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甯桂花之鄉的由來?來源:鹹甯日報-鹹甯網“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湖北省鹹甯市的秋天,是桂花的味道10月中旬,因積溫影響延期開放的鹹甯桂花次第盛開,金桂似金,銀桂如雪,滿城盡是桂花香,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鹹甯桂花之鄉的由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鹹甯日報-鹹甯網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湖北省鹹甯市的秋天,是桂花的味道。10月中旬,因積溫影響延期開放的鹹甯桂花次第盛開,金桂似金,銀桂如雪,滿城盡是桂花香。
桂花樹齡極長,一般在中秋節前後開花,加上古老的月亮崇拜與桂花種植習俗,人們常用它們來象征長壽和團圓。入唐後,人們開始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因此,古代人喜愛在書院、文廟、貢院等種植桂花樹,賦予桂花更多的文化意蘊。
鹹甯作為“中國桂花之鄉”“中國嫦娥文化之鄉”,桂花種植、古桂數量等方面在全國領先。鹹甯全市6個縣市區45個鄉鎮栽植有桂花,面積約10萬畝。現有産花樹約100萬株,年産鮮桂花約150萬公斤,其中桂花苗圃近2萬畝,每年産桂花苗2.5億株。
建設中國桂花城,文化研究要先行。9月底,中國桂花文化論壇在鹹甯市鹹安區舉行。來自全國與桂花文化相關的多學科領域專家代表建議,鹹甯市要加快建設“中國桂花文化之鄉”,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助推文旅産業融合、鄉村振興。
桂花成為鹹甯地标文化是曆史的選擇
鹹甯地名出自《周易》“首出庶物,萬國鹹甯”,意思是有德之君的出現使得天下皆得安甯。桂花之香,甜蜜濃厚、清新淡雅,高貴而又接地氣,既具有消除疲勞之功效,又有獨特的安神、鎮靜作用。鹹甯自古就有種植桂花的傳統,因此鹹甯将桂花作為市花、市樹。
“鹹甯作為桂花之鄉,名不虛傳。”中國花卉協會桂花分會名譽會長向其柏說,“中國有2500多年的桂花栽培曆史,桂花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這與鹹甯城市之名高度契合。”
桂花深受國人喜愛,然而,正因為桂花太普遍、太常見、太熟悉,鹹甯桂花産業長期處于徘徊不前的局面。為改變這一局面,鹹甯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域建設中國桂花城。“希望讓人一提到桂花就想到鹹甯,一說到鹹甯就想到桂花。”鹹甯市政協主席曾國平介紹,正是基于鹹甯桂花的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今年初,鹹甯市委、市政府提出用10年時間把鹹甯建成中國桂花城,将推動鹹甯桂花産業高質量發展,推進人、城、桂花深度融合,和諧統一。
“鹹甯打造中國桂花城非常可行,也很有必要。”中國花卉協會桂花分會副會長王賢榮說,“當全世界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鹹甯以桂花為媒,展示城市的芳香、健康的生态、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讓我們共期‘天下鹹甯’!”
“地域标志性文化不是我們當代打造出來的,而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中國農業曆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在鹹甯講授“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入門”,所謂農業文化遺産,是指人類在曆史上創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傳承至今,具有重要價值且又很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桂花,是鹹甯天賜的寶貝。”苑利認為,桂花長期與鹹甯自然環境相融合,如果人們保護意識不強,桂花資源的價值便不能得到充分體現。所以,将桂花納入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勢在必行,讓保護桂花變成助推鹹甯高質量發展、讓鹹甯人民享受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
鹹甯與桂花文化結下不解之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桂花原産于中國西南部,經過長期栽植、自然雜交和人工選育,鹹甯已是中國桂花的五大産地之一,其氣候、土壤、地理條件都非常适合桂花種植。“鹹甯桂花”已注冊為國家地理标志商标。
鹹安區桂花鎮桂花源風景區至今保存着大量成片的百年古桂花林,仲秋之季,花香和樹香彌漫山間,沁人心脾。當地百姓愛桂花、種桂花、賞桂花、食桂花,還将桂花配制成當地特色的香味食品與美酒。桂花已滲透到人們的生産生活之中,形成獨特的民俗風情。
