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2022年3月31日,貴州茅台(600519.SH)披露了《2021年報告》。公司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同比增長11.9%;淨利潤525.8億、同比增長11.8%;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640億、同比增長23.9%。
令旁觀者豔羨還有現金分紅方案:每10派發現金紅利216.75元,共分配272億、占淨利潤的52%。
但茅台股票持有人“冷暖”隻有自已知道:
2021年12月31日,茅台收于2050元,以此為分母計算2021年股息率僅為1%;2022年3月31日,茅台收于1773元,較2021年末下跌13.5%;茅台60日均價為1902元,以此價入手的投資者,堅持到“除權除息日”(大約持股2個月),收益率為1.1%。如果兩個月内股價低迷,投資者在買入價下方2%~5%清倉,每手将虧損數千元。
淨利潤增速略高于10%,市盈率超過40倍,股息率隻有1%……茅台公司雖好,投資者卻難以獲得應有的回報。管理層對二級市場或許無能為力,增加現金分紅是可以做到的。
努力做大營收
茅台很優秀而且很努力,首先是做大規模、增加營收。
1)“兩條腳走路”
茅台營收分為“茅台酒”、“系列酒”兩部分。
2015年,茅台酒銷售收入367億、占營收的94.5%,系列酒銷售收入僅為21億;2016年系列酒開始“崛起”;到2020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占營收的10.6%;
2021年茅台酒銷售收入935億、同比增長10.2%;系列酒銷售收入126億、同比增長26.1%;茅台酒占比進一步跌至88%。
茅台酒及系列酒都屬于“醬香酒”,生産工藝包括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曆時一年。
每個窖池、每個輪次蒸煮冷凝所獲基酒的品質各不相同,好比“上帝擲色子”。一代宗師李興發率科研組(當年季克良是組員)确立“醬香”、“醇甜”、“窖底”三種典型體,為基酒分級和勾兌提供了依據。
這樣一來,基酒就有了三個維度——年份(比如3年、5年、10年)、輪次(1~7輪)、等級。
勾兌茅台酒時用到的基酒有幾十、上百個“SKU”,最終由九名勾兌師認定達到“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标準才能出廠,盡可能保證每瓶“飛天”的品質高度一緻。#茅台的勾兌不是科學,是藝術#
茅台酒、系列酒是茅台的“兩條腿”,發展系列酒有攻守兼備的意味:“攻”指的是擴大目标用戶範圍,增加營收(例如新星“茅台1935”);“守”指的是阻擊競争對手自下而上的攻擊。假如某醬酒品牌站穩“500元價位”的市場,必然會上攻“1000元價位”的市場。如果再獲成功,就會進入“2000元以上價位”的市場。
2)增加營收的四個路徑
茅台增加營收的第一個路徑是提高産能。
茅台财報公布的産能、産量指的都是基酒。截至2021年末,茅台酒、系列酒産能為4.3萬噸、3.2萬噸,合計8.5萬噸;産量分别為5.6萬噸、2.8萬噸。
茅台酒基酒産能利用率達132%,系列酒基酒産能得用率僅為89%。
成品酒消耗的是儲藏若幹年基酒。2021年茅台酒、系列酒成品産量6.6萬噸,大緻與2017年基酒産量(6.4萬噸)相當。依此類推,2026年成品産量可達8.5萬噸。
茅台增加營收的第二個路徑是提高出廠價。
将2017年茅台酒銷量折算6420萬瓶53度飛天(500ml),出廠均價飛天茅台均價為817元/瓶,與當年的出廠價(819元)非常接近。
2018年1月飛天出廠價上調至969元/瓶,将茅台酒銷量折算為6900萬瓶53度飛天,出價均價為950元/瓶。
随後三年,雖然沒有正式提價,但出廠均價卻穩步上升。
“969”漸成傳說,以這個價格從酒廠提“53度飛天”的“門檻”越來越高。
2021年茅台酒銷量3.6萬噸,折算7700萬瓶,出廠價1214元/瓶、同比提高4.3%,比2018年出廠價高27.8%。
茅台增加營收的第三個路徑是系列酒提價。
系列酒銷量停滞不前,但出廠均價上漲幅度驚人。2021年系列酒銷量折算為6410瓶(53度、500ml),出廠均價190元/瓶。與2017年相比銷量增長不到1%,出廠均價提高了116%!
