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0 22:18:46

哈爾濱紅腸之所以誕生在哈爾濱,是曆史的因緣際會;哈爾濱紅腸之所以紮根在哈爾濱,則緣于秋林·裡道斯等品牌百年如一的不懈深耕——對哈爾濱紅腸工藝的傳承與疊代,對東歐風味與本地口味的融合與創新,對本地美食“正宗”二字的堅持與發揚。

中國人對美食的正本溯源有着相當的執念,舌尖上的中國,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食,地方特産美食的所謂“正宗”,凝結着當地的水土、獨有的烹饪方式、甚至鄉愁;正宗是本地人回憶中不可取代的味道,是外地人心心念念一定要買到的正品。

122年前,那位名叫秋林的俄羅斯商人,将這根俄語名為“裡道斯”的紅腸帶到哈爾濱這片土地上,一定想不到,122年後,秋林·裡道斯被賦予了一個中文名字:哈爾濱紅腸。“秋林·裡道斯=正宗哈爾濱紅腸”,将這個标簽植入所有用戶心智,靠的不是營銷手段,不是品牌宣傳,而是實打實的5個“正宗”。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1

01

正宗商标·“哈爾濱紅腸”集體商标

消費者概念裡,将豬肉絞碎加工腌制,灌制入腸衣當中,然後用木炭熏烤,每一個大概20cm長度,呈棗紅色,吃起來有肉香、胡椒香、蒜香的肉灌制品,都叫哈爾濱紅腸,然而并不是所有紅腸都能被稱為“哈爾濱紅腸”,隻有取得“哈爾濱紅腸”集體商标使用資格的品牌産品才可以。

秋林·裡道斯正是第一批獲準使用“哈爾濱紅腸”的品牌之一,同時也是“哈爾濱紅腸”行業标準起草單位。據哈爾濱紅腸産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秋林·裡道斯的年銷售額占比哈爾濱紅腸整體産業年銷售額的30%,是實至名歸的領軍品牌。

02

正宗工藝·百年非遺

正宗哈爾濱紅腸,非25道工序不能成就,少一道,少的就不隻二十五分之一的味道。25道工序不僅是宣傳上的口徑統一、行業内的公開标準,更是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百年工藝。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2

①0℃-4℃冰水腌制

低溫更易儲存口感,在25道工序的第四道“腌制”環節,是将紅腸的靈魂賦予豬肉的關鍵節點,秋林·裡道斯采用0℃-4℃冰水腌制,能最大限度地将豬肉的鮮香與紅腸秘制的配料香融合為一體

②20分鐘人工攪拌

機器時代,連家用廚房電器都已經有簡單的攪拌研磨機了,而秋林·裡道斯仍舊堅持傳統工藝,“攪拌”這個環節之所以依靠人工,原因無他,是為了在攪拌過程中,技師親自操作能留意到水分等因素,而且每一鍋的攪拌時間都是20分鐘,時間标準化與傳統的經驗化并行。

③18cm手感打結

在機器尚未普及的匠人時代,曾用俗語“手拿把掐”來形容精研工藝的手藝人。而秋林·裡道斯灌腸工人灌制紅腸的過程,正是這句俗語的最佳诠釋。一雙雙佩戴醫用級無菌手套的巧手,以肉眼幾乎不可見的速度,捋順腸衣,均勻灌制香腸,然後幾乎看都不用看就能準确地在18-20cm處打結。手工打結的紅腸,比機器分割的,更能保證肉的彈性。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3

④4堆木柈火,40℃的爐膛溫度

“擡手試爐溫,人工挪火堆”是秋林·裡道斯熏爐技師的獨家技術活。有媒體曾報道,熏制技師平均一年燒壞20多雙鞋。在哈爾濱紅腸制作的25道工序中,斬拌、腌制或許還能依賴機器,可熏制環節卻完全人工控制。出師的師傅,用手摸一摸爐膛的溫度濕度,才會點燃木柈火。4堆木柈火均勻放置在呈長方形的熏爐中,師傅會自己掐算時間,觀察紅腸的顔色、濕度,手工挪動木柈火堆。擺成什麼形狀,一年四季、下雨晴天全都不同,這考較的是熏爐技師不外傳的法門。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4

⑤1.5米=紅腸與木柈火堆的距離

紅腸與木柈火堆,1.5米剛剛好。近之一分,則容易焦黑;遠之一分,則火候不足。當木柈火燃起熏爐煙,缭繞上升,在熱度的烘烤下,在煙氣的熏蒸下,經過前12道工序來到這裡的豬肉腸,15分鐘後,将呈現出紅腸最初的模樣;再經過高溫蒸煮的洗禮,回到熏爐;高溫大火升高爐溫,然後撤掉明火,利用餘溫烘烤一夜,吸飽了木炭熏香,釋放了豬肉鮮香的秋林·裡道斯紅腸,就出爐了。在這十幾個小時中,熏爐中木柈堆的餘燼不滅,這是還原了幾百年前的俄羅斯波羅的海地區的傳統技法,将美食交給“時間”,于是在這個環節,哈爾濱紅腸最具标志性的熏烤木炭芳香和特有的棗紅色,就神奇地産生了,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5