鹹甯有較好的桂花科研基礎,編輯出版了《鹹甯桂花與文化》《中國桂花》等專著,還形成桂花酒、桂花飲料、桂花食品、桂花香料等4個系列近100個産品。
鹹甯以桂花之名裝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屋外栽有金銀桂,勝過家中小錢櫃。”在鹹甯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将桂花樹種在大門口兩側。桂花樹的“桂”字和“貴”字同音,在門口種植桂花樹有喜迎貴人的寓意。在鹹甯城區,命名城市道路、橋梁、廣場和小區時,多以“桂”為名。這裡的人們、商家取名時,多選用“桂”字,習慣稱8月為“桂月”。
“桂花文化,是自然界桂花與人類社會相關族群在長期生産生活過程中發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精神活動及其産物。”湖北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鹹甯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定光平介紹,中國古代流行嫦娥奔月、月宮桂樹、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受此啟發,在鹹甯民間文藝沃土中,産生、流傳大量與桂花有關的傳說故事、歌謠、諺語以及民間叙事長詩。至今,鹹甯有的農村仍保留了守月華、中秋祭月、杠桂花神等民俗。鹹甯市市歌《江南桂花香》傳唱大江南北。
世界上選擇花為城市标簽的很多,有20餘個城市視桂花為“市花”,但整體識别度不高,鹹甯實現“花城合一”大有可為。2009年以來,鹹甯市立足桂花和溫泉這兩大資源,每年在桂花盛開時節,舉辦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推出主題“桂花宴”,組織桂花文創産品創業大賽。目前,鹹甯以桂花為主題的旅遊景區有潛山森林公園桂花館,桂花鎮桂花源景區、鳴水泉景區等,桂花産業逐步發展成為鹹甯頗具規模的特色産業。
凝聚桂花文化之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在各種神話傳說中,桂花樹被視為仙樹而受崇拜,曆代都有詩人贊美其不凡來源。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順智說,桂花的品格和文人精神分不開,古典詩詞中,豐富多彩的桂花文化意象,為研究鹹甯桂花文化提供了多種視角和豐富載體,要從中汲取營養,并将其傳承光大。
“桂花本是物象,經過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藝術創作變成了意象。”陳順智認為,相比“竹梅蘭菊”,“桂”表達的含義似乎更多,一提到“桂”,人們聯想到清新、淡香,又可聯想到勝利、狀元,還可以聯想到美麗、神秘……就是因為“桂”為中國之獨有,地位極高,其蘊涵之豐富給世人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從水、熱、氧、土壤、根際菌群等生态因子來綜合研究,鹹甯的生态環境适合古桂生長。”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王賢榮說,我國古桂集中分布于長江流域,主要在湖北鹹甯,其次為廣西、福建、浙江,品種以金桂、銀桂居多,100年-200年占60%,300年-400年占24%。由于古桂群的稀缺性及優越生态因子,更加凸顯特色,強化康養功能,彰顯健康生活方式。
王賢榮表示,古桂就是一個祥瑞的圖騰象征,不僅具有美好的象征意義,且群衆基礎好,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可以以桂花為主力軍,來打造核心城市形象。建議把鹹甯古桂群生态環境中的自然因子、人文因子及當地曆史文化打包起來,申請農業文化遺産,使得鹹甯的民族精神文化得以傳承。
“桂雨香風入夢來,金花銀花滿山開。”10月12日,鹹安區在桂花鎮舉辦桂花文化遊“源”會活動,3000餘遊客現場踏香賞桂、寫字作畫、朗誦詩歌,網友們在直播間雲上追香。
“要把鹹安建設成中國桂花城文史農旅融合的示範區、核心區。”鹹安區委書記顧興旺信心滿滿,鹹安将通過“留桂、添桂、增桂、植桂、選桂、保桂”等6大舉措,打造“桂園、桂道、桂河、桂院、桂山、桂廊、桂泉”等七大桂城景觀,抓緊編制桂花規劃、挖掘桂花文化,提振桂花産業、擦亮桂花品牌。
鹹甯市中國桂花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桂花資源保護培育為基礎,以桂花全株精深加工和全面利用為主業,發展桂花文旅康養,實現三産融合,建成完備的産業鍊條,桂花全産業鍊産品、服務、品牌、規模達到全國領先、國際水平;以文化為魂,以全市域植桂添香為抓手,以舉辦桂花節為推手,着力打造以桂花為主題的鹹甯城市公共品牌和城市标識,通過桂花文化把桂花和鹹甯聯結在一起,實現從“中國桂花之鄉”到“中國桂花城”的轉變。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何紅衛 樂明凱 原載《農民日報》2021年10月28日頭版)
本文來自【鹹甯日報-鹹甯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