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
相機的發展演變大緻可分為4個時期:
一、攝影的誕生和初期發展
二、攝影快速發展期
三、攝影成熟期
四、攝影電子化高速發展時期
一、攝影術的誕生和初期發展(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
小孔成像。随着人類對光學認識不斷加深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原理的掌握,為相機的誕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人類對于精确簡便成像的追求從未停止,照片先于相機出現,曝光獲取圖像的思路也為相機的誕生奠定了技術基礎,這是相機的萌芽期。
世界上第一張照片(1825年)
第一張實景照片(1826年)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9世紀相機的普遍樣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
1845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全景照相機
1849 第一台立體相機。傳統攝影為二維圖像,但是人類早已開始追求3D攝影,這是相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1861年 麥克斯韋爾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蘇格蘭呢子緞帶,需要說明的它是3次拍攝後重疊成的,通過紅黃藍三原色的重合獲取。
1866年德國化學家奧托·肖特與光學家卡爾·蔡司在蔡司公司發明了正光攝影鏡頭,該公司現在在鏡頭領域世界馳名!
1869年法國科學家迪奧隆發表世界上第一幅用減色法獲得的彩色照片《葉子》
二、攝影術快速發展期(1870年—1914年)
1880年,英國人貝克推出畫面為80mm×100mm世界最早的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産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892年,美國人托馬斯·愛迪生和下屬威廉·迪克森推出了35mm膠片規格
1899年,法國人迪奧隆和勒旭額爾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照相機。
1905年柯達推出N.1A 折疊便攜式(N.1A Folding Pocket)型相機
1913徕卡推出了世界第一台135相機Ur-Leica
第一幅1913年生産的Homeos型相機,使用帶齒孔的35mm膠卷拍攝24張立體照片
三、攝影術成熟期(1914年——1960年)
在此階段,照相機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學式取景器、測距器、自拍機等被廣泛采用,機械快門的調節範圍不斷擴大。照相機制造業開始大批量生産照相機。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并走向專業化。
四、攝影術電子化高速發展時期(1960年-2008年)
相機的發展進入了自動化與電子化的高速發展期,相機從外形,到成像技術與品質,功能的簡便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相機的未來發展趨勢
1.三維立體攝影
2.感光元件的技術變革
3.鏡頭的改進
4 .内置圖像處理軟件
5.DC機功能的加強和 使用的簡化
6.内建無線網絡,實現照片實時傳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