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牧場集中于南北緯大約40到50°區間的溫帶草原。這些地區所出産的高品質的奶源,占據世界高端乳品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自西向東的北半球黃金奶源帶包括了愛爾蘭、荷蘭、法國諾曼底、德國北部、蒙古、中國内蒙古、日本北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等地區。位處南半球黃金奶源帶的,僅有澳大利亞南部、新西蘭、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3個地廣人稀的區域。
奶源産地是決定奶粉品質的最關鍵因素。在國際乳業整體趨冷的大形勢下,尋找好奶源已成為奶企戰略布局的關鍵點,國内奶企接二連三去海外建廠就是搶占優質奶源的具體體現。國産奶粉都有哪些布局了海外工廠?
哪些國内乳企布局海外工廠?
光明
2010年11月,光明乳業收購第一家境外子公司新西蘭新萊特Synlait Milk Limited,開始了邁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作為新西蘭排名第三的乳品原料供應商,新萊特為光明乳業提供了優質高品質奶源。
2011年, 光明乳業在新西蘭坎特伯雷的雪山牧場建立生産基地, 使新萊特順利投産高端嬰幼兒奶粉培兒貝瑞, 并在一年多時間裡迅速占領中國嬰幼兒奶粉高端市場10%的份額。
聖元
2012年9月聖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投資約7億元人民币在法國建設奶粉工廠。聖元早在3年前,就開始重視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深刻運用其精神内涵,大膽抓住時代發展機遇,開始了海外布局的步伐。
聖元法國工廠,即聖元卡萊夢工廠,這座占地面積達3.8萬平方米的奶粉生産、包裝工廠,所需投資金額1.7億歐元,折合人民币15億元左右,是中國乳品企業在海外最大的投資項目,也是世界最大的單體嬰兒奶粉工廠。萊夢工廠坐落于法國布列塔尼半島,身處北緯48°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這裡遠離工業區,水草豐美、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土壤肥沃,是全球公認的優質奶源産地。
蒙牛(雅士利)
2013年1月,也是在新西蘭,蒙牛旗下的雅士利宣布投資約11億人民币自建工廠。雅士利新西蘭工廠于2014年下半年落成投産,年産能約為5.2萬噸。該項目投資總額估計為人民币11億元,其中9.5億元用于項目基建和購買生産設備等硬件設施,1.5億元将作為雅士利新西蘭乳業有限公司的營運資金。作為雅士利國際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新西蘭工廠屆時将成為集團的海外生産基地,主要生産嬰幼兒配方奶粉成品及半成品。
新西蘭的原奶價格相對較為便宜,且中國與新西蘭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2020年乳制品的進口關稅将降至零,這對于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增強企業競争力有積極作用。
合生元
2013年,合生元與法國著名乳制品生産商IsignySainte Mère簽訂股權投資與融資框架協議,雙方合作投資6500萬歐元設立新工廠,其中合生元投入2000萬歐元。15年6月,該工廠正式投産。合生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飛表示,合生元需要确保從歐洲獲得足夠、持續的奶源供應。而此舉是為了滿足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同時提高自身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産技術以及配方創新的升級。
伊利
2014年12月18日,伊利股份(600887)宣布,将投資11.03億元在新西蘭建配方奶粉廠,年産4.7萬噸配方奶粉,項目已經展開。建廠是通過收購新西蘭南島南坎特伯雷地區的新西蘭大洋洲乳業有限公司來完成的。伊利下屬境外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及香港金港商貿控股有限公司出資300萬新西蘭元,完成收購該企業100%股權。
14年11月12日,中國内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聯手美國乳制品公司DFA計劃在美國堪薩斯市合建全美規模最大的奶粉廠,這也是這家中國乳制品巨頭向海外擴張的最新步伐。伊利當天在向上交所公布提交的文件中表示,該廠将年産8萬噸奶粉,産品不僅會供應中國市場,也會供應全球其他市場,不過該公司并未透露生産的奶粉中有多少将銷往中國市場。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伊利與DFA此次共同出資建設的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美元(約合6.2億元人民币),其中伊利投資3000萬美元,持有合資公司30%股權,DFA投資7000萬美元,持有合資公司70%股權。
澳優
2014年澳優在荷蘭投資興建Pluto工廠和Hector工廠,并且在荷蘭擁有三個子公司:Lyempf(以濕法生産原料基粉)、Lypack(主要做配方和罐裝)和Hyproca Dairy(奶粉生産);2016年9月,澳優投資約人民币2185萬元與新西蘭第二大乳品公司Westland合資建廠;2017年,澳優先後收購了ADP奶粉工廠100%股份及OzFarm50%股權,進一步擴大了在全球優質奶源上的戰略布局。澳優通過海外布局的8大工廠,整合了世界資源服務其全球市場,從而實現了自身的騰飛。
宜品
宜品乳業主要生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HAM成立于2016年4月,總投資約115億韓元(1000萬美元)。其位于韓國全羅南道光陽市,占地面積約 4800平方米,年度生産能力5000噸。北安宜品努卡乳業有限公司和HAM同屬宜品乳業集團的子公司。
飛鶴
2017年9月份,中國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飛鶴在加拿大金斯頓投資建設的嬰幼兒奶粉廠,于2017年6月破土動工,将于2019年下半年完工并投入生産。這一項目總投資額為3億加元(約合人民币15.8億)。
這是這家東北奶粉生産企業的第八家生産工廠,也是其在美國工廠外第二個海外工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加拿大金斯頓,為飛鶴布局的兩個海外工廠。據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稱,飛鶴在金斯頓生産的牛奶粉和羊奶粉85%将運回中國銷售。
貝因美
貝因美早在2013年就與愛爾蘭Kerry集團戰略合作,在愛爾蘭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愛爾蘭全資子公司,生産的貝因美綠愛和紅愛也已通過注冊。2016年9月19日,商務部批準貝因美與國外奶企恒天然合營海外工廠。
布局海外,遠水能解近渴?
好奶源仍是“奶粉”最好賣點
根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一份報告,2011年至2016年中國對進口奶粉的需求幾乎翻了一番。雀巢、達能、美贊臣、荷蘭皇家菲仕蘭和雅培幾大進口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加起來已超過50%,而對比起來,作為本土最大乳企伊利在奶粉領域的市場份額為5.4%。
我國的農業生産體系決定了我國的農産品成本長期遠遠高于歐美、大洋洲等國家和地區的,這同時也意味着我國的乳品價格沒有優勢。奶企紛紛去海外找奶源,最主要的還是為了規避國内消費者2008年奶粉事件産生的後遺症帶來的市場風險。
“自2008年以來,消費者對國内品牌信心不足,同時盲目信任來自國外的産品。”雅士利公共事務副總經理朱國剛稱。因此開發國外原産地生産及包裝的中高端奶粉正在成為各大品牌的布局重點。國金證券分析師亦稱,伊利加快布局海外奶源,主要是出于提升品牌美譽度的考量,以争搶國内超高端奶粉市場份額。
除了取得原裝進口身份,借助海外資源,獲得穩定質量的奶源和較低的成本也是國内奶粉品牌大舉海外投資的原因。奶企海外建廠,除了可以獲得質優價廉的資源,降低生産成本,同時國外奶源可獲得消費者信任,迎合消費心理外,還有助于企業提高視野,向國際化企業邁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