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 年實習期間相關糾紛事件?“如果沒有浙江省檢察機關的依法監督,我恐怕不可能有當公務員的機會”近日,已經被當地錄用為公務員的小張對電話回訪他的浙江省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三級高級檢察官張提說,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近15 年實習期間相關糾紛事件?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如果沒有浙江省檢察機關的依法監督,我恐怕不可能有當公務員的機會。”近日,已經被當地錄用為公務員的小張對電話回訪他的浙江省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三級高級檢察官張提說。
就在前不久,在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三級檢察院的督促下,公安機關對西部某省某學院包括小張在内的21名實習生以“無犯罪事實,不構成犯罪”為由作出撤案處理。從入罪到出罪,他們經曆了什麼?記者進行了采訪。
21名實習生誤入電詐窩點
2019年7月,小張等21人還是某學院金融系的學生,根據學院要求需實習滿6個月後才能頒發畢業證。于是,小張等21名學生通過與學院合作的第三方中介公司江蘇某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的推介,來到上海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主要從事電話推銷引流業務。
“老師,我們天天接打的那些電話,感覺不太靠譜,這公司是不是詐騙公司?”實習了一個多月後,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工作性質對這一實習工作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并根據學校實習規定向實習指導老師反映。随後,學院派出老師與第三方中介公司人員一起前往該公司進行考察。在對公司進行走訪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後,學院派來的老師答複學生,認為該公司沒有問題,讓學生們安心實習。
小張等人在得到老師的肯定答複後,根據實習要求繼續留在上海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實習,直至期滿返校。
但事實上,這家公司是一家利用虛拟證券交易軟件實施詐騙的電信詐騙公司。由于隐藏太深,學校老師和第三方中介公司都被蒙在鼓裡,以至于小張等21名學生誤入電詐窩點實習。
檢察機關督促撤案
2021年初,永康市公安局在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專項行動中,接到當地被害群衆舉報并立案偵查,一舉搗毀了涉嫌電詐的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吳某等百餘人因涉罪陸續被抓,小張等21名實習生也在其中。
在案件審查起訴過程中,21名涉案實習生及其家長多次向學院所屬省教育廳反映情況。今年2月18日,小張所在的學院緻函浙江省檢察院,反映該學院21名學生因涉案,就業和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部分學生因此被單位辭退,部分學生因無法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未能通過公務員、教師資格面試、政審。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三級檢察院共同研判後認為,涉案學生系在學校的組織安排下,誤入電詐犯罪團夥,在察覺異常後,及時向老師報告,已充分履行了自身的注意義務,後基于對學校的信任,根據老師的要求,繼續完成實習任務,主觀上無夥同他人實施詐騙犯罪的故意,不應作為犯罪處理。經永康市檢察院建議,公安機關撤回移送起訴,并于今年4月2日以“無犯罪事實,不構成犯罪”為由對21名涉案學生作出撤案處理。
結合辦案提出檢察建議
辦案過程中,永康市檢察院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學院存在對實習單位資質審查把關不嚴、對實習工作指導管理松懈等問題。在最高檢的指導和浙江省檢察院的支持下,該院聯合學院所在地檢察院,針對該學院教學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制發檢察建議。
今年6月30日,浙江省三級檢察機關、永康市公安局聯合學院所在省的三級檢察機關、省教育廳對涉案學生進行撤案公開宣告,并向該學院公開送達了檢察建議書。随後,相關單位以及學院代表、學生和家長代表等進行專題座談,學院所屬省教育廳相關人員就開展專項教學實習整改行動作了表态發言。
“命運因此而逆轉!目前這21名學生有的完成了專升本,有的已經找到滿意工作,有的還通過了公務員考試……”張提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悉,為防範同類案件發生,浙江省檢察院還對全省檢察環節涉實習生電詐案件進行了梳理,發現另有兩起類似案件,涉及7所學校36名實習生。截至今年8月底,在相關檢察院的建議下,涉案實習生均被作了出罪處理。(檢察日報 範躍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