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縣衙門的職位有哪幾種?前些日子發了一篇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各職官又相當于現在的什麼崗位?的文章,閱讀量較高評論區也很熱鬧,有讀者留言說能不能再講一講府的人員配置以及與現在的官職對應情況拖了幾天,禦史這就補上,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在清朝縣衙門的職位有哪幾種?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前些日子發了一篇清代一個縣有多少正式編制?各職官又相當于現在的什麼崗位?的文章,閱讀量較高評論區也很熱鬧,有讀者留言說能不能再講一講府的人員配置以及與現在的官職對應情況。拖了幾天,禦史這就補上。
清代府的概況府的設置情況從清初到清末是有一個較大變動的,按照《光緒會典》的記載,清中期全國共有185個府。到了光緒以後,随着台灣、奉天、吉林、黑龍江、新疆先後建省,府的數量增加到215個。
府的最高長官是知府,起初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後為了區别道員,改為從四品。按照清代官制,知府例由京察一等之翰林院侍讀、侍講,内閣侍讀、給事中、禦史,以及各部郎中、員外郎、直隸州知州等升任。
盡管清代不像明代那樣,府有大、中、小之分,但各府還是有一定區别的。以行政等級而言,有省府,外府之分;以官缺而言,又有最要缺、要缺、中缺、簡缺之分。
以蘇州府為例,行政級别就比較高,它是江蘇巡撫駐地,與江甯府同為江蘇省省府,因此蘇州知府就好比現在的南京。再如浙江的嘉興府,為“沖、繁、疲、難”四字俱全之最要缺,故在任職資格上,比一般的府要高很多。
知府衙門的人員配備情況各府設最高長官知府一人,總領各屬州、縣,凡宣布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征收賦稅等一切政務。
知府以下設有佐貳官同知、通判。同知品級為正五品,古代尊稱同知為“司馬”,公文上則用“府丞”;通判為正六品,尊稱“别駕”,行文與官名同。
同知、通判是知府的副手,但清代的情況比較特殊,同知、通判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與知府同城辦公,為知府的輔佐官,他們分掌府内之政務;第二種屬于外派性質,一般派往轄區内重要的屬地擔任長官。
外派的同知、通判一般不在州、縣,而是以“廳”為駐地。“廳”也是清代特有的行政單位,通常是一些新建的地區,因不便設府、州,乃設廳。
廳也分直隸廳、散廳,一把手就是同知、通判。若是隸屬于布政司的直隸廳,其級别與知府同;若是散廳,則級别與州、縣相同,隸屬于府。
同知、通判與縣丞、主簿不同,是每個府的标配。一般的府都設有一二人、事繁的則有三四人。如果與知府同城,那麼同知、通判主要分管糧運、督捕、海防、江防、農桑等事。此外,還有一些同知、通判監管河道,但數量很少,僅有個别。
順治、康熙時期,府的佐貳官還有推官、理事,分管一府之刑獄,與縣典史的性質一樣。但此後裁撤不設成為定制。
知府的屬官就比較多了,有經曆司經曆(正八品)掌衙門内出納文移諸事,知事(正九品)職掌與經曆同。僅有事繁之府才會共設經曆、知事,一般的府設一人。
照磨所是府衙掌勘磨卷宗等事的辦事機構,設照磨(從九品)一人;司獄司是掌理獄囚的辦事機構,設司獄一人(從九品);宣課司掌稅收,設大使一人(從九品);稅課司掌一府之雜項稅課事務,設大使一人(從九品);
府倉掌一府之錢糧存儲,設大使一人(從九品);茶引批複驗所掌理茶引事務,設大使一人(未入流);驿站設驿丞一人(未入流),掌一府之驿站事務;醫學為府屬之醫官,設正科一人(未入流);陰陽學設正術一人(未入流),掌一府之風水、星象;僧綱司設都綱一人(從九品)、副都綱一人(未入流),掌一府之僧人管理;道紀司設都紀一人(從九品)、副都紀一人(未入流),管理一府之道士。
清代實行教育、行政分家,各地的學官自成一個系統,府的學官為府教授一人(正七品)、訓導一人(正八品),外加若幹名的複設訓導(未入流)。
府各官與現在的官職對比上面介紹了清代府的人員配置情況,但具體到某一個府情況又是不一樣的。這裡就以最高配為标準,與現在的官職進行一個對比。
知府權力最大,類似現在的市委書記并且一定要兼省長、人大主任;同知則是專管黨務的市委副書記,或是常務副市長;通判可以理解為一般的副市長。因同知、通判都有督捕的職責,所以又兼市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如果是外派的同知、通判,那麼就可以理解為縣級市市委書記兼市長。
經曆司因為主管出納文移,因此經曆與現在的秘書長類似,知事則可以理解為副秘書長;照磨所掌勘磨卷宗等事,其職能相當于市委辦公室主任、市政府辦公室主任,還兼有檔案局局長的部分職責;
司獄司掌獄囚,因此司獄對應的就是檢察院院長、法院院長以及看守所所長;宣課司大使掌稅收,好比是市财政局局長;稅課司大使主官雜項稅務,主要針對的是商賈,與市工商局局長有點相似;
府倉主管錢糧倉儲,對應的就是市糧食局局長,其實這個崗位多少也與财政局沾點邊;茶引批驗使大使主管茶引事務,這個就很難找到具體的對應職務,倒很像是農業局下屬的某一機構;
驿丞負責驿站事務,主要包括官員往來,公文遞送等,類似市交通局局長、郵政局局長、市政府信息科科長;
醫學正科主管一府醫學,類似市衛生局局長、市人民醫院院長;陰陽學負責風水、星象,兼任國土資源局局長、規劃局局長、氣象局局長;
僧綱司都綱負責僧人管理,類似市宗教事務局局長,副都綱則是副局長;道紀司與僧綱司類同。
府教授為最高教育長官,等同市教育局局長,訓導則副局長,又或是市裡大學校長、重點中學校長;複設訓導則是負責具體教學的,即普通的教師崗。
上面列出的隻是府文官的正式編制人員,六房各書吏則不算正式編制,故沒有列入。此外還有武職人員、各班衙役、以及各類攢典也沒有計算在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