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短翅莺(學名:Locustella mandelli):體長14厘米左右,高山短翅莺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全為暗褐色沾棕色,尾羽較長而尖。眼先和眼周皮黃色形成一皮黃色眼圈,眉紋亦為皮黃色但不甚明顯。頸側褐色,喉和腹中央白色,胸灰色或灰褐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橄榄褐色,尾下覆羽具白色尖端。喉通常具少許灰色條紋或斑點,但到冬季則消失而多綴有皮黃褐色。 小型鳴禽,喙形多樣,适于多種類型的生活習性;鳴管結構及鳴肌複雜,善于鳴啭,叫聲多變悅耳;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跖後緣鱗片常愈合為整塊鱗闆;雀腭型頭骨。虹膜褐色;嘴粗厚,黑褐色,上嘴邊緣和下嘴基部淡紅色;腳淡紅色。
中國分布 長江以南 ,雲南,四川 ,廣州,等地
高山短翅莺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森林林緣灌叢、草叢中,尤以開闊林緣疏林草坡和山邊灌叢草地尤為常見。單獨或成對活動,冬時成小群活動。性膽怯,善隐蔽。一般多活動于灌叢中,也見于林間沼澤、林緣、道旁灌叢——草叢中。性活潑,善于隐蔽自己,不易被發現。頻繁地在灌叢低枝間跳來跳去尋覓食物。在繁殖季節,常發出鳴叫聲,不僅白天鳴叫,常常晚上也鳴叫,隻聞其聲,不見其影。
繁殖期5-7月。3-4月即開始求偶和占區、鳴叫。築巢于近地面的草叢中。巢呈杯狀,通常有芒草等枯草、枯葉和細軟的草莖等構成。巢高6.5-8.5厘米,外徑8.5-10厘米,内徑4.5-6厘米,深3.2-4厘米。每窩産2枚卵,呈白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