茅台增加營收的第四個路徑是“提直降代”。
2015年茅台直營收入不到20億、占比6%;2016年、2017年邊連續上攻,占比突破10%;2018年直或收入回落30%,占比回到6%以下。
2019年起,茅台直銷重拾升勢。2020年直銷收入132億、同比增長82.7%、占總營收的14%;2021年直銷收入達240億、同比增長81.5%,占營收的23%。
2021年,直銷毛利潤率96.1%,批發代理毛利潤率90.3%,差5.8個百分點。經測算,假如2021年直銷占比達到50%,可多賺17億毛利潤,利潤率提高1.6個百分點,達到93,2%。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數十年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難以輕易可以打破。即便直銷比例提高到50%,毛利潤隻提高1、2個百分點。對“提直降代”的效果不宜期望過高。
利潤率觸及“天花闆”
1)成本構成
茅台酒、系列酒售價有天壤之别,但生産成本相差無幾,水、高粱、小麥(制曲)、包裝材料、人工、燃料、動力。
2021年茅台釀酒成本88.9億,其中直接材料50億、直接人工27.8億、制造費用5.9億、燃料/動力/運輸費5.2億。假設全部産品隻有一種規格——53度、500ml,共計1.4億瓶(其中茅台7700萬瓶、系列酒6410萬瓶)。
根據2021年數據 ,每瓶材料成本35.4元(約50%用于酒瓶、紙盒、紙箱等包裝材料)、人工19.7元(足見釀造工藝複雜)、制造費用4.2元、燃料/動力/運輸3.7元,共計63元,同比增加3.55元、漲幅6%。其中材料成本上漲2.9元、漲幅8.9%。
由于實際出廠價的漲幅超過釀造成本,總體毛利潤率提0.14個百分點,達91.62%。
2)毛利潤(率)、費用(率)
藍色折線代表毛利潤(率)、彩色堆疊柱代表費用(率),隻有當藍色“淹沒”彩色時企業才能獲得經營利潤。
茅台盈利能力之強世所罕見,與貴州茅台相比“XX茅”都是扯淡。
例如2021年,毛利潤達972億、毛利潤率92%;銷售費用27.4億、費用率2.6%;管理費用84.5億、費用率8%。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合計112億、總費用率10.5%,較2020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從财報數據看,“提直降代”對成本、費用的影響微乎其微:
2021年,運輸費用(被計入成本)為2.44億,比2020年增加1000萬;廣告費用(被計入銷售費用)為23.6億,比2020年增加1.7億。多打或少打1億廣告,抑或不打廣告,與“提直降代”沒多大關系。
3)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
最近四年,茅台經營活動産能的現金流淨額顯著大于淨利潤:
2018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414億,為352億淨利潤的118%;
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452億,為412億淨利潤的110%;
202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517億,為467億淨利潤的111%;
2019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增至640億,為525億淨利潤的122%;
經營活動現金流穩定而且強大,為現金派發股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回報投資者的方式唯有分紅
2001年8月,貴州茅台新股發行價為31.39元、市盈率23.9倍,發行後總股本為2.5億股。假如IPO斥資3139元認購的1手茅台股票,此後不賣一股、不花一分錢,持有到2006年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将變為377股,此外還拿到700多元現金分紅(早年每股分紅僅幾毛錢)。
2008年每10股派發11.56元,每股現金股息首次突破1元。2010年、2011年、2012年每股現金股息分别為2.3元、4元、6.4元。
2014年“10股送1、派43.7元”後,茅台不再轉增股本,“專注”現金分紅。
2015年派現78億、占淨利潤的47.1%;2016年派現85億、占淨利潤的51%;
2018年派現金額為淨利潤的51.9%,至今已保持了4年。
2021年派現272億、占淨利潤的51.9%。
如果2001年8月茅台IPO時買入一手持有到今天,年化收益率逾30%。2022年拿到分紅後,當年投入3139元的收益将超過90萬,差不多賺了300倍!
往昔再輝煌也已經成為過去,投資隻關心未來的回報。
首先,利潤增速難以支持股價上漲。
2017年茅台淨利潤為271億、同比增長62%,2018年增速跌至30%,2019年跌至17%,2020年13%、2021年12%……茅台盈利能力很強,但不可能一直“越來越強”。
唯一的指望是上調出廠價。消費品漲價理由通常是:原材料成本、薪酬成本上漲過快……直銷毛利潤率超過96%,膽敢以“成本高”提價,必遭口誅筆伐。如果銷量增速下滑,哪怕隻是一兩個季度,茅台管理層将面臨極大壓力。
再說茅台董事長是“一紙調令”任免的,現任董事長2021年9月24日到任,能幹多久誰都說不清。因上調出廠價增加的利潤,明顯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要感謝季克良、李保芳及諸位前任,不會有人認為是現任領導有方”。
風險與收益不成比例,誰當董事長都不敢邁出這一步。
如果不提價,茅台淨利潤增長率保持在12%就已經難能可貴了。萬事如意的話,2026年淨利潤将超過900億。
即便茅台能在不提價的前提下保持每均12%的淨利潤增幅,也難以通過股價上漲給投資人帶來比較理想的收益。
持股機構和個人,期望茅台每年能漲20%不算貪婪,那麼2026年茅台股價将達3700元/股、市值4.7萬億、市盈率超過50倍。
12%的淨利潤增速能撐起50倍市盈率,A股容忍一隻白酒股市值超過4.5萬億嗎?如果不能,投資者每年從股價上漲獲得20%收益就不靠譜。
利潤豐厚、确定性強但增速偏低,這類公司回報投資者的最佳方式是分紅。
例如長江電力:2015年現金分紅78.5億,占财年淨利潤率的68.2%;2016年“大并購”完成後,營收、淨利潤同步提高,現金分紅首次突破150億、占淨利潤的75.5%;随後數年,現金分紅一直保持在150億以上,2020年達159億、占财年淨利潤率的60.5%。
長江電力通過一系列并購擴大營收規模,盡管通過股權融資解決部分對價,但債務負擔仍然沉重。
2020年末總負責達1569億,預計斥資千億收購白鶴灘、烏東德兩大電站後,負債還會大幅上升。每年支出的利息成本可能達到百億級。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長江電力仍沒拿出淨利潤的60%~70%進行現金分紅。
茅台的分紅條件與長江電力有天壤之别。
茅台擴産高峰期已過。《2021年财報》披露的在建産能項目僅有“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一項,報告期内投入資金20.5億。由于每年隻拿一半淨利潤分紅,資本投入隻有區區幾十億,未分配利潤便以每年上百億的速度堆積。
截至2021年末,賬面現金達1786億。分紅217億之後,剩餘未分配利潤仍達1335億。
2021年分紅方案看似慷慨,但股價将近1800元、一年才分得21塊多,股息率僅1%出頭。茅台完全有條件将淨利潤的75%用于現金分紅。
茅台股價、估值、總市值均高高在上,寄希望股票2000、3000、4000這樣漲上去不切實際,不如讓管理層多分些現金。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