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笛子,首先會令人想到那音質特殊、宛轉悠揚的動聽曲調,想到笛子主人的潇灑、儒雅,卻很難把它與兵器聯系在一起,這也是江湖上把笛子用做暗器的一個原因。
在過去武林中,武士為了自衛,有的也是為了攻擊對手,并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往往會把武器僞裝起來,這便有了笛子這種暗器。
以笛子為兵器者,當首推梁山好漢地明星“鐵笛仙”馬麟,他手中一隻銷魂無雙長笛,卻使用鞭、锏的路數,“掃、劈、砸、撩,崩、架、截、挂,兼可點穴、打穴,既猛又巧,縱橫江湖,無人能敵。在曆次的攻防征戰中,為梁山立下汗馬功勞。《射雕》中的黃藥師手中玉箫,也屬此類。那雖隻是藝術表現形式,而且因他武功太高 根本就用不着兵器,象征意義大于實戰意義,也隻有遇到諸如洪七公這等絕世高手,并動用打狗棒時才會用它。
而在舊時武林中,武士手中的笛子隻需一旋一擰,便能拔出一把鋒利的短刀、短劍。日本忍者就對此情有獨鐘,他們稱之為“笛刀”。外形看是笛子,實際是殺人利刃。笛刀按檔次分别有鐵制、竹制,也有黃銅精制的,有的普通,有的漂亮,它一現身,讓人防不勝防。
有的“笛子”,還可能是“袖劍”僞裝的。它就是一款發射裝置,觸動機關,裡面就能疾射而出一支利箭,殺人于無形。還有一款,竟是用嘴吹氣發射的,它叫吹箭,也叫吹針。起初這是一種狩獵的工具,是由亞馬遜河流域以及中美洲熱帶雨林地區原住民發明的。後來傳入了印度、中國和日本,深受日本忍者喜愛,他們尤善此技。吹箭個兒頭不大,卻非常鋒利,吹射時無聲無息,非常隐蔽,有的還會在箭頭上塗上劇毒,殺傷力極大。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暗殺兵器。
不想有次在公園中,卻曾遇到兩個十多歲的小孩,他們竟在把玩這種玩具,用力吹笛,有一飛箭射出,雖射程不遠,卻也能釘在樹杆上,看來有的商家已在批量生産這種玩具,小朋友玩它,可一定要注意安全。
(分享俠義豪客 關注紅色武林 下篇更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