這種全靠心口相傳,從不付諸筆端,也無數據制約,充滿着匠人精神的非遺工藝,承載着曆史的厚重,閃耀着人文的光彩,充滿着儀式感的鄭重、神秘,韻味十足。這可能就是傳統工藝不少,而哈爾濱紅腸制作工藝卻能列入非遺的原因。所以即使每年木材耗資近百萬元,即使手工熏制不免有失手出現次品導緻成本上升,即使很多紅腸企業紛紛選擇電烤,秋林·裡道斯仍堅持選用木質熏烤的原因——既然選擇熱愛,必然堅持傳承。

03

正宗口味·第一口見分曉

來到哈爾濱的地界上,隻要與食品行業沾邊兒的店,都在賣紅腸。哈爾濱紅腸看起來差别不大,可是正宗的哈爾濱紅腸咬一口就知道不同。

秋林·裡道斯的紅腸,隻需要輕輕一咬,薄、脆、嫩的天然豬腸衣就裹着一小塊紅腸入口,牙齒接觸腸衣那“斯嘎”一聲幹淨利落的斷裂,是别家紅腸絕沒有的。因為這是天然豬腸衣,被正宗木炭火2次熏烤過,才會産生的效果。那腸衣上的淡淡煙熏“黑”暈染腸衣裡的紅腸“紅”,是紅腸特有的“煙熏妝”。

少了第一口咬下去的腸衣斷裂的幹脆,哈爾濱紅腸就少了第一口驚豔。雖然腸衣裡的肉才是主角。

經過木炭熏烤的腸衣,在咀嚼中慢慢在口腔裡化開,然後與紅腸香味融合的纏綿口感,讓口腔中紅腸的肉香、胡椒香、少許蒜香和木炭的熏香,更添精彩。

所以行家說看哈爾濱紅腸正不正宗,咬一口看能不能聽到輕微的“斯嘎”聲就知道了。一般使用非天然腸衣的,或是電烤的、蒸煮的紅腸,腸衣是厚實而且特别有韌性的,而其包裹下的肉腸也是可以想見的毫無勁道嚼勁,澱粉完全蓋過肉腸的糟糕口感。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6

04

正宗選材·豬腿肉、豬脊膘、頂級調料

烤鴨出了北京就變了味道,揚州炒飯離開了揚州就隻能叫做炒飯,過橋米線隻有去雲南才能品味出真味……中國人對美食的執着,對美食文化的眷念,超出自己的想象,特産如果換了水土,原料或工藝,哪怕有一絲一毫的變化,都會引起天翻地覆的改變。

長白山麓,松花江水,肥沃黑土,孕育的頂級食材不計其數,秋林·裡道斯的哈爾濱紅腸,精确到瘦肉隻選後腿肉、帶脂率保證在10%以下;這是因為前腿肉肌肉纖維比較粗,肉質緊實,表面還有筋膜,用來做腸影響口感,唯有好的後腿肉有着大理石一樣的紋理,瘦肉部分呈淡紅色,脂肪部分白色厚實,才能入選秋林·裡道斯的原料。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7

吃過哈爾濱紅腸的細心人,或許會發現,紅腸中的肥肉總是單獨存在的,這不隻是為了體貼吃不慣肥肉的人,更是為了“既取肥肉香又棄肥肉膩”的口感,将瘦肉與肥肉巧妙結合又單獨分離;而秋林·裡道斯紅腸選取的肥肉膘是每頭豬身上僅産出兩小條的豬脊膘,與豬身皮下脂肪肥肉膘不同,豬脊膘是一整條緊實的豬肉,口感自然不同;另外,豬脊膘遇熱不化,不會融入瘦肉,喧賓奪主,影響口味;秋林·裡道斯還規定将豬脊膘手工切割成約1厘米見方的小方塊,加入每根紅腸,觀感上小巧不油膩,不想吃也随時剔除,同時又賦予了每根紅腸肥而不膩的特有豬肉香。

調味的香辛料選擇上,大蒜是必不可少的,秋林·裡道斯用的是新鮮阿城獨頭蒜而非大蒜粉,胡椒是越南的,肉桂是廣東的,都是這些原料達到頂級的産地,才能入選秋林·裡道斯的原料名冊。

05

正宗品質·七星獎獲得者

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被公認為食品安全最高獎項,創始于2011年;2021年,秋林裡道斯作為哈爾濱紅腸行業标準起草單位,憑借多年來對食品安全的用心、專心,高于行業的嚴苛企業食安标準,榮獲中國食品安全最高獎——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122年來,從中國的第一根哈爾濱紅腸開始,秋林裡道斯一直緻力于為中國的食品安全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嚴格把關生産線的每一環節,幫助消費者提高食安認知水平。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企業堅持“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不入場,不合格的産成品堅決不出廠”的原則,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貫徹7S及PDCA閉環管理,實施标準化作業流程,嚴控25道關鍵工序,并主動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實施内外部雙重檢測。

質量過硬是産品是否正宗的前提,如果以品質安全為考量将“哈爾濱紅腸”進行測評,那麼秋林·裡道斯一定位居榜首。

哈爾濱紅腸配方制作工藝(手工灌制木炭熏烤)8

如果說百年前俄羅斯人秋林成立“秋林灌腸莊”,将紅腸工藝帶到了哈爾濱,隻是以生意人的思維,布局遠東這個勞動力和物資成本都相對低廉的城市;那麼今天的秋林·裡道斯人,則是傾盡心血,将幾經戰亂、頻繁易主,最後幾乎湮沒的秋林灌腸莊和紅腸制作工藝,保留了下來,發揚光大,更将這個神奇的舶來美食植入了哈爾濱特有的風味,賦予其“哈爾濱紅腸”的美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