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01:46:21

焦慮不可怕,我們一起擺脫它。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解決焦慮的三個方法)1

文 | 如是

1

今天是帶大家閱讀的第三天。

我們來聊一聊焦慮。

去年,我和一位很要好的朋友談心。

那時,她的焦慮情緒挺嚴重的。

我正好在上課,于是現學現賣,告訴她:

首先,你要接納、正視這種情緒,感受一下這種情緒具體是怎樣的;

接着,問問自己,如果事情真的往壞的方面發展了,最糟糕能到什麼程度?自己能不能接受那個最壞的結果?

如果能接受的話,那就沒必要再擔心了。

相反,如果事情朝着好的方向發展,那完全是意外之喜,簡直可喜可賀。

朋友回答:是的,我就是這麼做的,然後事情往壞的方面發展了,我還是會難過,會覺得命運對我不公……

我可不是那麼輕易放棄的人,于是努力給朋友深入分析、解決這種焦慮情緒。

然後,得了朋友一頓誇,說我好通透。

我哭笑不得,這也算緩解了她一部分焦慮了吧,畢竟她都有心思誇我了。

其實嚴格來說,到目前為止,我還未曾體驗過較為嚴重的焦慮情緒。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解決焦慮的三個方法)2

因為早年的一些經曆,讓我早早學會了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我很少對什麼事抱着很大的期望,很少會失望,也很少會焦慮。

所以,我沒法對朋友的焦慮感同身受,也不是特别清楚,焦慮到底是個啥東西。

但不可否認,現在時常被焦慮困擾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了。

随便到網上一搜,關于“焦慮”的文章能搜一大堆出來。

有時,大家根本說不出自己到底為什麼會焦慮。

但發生一點小事就容易聯想到各種不好的後果。

或者自己有哪點做得不好,就特别容易沮喪,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2

其實,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因為情緒本來就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

就像有白天,就必然會有黑夜。

有快樂就必然會有悲傷,有輕松愉悅,就必然會有焦慮不安。

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隻是,每種情緒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

影響好的,我們會留戀,影響壞的,我們就想努力擺脫。

周嶺在《認知覺醒》中說道,焦慮的本質,就是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極度缺乏耐心。

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這是我們人類的默認設置,是我們的天性之一。

千百年來,大家都是這樣。

隻是進入信息社會以後,節奏變快、競争更強,這種天性就被放大了。

因為我們人類的安全感,正是來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擁有的獨特優勢。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解決焦慮的三個方法)3

這個優勢可能是能力,财富,或是權力,影響力等。

但我們很多人都會在一陣忙碌後,發現自己自己根本無從下手,也看不到有任何的變化與轉機。

那種對獨特優勢求而不得的心情,真的很讓人挫敗。

因此,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就随之而來了。

3

想要徹底解決焦慮對自己的困擾,我們首先得正視它。

是的,遇到問題,我們的第一步永遠是正視問題的本身。

拿出紙和筆,把心中的煩惱、擔憂、顧慮和欲望,全部列出來,大到人生願景,小到10分鐘後要做的事。

全部寫出來後,你會發現,焦慮大緻有以下五種形式:

第一,完成焦慮。

日程太滿,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面前;想同時做的事太多,奈何時間不夠;随意承諾他人,日程安排總被不重要的事情打亂……

隻要事情安排過緊,我們就無法做到從容淡定。

第二,定位焦慮。

站在山腳看山頂,發現年齡比自己小的人,成就已經比自己大多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唐詩宋詞、英語數學,樣樣精通,自家的卻隻想玩泥巴……

錯誤的定位,會讓我們覺得一切都來不及了,但實際上,是比較的對象錯了而已。

第三,選擇焦慮。

有時選擇太多,也會讓人陷入焦慮,想要這個,卻發現那個也很好;想做這件事,可那件事也很重要……

我們天生喜歡唯一性和确定性,選擇太多,靠天生的習性是很難應付過來的。

第四,環境焦慮。

很多時候,因為工作、家庭的影響,有些事我們想做卻做不了,但有些事不想做卻要花大量時間去做。

這種低效或無力,有時也會讓人抓狂。

第五,難度焦慮。

有些書就是很難讀,有些知識就是很難懂,有些技能就是很難學會。

但那些真正讓我們變強的東西,它的核心困難是永遠都無法回避的。

不下決心與之死磕到底,時間越長,就越焦慮。

4

弄清楚自己到底在焦慮什麼,我們就會發現,其實真正能擺脫焦慮,方法隻有兩個。

一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二是保持耐心。

隻是,提升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

保持耐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沒有比較簡單可行的辦法呢?

