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用什麼驅蟲

古人用什麼驅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3:06:35

□鄭學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長卿在《驚蟄》一詩中雲:“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鲫鲥早成蔭。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驚蟄後萬物複蘇,冬眠的蟲子也蘇醒了,家中的爬蟲走蟻應聲而起,爬出洞穴,四處覓食。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孵化,田地裡的蟲害也增多了。

古人用什麼驅蟲(山東古人怎麼滅蟲驅毒)1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标志着仲春時節的開始。每到這時,氣溫一般回升比較快,春意更濃。民間把驚蟄當做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在開始預備為春耕忙碌的同時,也衍生出許多有趣的習俗。驚蟄也是各種細菌和蚊蟲活躍的時候,各種微生物迅速繁殖,加上空氣又特别幹燥,這樣就造成了病菌流行的狀況。古人便采取多種辦法驅蟲滅毒,流傳下來很多習俗。

煙熏火燎驅毒蟲

驚蟄這天,山東魯南等地最普遍的習俗是烙煎餅,農民在自家庭院之中支下鐵鏊子,用幹草或作物稭稈生火,意思是用煙火将害蟲病毒熏跑或燒死。烙煎餅的糊子是由五谷雜糧在石磨上研磨而成,膳食纖維多,有益于健康。

有的地方還會在這天吃煎香油餅,也是為了消毒。香油有藥用價值,主治喑啞,通大小腸,敷治各種惡瘡,殺蟲,秃發的還可用它生發。其主要原料芝麻被中醫稱為一味強壯劑,有補血、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适用于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頭暈耳鳴等症狀。《本草綱目》稱芝麻油可解熱毒,滅毒蟲。用香油煎炸食物,香氣四溢,可使竈台上的蟲類絕迹。俗稱“熏蟲”。

古人用什麼驅蟲(山東古人怎麼滅蟲驅毒)2

山東還有驚蟄吃韭菜餡餅的習俗。韭菜藥用價值很高,又叫起陽草,味道非常鮮美,還有獨特的香味。韭菜的獨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用韭菜做餡餅食用,能散疲活血,溫中下氣,補虛壯陽,在腸内起消毒作用。韭菜汁外用可除各種蛇蠍惡蟲之毒,因此民間有“如果有蟲子爬入耳内,用韭菜汁灌入就可将蟲子趕出”的說法。

炒驚蟄吃“炒蟲”

魯東南一帶民間有驚蟄炒鹽豆的習俗,名曰“炒驚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黃豆)“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腫毒。研末,調熱水,塗痘後癰。”人們先将黃豆放在鹽水中浸泡,然後再在熱鍋中爆炒。一方面食用黃豆能消除腸胃中的病毒,另一方面炒黃豆時發出“噼啪”之聲,表示蟲子受熱鍋煎熬時的蹦跳之音。有的主婦在炒黃豆時以炊棍敲鍋台,謂之“震蟲”,一邊敲,一邊唱咒語:“驚蟄節,敲瓢叉,十窩老鼠九窩瞎,還有一窩不瞎的,送給南嶺老八家。”

古人用什麼驅蟲(山東古人怎麼滅蟲驅毒)3

“老八”指專吃老鼠的蛇。更有意思的是,各家各戶通宵達旦炒黃豆或麥粒,反複十幾次,邊炒邊咒道:“炒炒炒,炒去黃蟻爪;熏熏熏,熏死黃蟻公。”據說有一種黃蟻喜歡甜食,經常肆無忌憚地爬聚在主人家的糖果上吸食,很容易留下細菌,傳染疾病,人們認為炒黃豆能炒死黃蟻,并且當年家中無蟻蝼滋生。

在一些地方,驚蟄日在熱水中煮帶皮毛的芋子,吃芋子飯或芋子餃,以芋子象征“毛蟲”,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蟲,認為這樣可以消滅多種毒蟲,故俗語稱“炒蟲炒穿,煮蟲煮穿”。

有的地方還将谷種、豆種、南瓜子、向日葵子及各種蔬菜種子取一小撮放入鍋中幹炒,取諧音謂之“炒蟲”。炒熟後,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嚼,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盡興時還要比賽,誰吃得越快,嚼得越響,大家就來恭喜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有時還分給鄰居小孩食之。

撒蜃炭與石灰消毒

在沒有石灰的遠古時代,膠東沿海地區有撒蜃炭的習俗。蜃是水中大蛤蜊,各種蚌類和牡蛎都屬于蜃類。将蜃殼燒成灰,稱為“蜃炭”。人們用蜃炭消毒預防疾病的曆史非常久遠。

《周禮·秋官》記載:“赤發氏(周時的官名)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以灰灑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蟲。”鄭玄注:“除牆屋者,除蟲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搗其炭以坋之則走。”狸蟲指隐藏在房屋孔穴裡的跳蚤、虱子之類的蟲子,都是傳染疾病的媒介,故而需用蜃炭撒遍房屋的每個角落以滅虱蚤。

晚清經學大師孫诒讓著《周禮正義》說:“《掌蜃》注謂蜃炭可以禦濕,蓋兼可以殺蟲,故擣(搗)其炭為灰,以被牆屋而攻之,則蟲豸畏其氣而走避也。”如今在臨海瀕河地區,因産蛤,還在利用蜃炭以除瘟驅蟲。

古人用什麼驅蟲(山東古人怎麼滅蟲驅毒)4

古人撒蜃炭的畫作

自從石灰問世後,撒石灰消毒已是人們的普遍習俗。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編著的經典古傳秘方《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糁門限外,可絕蟲蟻。”石灰具有消毒殺蟲的功效。在驚蟄這天,古人撒在門檻外和庭院中,希望蟲蟻一年内都不敢上門,不要來騷擾自己。有的用石灰撒地,畫出弓箭形狀,稱之為射蟲。石灰性辛溫,略有毒,能吸收濕氣,使物體幹燥、堅實而不腐敗。在醫學上,主治惡瘡、癫痛等,和鹽一起用,還能愈合創口,凝固血液,有止血的功效。據說,把石灰貯藏在瓦甕裡,收藏食物,可以避免潮濕、腐爛及生蟲子。

南朝著名醫藥家、煉丹家陶弘景說:“石灰,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竈燒竟,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末矣。”

吃梨讓蟲害遠離莊稼

在山東及北方各地,還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可以說,梨是唯一在二十四節氣中占一席之地的水果,古人稱梨為“果宗”。現在我們吃梨,通常是洗淨就吃。但在古時,尤其在唐朝,梨是要蒸着吃的。無論生吃或熟食,驚蟄日吃梨,是一種寓食于節的民俗傳承。

驚蟄這個節氣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髒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

古人用什麼驅蟲(山東古人怎麼滅蟲驅毒)4

另外,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預防。有的地方還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從健康方面講,驚蟄時期,天氣明顯變暖幹燥,很容易使人口幹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效果。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