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首曾經很流行的歌《沒那麼簡單》中,第一句就這樣唱道:“沒那麼簡單,就能找到聊得來的伴”。那麼,“聊得來的伴”,是什麼樣呢?
伴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十分形象,像兩個人并肩同行,因此伴的造字本義即為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說文解字》中将其解釋為“伴,大貌。從人,半聲。”什麼是“大貌”?就是現在的“胖”,此時這個字就念伴(pàn),不過這一義項很少使用。今天我們常用的夥伴一詞,在古時原本寫作“火伴”。古時軍隊士兵以十人為火,共竈炊食,故稱同火時為火伴,如《木蘭詩》中有:“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可以看出,古時的夥伴,形容的是一起上戰場的兄弟,是能交付彼此生命的人。
伴這個字,往往給人幸福的感覺:一生中若能擁有一群朋友的陪伴,能不期而遇一個志同道合的夥伴,能緣分注定相識相愛一個一生的伴侶,是何其幸運。就像,伯牙在山水間落寞地撫琴,卻偶遇了路過的樵夫鐘子期,子期從他的兩曲琴聲中聽出了“高山”與“流水”,聽懂了他不需言傳的心聲;就像,蘇轼與蘇轍從小一起長大,蘇轍說哥哥“扶我則兄,誨我則師”,蘇轼贊弟弟“豈是吾兄弟,更是賢友生”,二人是兄弟,更是詩詞唱和的良友、榮辱與共的夥伴、相互勉勵的知己;就像,沈複回憶與與妻子芸娘此生不夠、再盼來世的生活:“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矣。”
生活中,常聽有人感慨良伴難尋,那麼,什麼樣的伴侶能被成為良伴呢?有人可能會說:最佳的伴侶,就是兩個人的三觀高度契合,言行默契統一,從來不會吵架,因為彼此興趣性格脾氣是那麼的一緻,會為同樣的燃點激動,能為同一個雷點掀桌……可惜,這樣的人或許一輩子也等不來。這世界上哪裡有天生就一模一樣的人?哪裡有遇見就彼此完美的合拍?兩個人能成為伴侶,不是因為興趣性格都完全一樣,而是我能欣賞你的喜好,你能補充我的性情,我們彼此理解和尊重,甚至互相學習和助益:《雪山飛狐》中,胡斐好武,苗若蘭反戰,兩人在人生最主要的愛好上完全迥異,他們依然能相互吸引,并不影響胡斐欣賞苗若蘭的知書達理,苗若蘭珍惜胡斐的豪情大氣;《射雕英雄傳》中,郭靖憨直,黃蓉聰慧,兩人的性格情緒和行為做派完全不同,他們依然相處和諧,郭靖的心胸開闊了黃蓉,黃蓉的靈動也提升了郭靖……
好的伴侶,是因為有了你,我也成為了更好的我;好的感情,是既有興趣來了解和學習對方,也有能力去擴充和幫助對方。這不是絕對雷同的兩個人重複累加,而是都帶着各自的精神世界,加入了對方的原有世界,讓兩人的世界都更廣闊、更豐富、更立體。就像舒婷《緻橡樹》裡所寫的相依相伴的樣子:“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的紅碩花朵,像沉重的歎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霭、流岚、虹霓。”伴侶之間不是要一模一樣的生命形态,而是能各有各的精彩,又互相扶持提升,共同成長進步。
如果确實找不到這樣的伴侶呢,就注定是孤身一人麼?不,古人心中,琴棋書畫詩酒花,件件都是佳偶良伴。對于他們來說,一杯茶、一盅酒、一頓飯,也能品出高雅;彈琴弈棋、寫字作畫、種花藝草,也能悟出生命的本質。一個人,也許一生都在清苦中掙紮,又或許一生飽嘗着生離死别的折磨,但在他們生命最絕望的時刻裡,隻要有幾片枯葉、一灘清水,就可以泡出人世間第一等的好茶;隻要有一片寂靜的山谷、吹過瑟瑟的秋風,就可以彈出人世間第一等的好曲——正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若得紅塵素心人,何曾一刻離過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