還真有。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解決焦慮的三個方法)4

我在網上查閱各種關于焦慮的資料時,發現有位北大中文碩士寫的一篇文章,特别适合用于緩解日常焦慮。

她文中的小方法,和我平時用來管理情緒的小技巧原理是一樣的,簡單實用。

首先,承認自己放大了這種情緒或擔憂。

我有個很優秀的同學,就用自己舉過例子。

有天發現自己遲到了,一個月的全勤獎要飛了,她立馬陷入一陣焦慮。

接着,她開始深呼吸,然後問自己:

我遲到的結果是什麼?

遲到十幾分鐘,并不耽誤工作,但會損失全勤獎金。

兩百塊錢就這麼沒了,這個結果我能接受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她還能提高工作能力,掙回更多的錢啊。

這麼開解自己一番,基本就解決了。

不僅不會焦慮,反而更有動力上班了。

5

其次,某些時候,我們會把視角放窄,隻關注那些不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做得優秀的地方。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

有一回,我帶着女兒,女兒帶着新買的泡泡機,我們一起去取快遞。

在門口時,我們約定好,進去就不能玩了,因為泡泡飛起來會弄濕快遞包裝,也會讓地闆打滑,大家踩到了可能會摔跤。

女兒答應得很爽快,但在我轉身找包裹時,女兒偷偷玩起來了。

快遞點裡的老闆出聲制止了她,我聞聲回頭,一下子就怒了。

那一刻,很多負面情緒一擁而上,我甚至懷疑我對孩子的管教是不是很失敗。

後來回家的路上,我反思自己:

這件事确實是我沒管好孩子,但這不是全部事實。

大部分情況下,我都做得挺好的,平時出門大家也都誇女兒懂事可愛。

那我這麼在意這件事,是為什麼呢?

我在意,說明我想做到更好,我随時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會反思。

我會想辦法,把這個問題給解決掉。

跳出事件,聚焦在那個讓我們在意的點,允許自己存在不足之處,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上。

6

最後,看看某些焦慮,是不是自己無中生有。

比如,領導路過你的辦公桌,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

有些比較敏感的人可能就會陷入沉思:領導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笑?是我哪裡做得不好,被嘲笑了嗎?還是我剛交上去的文件有問題……

但其實,領導可能隻是剛好想到了某件搞笑的事,就笑了而已。

焦慮認知怎麼改變(解決焦慮的三個方法)5

,以上那些腦補也有可能是存在的。

但究竟是不是,你也無從得知。

很多焦慮的由來,不過是自己憑空捏造、無中生有而已。

如果我們陷入這種情緒困境的時候,問一問自己:

我是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這隻是我的想象吧?我又沒有證據,還是該幹嘛幹嘛吧!

寫在最後

去年,我對焦慮一知半解,能提供的解決方式也非常非常的有限。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所有困難的問題,答案都在另一個層次。

隻有認知上升一層後,才能解決低層級的問題。

如今,我終于明白,我從不讓焦慮困擾自己的原因。

一是看淡結果,從不功利,二是降低欲望,耐心成長。

下一篇,我将帶大家重新認識一下,【耐心】的真面目。

裡面會講到一個颠覆性的知識點哦。

有沒有一點點期待呢?哈哈。

- END -

作者:溫柔如是,喜歡用故事娓娓叙來,給你點透人性那些事。

更多精彩内容,可發送私信“01”,送你一份情商大禮包;

私信“02”,用獨家方法帶你一起,每天看一本好書。

錯過上一篇解讀,可以直接點擊:認知覺醒》:減肥失敗的真正原因,隻有一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