021.3.5

    [2] 《常吃白米飯,就易得糖尿病,居然是真的!主食應該這樣吃》.廈門晚報.2017.5.5

    [3] 《吃白米飯得糖尿病?老祖宗吃了上千年,咋就沒事?》.健康時報.2017.5.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